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水平飛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提升農村地區經濟水平,注重縮短城市與農村貧富差距,并為此在農村地區積極推行電子商務發展策略,不斷優化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本文主要探討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測度及影響因素,首先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展開論述分析,其次詳細闡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影響因素,最后結合農村電子商務實際發展狀況提出可行有效的應對策略,為推動我國農村電子商務長遠發展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測度;影響因素
引言: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實現高效提升農村經濟水平發展目標,落實整體性提高我國綜合經濟水平發展要求,在我國農村各個地區都已大規模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內容,同時借助于互聯網的發展便利將電子商務模塊與此進行有機結合,遵循農村生產環節、流通環節、銷售環節一體化操作流程,充分將符合農村特色的產品擴大到全國范圍,打造屬于農村地區特有的代表性品牌,從而刺激農村經濟發展需求,形成一條完整穩定的新型產業鏈。
一、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發展速度突飛猛進,發展潛力無限
由于我國人口數量眾多,我國電子商務總的交易量和交易數額占據世界第一位,其增長波動遠超世界平均增長水平。在電子商務發展速度突飛猛進的環境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經濟發展水平也隨之與日俱增,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取得傲人成就,而且農村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市場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隨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技術水平和建設完善程度逐漸提高,農村電子商務需求量和購買量也隨之成正比性增長,網購規模和網購比例整體水平有明顯提升。與此同時,我國農村購買力還未達到飽和狀態,依舊以穩定增長的形勢朝著有利方向不斷發展,由此可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潛力無限,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存在較為充足的上升空間。
2.國家提供政策支持,發展水平有保障
為了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我國政府帶頭做出表率作用,鼓勵農村電子商務策略廣泛實施運用,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建設給予實質性的幫助和強大的指導力度,針對農村發展現狀推出科學有效的扶持政策,旨在全方位強化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中的應用力度,深入將電子商務發展落實到各農村地區中,促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維持穩定發展勢頭,真正實現從中央政府到鄉鎮機關都給予技術支持的發展目標。我國國家機關提供的政策支持不但加快了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進程,還為我國農民搭建出便利的電子商務發展平臺,拓寬電子商務多元發展渠道,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3.產生新型創業,增加農村就業機會
農村電子商務的旺盛發展也隨之帶動新型創業走入農村、駐扎農村,各大電子商務紛紛以農村作為新駐點開展營業活動,在刺激農村經濟增長需求的基礎上增添農村就業崗位,為廣大農民提供多種就業機會,有效拉動我國農村地區經濟增長。例如,阿里集團就優先抓住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這一商機,首度推出千縣萬村運營計劃,在農村大面積設立縣級運營中心和村級服務站。其次京東也隨之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策略,在各個農村區域內創建以物流流通為主要業務的京東服務站,在一定程度上引領我國農村電子商務行業蓬勃發展。
二、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因素
1.缺少專業人才
電子商務領域對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和標準,但農村地區對從業人員的培養模式并不滿足于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求,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勝任。盡管目前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就業前景良好,但大多就業崗位應聘的都是基層人員,對就業人員專業性要求標準普遍不高,由此導致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嚴重缺少專業性強的綜合人才,進而影響難以進一步創新輸出實質性電子商務發展內容,整體電子商務水平得不到提升,長此以往用戶需求量和購買力也會隨之下降,形成交易額逐漸降低的不利局面。
2.商品標準化程度要求低
由于農村電子商務未建立完善管理體系,整體性缺乏科學嚴謹的管理水平,對商品標準化程度要求低,導致農村商品生產效率得不到提升以及生產規模受到嚴重壓制作用。農民在進行生產作業時主要以分散的形式開展工作,無法確切保障商品標準化程度的質量,同時銷售渠道和商品運輸渠道并不固定,相關管理人員也缺乏互聯網線上銷售商品的實戰經驗。商品標準化程度不達標會嚴重拉低農村地區產品品牌影響力,造成消費者大量流失的后果。另外,農村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缺乏專業性的商品運營平臺,導致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不利地位,農村商品在外界因素的強烈干擾下極容易失去市場競爭資格。
