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十根手指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個團體中,個體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畢業班中難免會面對一些相對頑固的“后進生”。所謂后進生,即“后來進步”之意。今天的“后進生”,不一定永遠后進,也許會成為明日的“棟梁之才”。如果老師對后進生關注不夠,可能會影響到他的一生。如果在一個班級中對“后進生”群體視而不見,將會影響到整個集體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從一點一滴做起。
一、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分析
要轉化學困生就得“對癥下藥”,我首先分析一下化學學科后進生產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1、個體因素:除去智力因素外,有的孩子數學、物理基礎薄弱,沒有及時補救,逐漸失去學習數理化的信心;有的是過于貪玩,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態度不端正,老師經常批評,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還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勤奮刻苦,別人花10分鐘學習,他卻要花費30分鐘,甚至1個小時,并不是他的智力有缺陷,而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日積月累,對學習喪失了信心。
2、家庭因素:現在社會家長上班比較忙,孩子送入托管班、課外輔導班,孩子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3、學校教育因素:教師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再加上工作繁復,時間久了,老師對后進生一次次給予希望,又一次次失望,最終完全失去耐心,對后進生產生冷漠、忽視情緒,導致他們在行為上,另類出格,以此引起老師對他的關注。
二、具體轉化措施: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想盡辦法,采取措施,幫助學困生轉化,讓他們重拾自信,看到希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是這樣做的:
1、用愛心開啟后進生的心門。
對后進生給予關心和愛護是轉化后進生的先決條件。后進生在內心深處比其他同學更渴望得到老師的愛。所以,我們要用自己的真愛打開學生的心門,走進他的心靈世界。為了讓后進生感受到我的愛,我的課代表通常選倆個,且都是后進生。分組學習時,我堅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幫助差生;實驗課中,我激勵后進生踴躍動手,后進生動手能力一般較強,在實驗過程中關心他們是否會操作,并讓他們進行演示實驗。
2、善于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
后進生跟其他孩子一樣也有很多優點,只是由于平時他們缺點暴漏太多,不經意間優點就被我們忽視了。我們應該相信任何一個后進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在工作中認真觀察,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讓孩子感受到“我”并不是一無是處,我身上也有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老師還是關心我的。在這方面我主要利用化學學科是九年級的一門起始學科,內容較簡單,記憶性知識較多,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操作不復雜等學科特點,不時的關注后進生,抓住機會表揚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簡單知識我會叫后進生回答講解,及時鼓勵表揚并將其放大到生活中的優點;實驗操作時抓住細節表揚,表揚觀察能力強、操作能力強、實驗效果明顯等。
3、給學困生一個尊重的位置。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應該給后進生尋找一個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沒有放棄我們,老師很關愛我們”的一個足夠尊重孩子的座位。在我所帶的班我是這樣做的:我每個月給孩子進行一次分組,分組時根據學生化學成績搭配的,每組平均成績不會有一分以上的差距,且每次分組后座位都是變動的,把部分后進生安排與學習較優秀的學生同坐,而且離講臺比較近。上課時將目光在他們身上多停留一會,多給他們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尊重。
4、重視對學困生的輔導。
(1)降低學習要求,激發學習興趣。沒有不想當首長的士兵,同樣,沒有不想當優秀生的學生。不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學生,可以適當降低對后進生要求,讓他們在適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對他們布置作業可以降低難度,減少作業量,循序漸進,但始終要把握好適合他們的度。
(2)課堂上給他們一片展現自我的天地。我們的課堂關注的應該是全體學生,提問學生也應該有一定的梯度,尤其是在上公開課時,我們可以將一些基礎性的簡單的問題拋給后進生,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課堂上對他們多一些關注的眼神和鼓勵的語言。我們應該將腳步多停留在他們身邊,當他注意力不集中時,無聲地提醒他“老師在關注著你”。
(3)為學困生開“小灶”。后進生由于長期的知識斷層、能力斷層,上課時很難跟上進度,全部消化課堂知識。所以對后進生的課后輔導是必須進行的。我們一天的工作非常忙碌,不可能每天都把班里所有孩子的作業都檢查一遍,但后進生的家庭作業必須天天檢查,并告訴他們,我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要督促他,在檢查作業中發現問題,及時給孩子講解,幫助孩子解決疑難問題。只要長期堅持,他們會在這一生中銘記您。
(4)建立“優幫差”一對一學習對子。在班里找幾個化學學習優秀又樂于助人的孩子,與學困生結成學習對子,讓后進生感受到除了老師的關愛,還有同學的不離不棄。在“優幫差”學習活動中,優秀生幫助后進生學習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良好的學習風氣定會逐漸形成。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學困生是“遲開的花朵”,他們不是不可救藥,而是需要我們對癥下藥。作為老師,我們要用一顆仁愛之心、寬容之心、欣賞之心,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和指導“頑石”般的學生。相信只要我們老師積極想辦法,做工作,以火熱的情感去溫暖他們,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們,后進生這一朵朵遲開的花一定會開放得絢爛多姿。
(作者單位:榆林高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