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中,國有企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國有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其績效管理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精細化管理理念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其不僅可提高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的實效性,而且可改善目前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的現狀,進而推動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然而,目前國企績效管理中尚存在精細化管理模式認識不足及現行績效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從而導致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基于此,本文在概述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對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展開了分析,并重點總結和歸納了當下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推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的建議,旨在為國企經營目標的實現和健康穩定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關鍵詞: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精細化管理模式
國有企業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其不僅承擔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職責,而且承擔保障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和服務公眾利益的社會職責。國有企業為在日益激勵的競爭環境下獲得更好地發展,紛紛將績效管理作為改革的重點。績效管理的本質是一種管理過程,其主要是通過企業戰略建立、目標分解及業績評價等用于企業的管理活動中,并激勵企業各部門員工完成工作并改進業績的過程。科學且有效的績效管理,其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員工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國企績效管理中,其有助于指導國有企業如何將目標做得更具體、更詳細,有助于促使績效管理更具操作性、更具時效性,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的精確性。然而,為進一步推動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國有企業尚需整合多種資源促使這一管理模式有效地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一、精細化管理模式概述
精細化管理是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由日本提出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以常規管理作為基礎,并將其引向深入管理的一種方式,其目標是在最大的限度內減少管理所占的資金和成本。近年來,精細化管理模式逐漸獲得廣泛的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主要體現在“精、準、細、嚴”四個字上。其中,“精”主要指的是精益求精,其不僅包括產品,而且包括管理工作與服務工作。“準”主要指的是信息與決策的準確性、數據與計量的準確性、時間銜接與工作方法的準確性。“細”主要指的是管理、操作及執行的細化。“嚴”主要指的是制度、標準等方面的嚴格執行。從整體上來說,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一種以科技為基礎,以精細操作為主要特征,將企業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和充分運用,并通過各個部門的協作,提升組織執行力,以在最大限度內降低成本,并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方式。
二、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精細化管理模式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將其應用在國企績效管理中,其對于國企績效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國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也有關鍵性的作用。這主要是由于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其是以國企現行績效管理現狀為基礎,通過精細化管理和精細操作,其能夠有效規范國企績效管理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從整體上提升國企績效管理的水平與質量。同時,這一先進管理模式的應用,其還會促使國有企業管理層更為了解績效管理中的不足,從而可為國有企業制定科學且合理的績效管理提供決策上的支持。另外,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其還有助于國有企業績效管理制度的完善,進而促使績效管理向有序性方面推進和發展。而從國有企業員工的角度來說,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其對于企業員工進一步明確崗位目標、崗位職責等有重要的意義,從而可對績效管理中的績效考核指標進行優化,從而提升績效管理的水平。總之,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都是極為必要且重要的。
三、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面臨的困境
1.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認識不足
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與落實,其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受到傳統思維觀念的制約。現階段,我國國企績效管理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無論是國企管理層,還是國企員工,其思維還被束縛在傳統績效管理框架中,因而未能正確認識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內涵和本質。國企高層管理層人員,其普遍存在“領導意志”,部分管理者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個人思想和較強的主觀性,因而在績效管理中,其普遍帶有較強烈的個人色彩。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導致國企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其對企業員工的績效評價難以做出客觀性評價。也正是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導致其對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于績效管理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是說,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國企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其缺乏企業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另外,國有企業管理層,尤其是國企中層管理人員,由于精細化管理模式相關知識的缺乏,加之未能認識到這一管理模式應用于績效管理中的重要性,因而難以正確認識精細化管理模式。
2.目前國企績效管理機制不健全