3.統籌協調規劃不合理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依賴于系統規范的統籌協調規劃,然而在農村電子商務實際發展過程中卻存在著系列不協調的問題。究其根本,主要在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理念過于陳舊和落后,同時農民思想意識仍舊禁錮在封閉保守的框架中,農村電子商務經濟發展跟不上時代發展潮流。另一方面,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缺少科學嚴謹的頂層設計,相關管理人員無法及時找出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無法站在長遠的角度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程進行總結概述,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朝著協調穩定的方向發展,造成農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兩極分化的糟糕局面。
4.物流體系薄弱
物流流通程度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保障,農村物流站點和中轉站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影響著農村電子商務商品流通效率。盡管隨著現代物流技術層面的高速發展,人們收寄快遞程序都極為方便快捷,但由于農村地區發展仍存在滯后性且交通不發達,農村電子商務流通速度也隨之變得緩慢,而且還存在發展水平不均衡、標準化程度較低、無專業科技含量、銜接環節不順暢等問題。尤其是在部分農村偏遠地區,物流根本無法流通到達指定地點,運輸成本得不到基本保障,從而受到物流體系的制衡嚴重影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
5.政府資金扶持有限
現階段,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仍然低于國內綜合經濟平均水平,農村電子商務要想長遠發展依舊需要政府扶持政策與扶持基金的支持,但由于我國政府基金調配額度有限,無法將所有扶持基金均衡分配給所有農村電子商務。因此,我國政府只能優先將扶持基金調配給發展勢頭猛烈、發展上升空間大的農村電子商務,以此保障有潛力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能得到基金扶持的電子商務自然發展前程形勢大好,但很多發展潛力有限、無明顯進步空間的電子商務在失去政府政策與基金的支持下,會加速走向衰敗甚至滅亡。
三、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應對策略
1.注重培養專業性人才
專業性人才是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輸出動力來源,也是大幅度提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基本前提,因此,培養專業的技術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也需要相關地方政府的有效監管和監控,地方政府應嚴格肩負起監控責任,確保電子商務能積極響應號召培養出專業性電商人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依靠的是完整的團隊協作體系,而且需要從事電子商務人員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在互聯網運營和實戰管理方面對從業人員也有相當高的要求,面對條件如此嚴苛的人才需求,相關電子商務管理人員必須注重對人才的培養方式,可采用校企一體化制度,實現學校與共同合作培養人才的發展目標。農村電子商務設計之初,必須要明確數據工具的具體功能。筆者根據市場營銷和風險評估的相關要求,將工具設計為四個層次,包括基礎層、匯總層、應用層和交互層,通過四個層次的設計能夠有效避免數據之間相互耦合,提高數據存儲的效率。基礎層是整個數據來源的重要基礎,涉及到的數據種類繁多,數據質量非常高。匯總層則是數據加工處理的區域,對所有收集到的數據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類,最終形成不同的數據集合。應用層可以根據不同模塊進行存儲,包括所有數據模型以及指標。交互層則能夠為數據分析人員、業務人員管理人員等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數據展現模型,方便數據支持。在設計應用流程時,必須要對用戶所需要的業務進行確定,業務人員根據自身活動需要以及活動目標進行深入判斷,從而最終確定數據工具所服務的對象,其次,要針對度量指標進行識別,最終評判業務績效的標準,而且整個度量指標包括百分比和比率從而為市場營銷提供判斷依據。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指標層次順序進行全方位調整,充分挖掘數據所隱含的信息和條件,對不同年份的經營機構開展成果進行重點判斷,通過不同的維度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而且還可以將結果以不同的報表形式展現給用戶,發揮多維數據展現功能。
2.成立專項部門小組
統籌協調是一項復雜而難以攻克的重要工作,不僅需要有完善的合作管理體系,還需要配合度高度統一的團隊進行分工合作,具體實施過程中有很大的阻礙,而成立專項部門小組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彌補統籌協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利于構建完整的農村電子商務流程體系。利用專項部門小組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有助于電子商務從微觀的發展角度全方位找出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錯誤,并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從而確保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不偏離原始軌道,始終保持在規范的發展軌跡中,以此高效完成統籌協調工作。
