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閱讀是目前我國語文教學中新興的一種閱讀教學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希望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設多片的閱讀模式,充分地體現了素質教育也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群文閱讀希望能夠為學生設計一定的任務,讓學生在一定的任務下完成閱讀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本文就群文閱讀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任務型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5-0132-02
【本文著錄格式】張雪琴.群文閱讀背景下初中語文任務型閱讀研究[J].課外語文,2020,19(25):132-133.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自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有效的閱讀訓練能夠大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往的閱讀模式都是單片的閱讀,這種閱讀下往往是學生讀完后教師進行知識性的講解,注重基礎字詞的學習,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不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但是群文閱讀恰好能夠改變這樣的現狀,教師通過任務設定引導學生獨立地思考,有效地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分析
(一)選文具有多向性
通過群文閱讀的內涵我們能夠認識到群文閱讀主要是教師會圍繞一個主題去選擇多篇文章,然后指導學生閱讀。教師在對選文的主題進行確定的過程中,更加側重文章的中心和內容,更加關注選文的寫作方式和內涵,因此選文具有多向性,它能夠進一步地引導學生認識每篇文章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更深刻地領悟文章所共有的一些思想情感。
(二)選題具有開放性
群文閱讀強調任務型的閱讀,所以教師所選擇的題目都具有一定的討論性和開放性,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就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而在整個探究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有閱讀能力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大大提高了他們的閱讀思維能力。
(三)重視形成共識
閱讀本身其實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那么在群文閱讀中我們所選擇的議題最終的結果也是經過教師和學生溝通彼此達成的共識。在整個閱讀中每位學生都具有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機會,大家各抒己見,通過最終的思想結合,形成一個共同可以接納的結論,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很大的意義。
二、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一)群文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量
新課改下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閱讀的地位也在逐漸地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出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效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以往教師只是習慣為學生進行單獨篇幅的閱讀教學,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但是如果能夠把相似的文章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整合性的閱讀學習,那么自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學生更多的閱讀量,學生也需要嚴格地要求自己,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從而為進一步提高閱讀水平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群文閱讀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廣大的初中生來說,群文閱讀具有更加強烈的吸引力和挑戰性。在群文閱讀中更加側重的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是整個閱讀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會為學生設定一系列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學生需要通過獨立的思考和其他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去探索知識,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求知欲望會得到提升。
(三)群文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群文閱讀往往會將一些有關聯性的文章組合在一起,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進行比較和分析,那么這個比較和分析的過程自然會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另外群文閱讀教師也會設定一個或者是多個議題,需要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去進行討論,學生會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那么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自然也會得到一定的訓練,因此群文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也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一)確定關聯性,選擇群文文本
群文閱讀教學為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作為教師首先就需要對群文閱讀中需要涉及的文本進行精心的挑選,如何選擇材料、選擇什么樣的材料,如何將這些材料進行整合都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時教師一定要能夠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識情況出發去進行選擇,而選擇的主題和文本質量的高低也決定了群文閱讀的效果。所以在進行群文文本的選擇時一定要體現出一定的目的性和層次性,教師要對選擇的文本再進一步地進行排序,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對這些文本的比較分析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充分地體會到主要的中心。就比如我們初中語文人教版教材,每一個單元基本都設計了一個明確的主題。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涉及的都是一些對于難忘的人物的回憶,那么這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和它們相似的文章組成群文。又比如這一單元中有一篇文章是《我的母親》,那么教師也可以以贊頌母愛為主題,選擇相關的文章來組成群文,然后再根據一定的語言風格形成關聯,或者是擴展文體,可以選擇文言文等,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教師可以事先針對主題設計一些閱讀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些主題。又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涉及的詩歌都和愛國相關,教師可以就這個主題展開群文閱讀,也可以在一學期或者是幾冊書學習完之后按照主題或者文體對文章進行整合,從而指導學生完成群文閱讀。
(二)整合教學目標,制定小任務,提高教學效果
群文閱讀需要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內引導學生對于相關的幾篇文章去進行閱讀。這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模式,而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那么它和傳統的閱讀模式相比對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數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對教學的目標進行進一步的整合,要能夠給學生傳授更多進行閱讀的方法,從教材中的文本出發進行拓展,實現課內外更好地結合。只有把握好這幾點才能夠有效地實現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效果。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永久的生命》時,這篇文章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面的目標是認識個體的生命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暫的生命去創造永久的價值。那么在進行群文閱讀的計劃設計時,教師就可以把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設定為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價值,能夠樹立樂觀的態度。那么這時候教師可以選擇《我與地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泉映月》其中的片段讓學生集體閱讀,在閱讀中再設定一些小的任務,比如讓學生了解主人公的事跡,讓學生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分析人物等等。又比如在學習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沁園春·雪》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挑選幾篇毛澤東的優秀詩作,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然后提出一些小的問題,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比如毛澤東創作詩歌的特點等等。通過大目標到小目標的細化,學生會積極地投入到閱讀中,對于閱讀建立起一種興趣和熱情,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群文閱讀的效果。
(三)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探究
除了要選擇好需要閱讀的篇目,進行相關的人物設定,教師還應該對群文閱讀各個教學環節做好設計安排。這樣才能夠有計劃并且有步驟地進行閱讀教學。畢竟群文閱讀中閱讀量大大地增加,但是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需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和各個環節,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規定的閱讀任務。通過學生自主地閱讀給了學生更多獲取信息和進行思考的激發,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在一起進行合作和交流。小組合作是一種非常適用于群文閱讀的學習方式。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識能力和判斷力,那么通過引導學生在一起進行合作交流,能夠有效地訓練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給學生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在整個群文閱讀活動中獲得成就感。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時,這一單元涉及到的文章都是游記形式的,而且本單元的作文要求也是針對游記的寫作。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以游記為主題的群文活動,在這一次的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成各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對教師提供的幾篇文章進行閱讀學習,然后一個小組自己確定一個相關的游記景點,進行集體的記錄整理和游記的撰寫,最后派出相關的小組代表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游記的書寫方式和寫作技巧,還大大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探究。
四、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且有效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單篇閱讀教學模式的弊端,大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閱讀教學的內容。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出現,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和突破,它能夠有效地建立一定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去探究和思考,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
[2]吳木華.加強閱讀實踐 提高閱讀能力[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2).
[3]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