績效管理作為國有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現行績效管理機制會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國有企業績效管理中,其大多以工作態度、業務指標等為主要內容,尚缺乏系統的績效考核制度。例如,有的國有企業盡管已經頒布了精細績效考核制度,但其在績效考核指標方面,存在重非量化指標,輕客觀量化指標的現象。同時,在制定績效考核機制時,其普遍存在照搬其他企業績效考核方法的現象,從而導致績效考核機制不具有適宜性,并且由于缺乏績效管理責任落實機制,從而導致績效管理水平難以獲得有效提高。另外,在績效管理中,其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還缺乏有效的溝通反饋機制作為支持。對于大部分國有企業來說,其盡管會在績效計劃階段與企業員工制定績效指標、標準等,并簽訂績效契約,但在實際執行績效管理時,由于缺乏必要且持續有效的溝通,進而影響了績效管理的水平和質量。與此同時,國企績效管理中,其在績效業務培訓機制、激勵機制等方面還尚不完善。總之,由于現行績效管理機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
3.績效數據搜集與處理信息化水平低
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其對于國有企業績效管理信息化的程度有較大的依賴性。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管理者對與企業員工有關的績效數據進行搜集并處理,從而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和支持。例如,某國有企業利用關鍵績效指標法構建績效指標體系時,則需要其搜集并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和市場數據等,并促使信息能夠在企業內部展開有效且快速的流動,進而促使建立的績效指標能夠反映出國有企業經營的實際狀況。然而,大部分國有企業在展開績效管理時,其嚴重缺乏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持。精細化管理模式在績效管理應用中,其更需要績效數據的支持,因而對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績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是支持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的重要技術手段。
4.績效管理團隊專業化水平缺乏
在國企績效管理中,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其中,其不僅需要完善且健全的績效管理組織機構作為支持,而且需要專業的績效管理團隊。然而,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還未能組建高素質且專業化的績效管理團隊。國有企業現有的績效管理人員中,其年齡結構偏大,因而在學習新績效管理理念和實現精細化績效管理模式還存在認知和能力上的不足,從而影響精細化管理模式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例如,績效管理人員尚未認識到精細績效管理模式應用與實現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尚未認識到精細化管理模式在績效管理評價中的重要價值,更缺乏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在績效管理中的手段。總之,為加速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的應用,打造專業化的績效管理團隊可為其提供人力支持。
5.精細化管理未與企業文化融合
伴隨國有企業的日益發展,其也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企業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這也反映在國企績效管理中。也就是說,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其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員工普遍以“老好人”的形象呈現在日常工作中。這就導致國企績效管理難以發揮實效。而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其需做到“精、準、細、嚴”。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傳統文化的沖擊。從這一角度來說,精細化管理未能與企業文化融合,是促使其未能有效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四、推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的建議
1.提升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
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時,其有助于實現精益績效管理。精益績效管理的實現,其是國有企業管理者與企業員工共同實現工作目標并達成共識的過程。為促進這一管理模式的應用,提升企業管理者及其員工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是首要前提。為此,一方面,運用先進的手段,促使國企管理者及其員工在正確認識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基礎上,能夠樹立精細化思想,并運用精細化思想促進并加速傳統國企績效管理觀念的轉變。例如,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面向企業管理者以及國有企業員工,調查其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認識水平和運用水平等,從而通過定量分析的方式,了解并掌握其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認識現狀,為提升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認識提供現狀支持,更為制定宣傳方案和培訓計劃等提供依據。如針對精細化管理模式基本理論知識認識不足的群體可采用集中宣傳教育的方式,也可通過微信或企業官網專項專欄等途徑展開宣傳,以增強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認識。另一方面,依據國企對精細化管理模式認識的實際情況,制定精細化的培訓計劃,如對于精細化管理模式培訓的目標、內容、時間、參與人員以及培訓效果等進行細化,并通過獎懲激勵機制、監督機制的健全和完善,以提高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認識,尤其是這一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的重要性的認識,進而將這一管理模式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2.健全國企績效管理的機制
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其需要健全且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作為支撐。為促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的應用,應對以下機制進行不斷完善:第一,建立精細績效考核機制,以實現國企績效管理的精細化管理。例如,在完善績效考核指標時,應針對不同的群體,構建具有針對性的績效考核指標。對于高層管理人員而言,可將績效考核的重點放在關鍵業務與經濟指標方面。而對于中層及以下人員,則可將績效考核指標放在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等方面。其中,在完善績效考核指標時,應將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進行結合,并進行明確的說明。如崗位說明書的設置,其對于員工明確自身的任務、職責以及績效考核指標等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應結合國有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使其參與到精細績效考核機制的構建中,從而建立精細化且高適應性的國企精細績效考核管理機制。為推動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還應建立績效管理責任落實機制,以實施全面且全程的監督考核,以促使企業各個部門與全體員工都能參與到精細化績效考核中。另外,還應建立雙向互動溝通反饋機制,為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提供溝通反饋渠道,以加速這一管理模式的應用。除此之外,還應完善績效業務培訓機制,并力求實現績效考核與薪酬制度的有機結合等。這直接影響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和應用質量。其中,在完善績效業務培訓機制時,基于精細化思想,可對精細績效管理下績效考核優秀的員工給予出國深造或物質獎勵等,以不斷提高職業素養。這不僅是對績效考核結果合理運用的體現,而且是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的重要體現。也就是說,在完善績效業務培訓機制時,應與相應的激勵機制結合。