在數字化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也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依托互聯網,許多產品信息公開化,消費者不僅能夠直觀了解產品的具體信息,而且還能夠對產品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評論。如果不能夠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意見進行分析與判斷,而是按照傳統的營銷策略進行宣傳,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反感。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幫助開拓市場、挖掘用戶,提高市場營銷的整體質量。在大數據市場營銷開展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對數據采集與處理。傳統的數據采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所以采集數據結果存在有限性、有意識性、有結構性的問題,導致數據采集過于片面。例如,如果市場調研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那么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一定是數據分析人員所設想到的情況,整體的數據結構比較好。通過大數據信息采集,能夠保障數據結構模型更加合理,在數據采集完畢之后必須對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分類、聚類、關聯等,這一過程與傳統數據采集差別不大。對于農村電子商務來說,能夠充分運用消費者屬性和行為數據,對風險進行準確識別,判斷其付費的可能性,但由于數據量的急速擴張,最終也會影響算法的效率。在新時代應該針對數據展現工具,算法進行優化,提高市場營銷的效果。
3.鼓勵農民積極參與電子商務活動
農民作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主體,在促進電子商務融入農村地區發展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電子商務實際推行過程中,應明確農民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主導地位,確保農民對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有基本正確認知,不斷強化農民素質教育,培養農民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推進意識,鼓勵農民積極大膽地自主參與到電子商務發展活動中,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農民思想水平,從而引導農民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貢獻自身力量。由于農村電子商務自身在貸款業務中存在著巨大的信貸風險問題,所以要想有效地開展營銷工作,必須要對公賬戶中存款余額較大而貸款結清的客戶進行風險判斷,業務人員能夠直接運用農村電子商務,對客戶的實際信息進行準確判斷,在鎖定目標客戶群體以后,開展相應的數據分析,按照不同的資本計量方法,能夠最終獲得定量結果,進一步評估信用風險等級。在本次數據展現工具應用的過程中選取的主題為貸款主題貸款余額為度量值,為了能夠方便市場營銷人員更好地制定數據營銷方案,靈活地獲取數據信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必須要提高數據解讀質量。營銷最重要的就是對數據解讀,傳統數據營銷采集到相應數據之后,可以建立相關模型和分析框架,對數據信息進行全方位解讀。大數據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根據營銷問題封閉性的挖掘對應的數據進行檢驗,也能夠進行開放性的探討,最終可以獲得與常識或經驗判斷完全相背離的結論,使得數據信息解讀非常的豐富。例如,很多中小為了能夠提高辦事效率,往往會針對業務量較多的農村電子商務開展營銷農村電子商務,大多數的業務人員都可以按照農村電子商務進行處理,首先根據中小的實際需求確定數據檢索主題,并且明確數據排查范圍。根據農村電子商務的度量值,進行比較鎖定經營機構的有效客戶,從而最終判斷目標客戶群體,深入挖掘目標客戶,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的營銷水平。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市場營銷的效率和水平,必須要加強對數據展現工具進行升級與創新,這樣才能夠滿足龐大的需求。通過對數據預處理結果的判斷,能夠保障數據標準化,信息立體化分析主題化,建立豐富的數據集市,為市場營銷與風險分析提供充足的依據。
四、結語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受多方因素影響,在創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應注重主要矛盾,暫時擱置次要矛盾,嚴格把控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從專業人才培養、專項部門的成立、提升農民電子商務意識等應對策略入手,有效保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穩定提升。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還應積極鼓勵個體創業戶、有才能的人回到農村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相關業務,刺激我國農村電子商務行業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欣譽,董麗杰,于越.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測度[J].商業經濟研究,2019(08).
[2]彭津琳.農村電子商務準備度測度指標體系構建及動態趨勢判斷[J].商業經濟研究,2018(22).
[3]安林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J].山西農經,2018(19).
[4]李大容.農村電子商務雙向流通格局需求側發展傾向性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9).
作者簡介:張惠(1988,04- ),男,漢族,南陽人,碩士,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