3.提高績效管理信息化程度
在信息化時代下,國企績效管理工作,尤其是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其需要充分認識并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以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于績效管理中。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其有助于企業獲取員工的真實信息,有助于在具體人事變動中通過信息和數據的整理,為精細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支持。與此同時,人力資源部還可依據信息化技術分析的數據結果,對當下國企人力資源的實際情況展開了解,尤其是企業員工對績效管理的滿意度情況,從而為滿足員工需求,加速績效管理的改進,并推進精細化績效管理模式的應用。也就是說,為促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的應用,應提高現行績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為此,應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加強,如加大對國企績效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力度和強度,以通過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提供設備支持,進而提高其信息化的水平。另外,還應信息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從而為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提供基本的績效數據支持,如財務數據信息在企業內部共享的實現等等。
4.提升管理層的績效管理能力
在提高國企績效管理水平的過程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已然成為必然的趨勢。在企業績效管理中,其最為根本的問題就是解決人的問題,而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而績效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是改進和優化國企績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撐。也就是說,為推進這一管理模式的應用,高管層績效管理能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在提升高管層績效管理能力的過程中,應注重對現行高層績效管理人員展開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如通過講座的方式進行集中培訓,或者通過微信等信息化渠道對績效管理的相關知識展開宣傳,從而為增強高管層的績效理解能力提供知識學習的平臺。尤其是關于精細化管理模式相關知識的培訓與宣傳。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在開展績效管理時,精細化管理模式作為新的管理理念與方式,績效管理人員對其的認識還較為缺乏,為此可展開專項培訓,以學習這一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另外,在學習精細化管理模式相關知識的過程中,還可通過成功經驗案例學習等方式,并結合國有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推進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
5.建設精細化管理企業績效文化
企業文化在凝聚和增強企業人員凝聚力和穩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企業文化不僅包括物質和精神文化,而且包括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等。而績效管理則是依據一定標準,在一定時期內對被評價對象的工作展開考察、評價、獎勵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動。企業文化與績效管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影響和制約的。因此,為在國企績效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其必然需要完善現行的企業文化,以促使企業文化與精細績效管理相匹配。例如,國有企業可建立以精細化思想為導向的績效文化,并通過企業文化的完善推動精細績效管理的逐步實現。國有企業可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到企業績效文化中,并在國有企業內部進行大力的宣傳,以促使企業員工能夠充分了解并再次審視國企績效文化,并在企業文化的影響下,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到具體的績效管理工作中,以更好地發揮績效管理的價值。
五、結論
綜上所述,無論是國企績效管理,還是精細化管理模式,其都是一項長期的管理工作。為提升國有企業績效管理的水平,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其中是國有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是時代的客觀要求。為推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國企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對于目前國企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對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認識不足、績效管理機制不健全、績效數據搜集與處理信息化程度低、績效管理團隊專業化水平缺乏、精細化管理未與企業文化融合等,應采取適宜的措施,如提升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健全國企績效管理的機制、提高績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高管層的績效管理能力以及建設精細化管理企業績效文化等。總之,在新時代,只有推行以精細化為導向的國企績效管理,方能保障國企績效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方能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德富.電力企業精益化績效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4):117-118.
[2]王晶.電力企業精益化績效管理模式的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8,136(10):51-51.
[3]徐萍萍.電力企業辦公室工作精細化管理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4(18):38-38.
[4]丁仕江.精細化管理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637(11):165-166.
[5]宋增傳.淺議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在縣級財政管理中的作用[J].現代國企研究,2019,156(6):158.
[6]佟明祥.基于醫療大數據的醫院精細化績效管理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4):109-110.
[7]楊國戰,黃立新,董旭霞.淺談高校后勤服務實體的精細化管理——以鄭州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200(11):43-45,60.
[8]拓偉.精細化管理在國有地勘企業中的應用與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9,156(6):58-60.
[9]李蓉.整合精細化管理理念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用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140(14):36-36.
[10]劉小晶.精細化管理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609(19):58.
[11]馬小龍.企業文化建設與績效管理研究[J].人力資源,2019,01(004):79-80.
作者簡介:樸蘭(1984- ),女,朝鮮族,吉林人,碩士研究生,經濟師(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