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目的 探討門診輸液護理期間的安全隱患和護理措施。方法 以輸液室2019年1月~12月進行醫護干預的患者120例作為案例并借助擲骰子方式劃分為兩組。常規組與實驗組分別應用傳統護理與基于安全隱患的護理服務措施。探討不同方式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的護理效果相關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 門診輸液護理期間根據安全隱患采取有效護理措施顯得非常重要,是保障患者綜合預后水平的關鍵,值得普及。
【關鍵詞】門診輸液;安全隱患;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1
隨著近些年我國居民的生存質量持續性提升,人們的生活條件以及生存質量不斷提升的同時,對于醫護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靜脈輸液屬于臨床中的常規操作方式,隨著近年來人們對于醫學經驗、知識的不斷豐富,對于靜脈輸液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1-2]。在這樣的醫護環境之下,如何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服務綜合水平顯得非常重要。為了進一步提高醫院的綜合經濟效益,需要提高所有科室的護理風險管控能力,盡可能降低臨床中的醫護風險,輸液室的護理工作模式必須改變,這也是提高醫院綜合服務效益的有效途徑[3]。對此,本文以不同護理服務模式為主,探討門診輸液護理中安全隱患及其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輸液室2019年1月~12月進行醫護干預的患者120例作為案例并借助擲骰子方式劃分為兩組。分組結果保持例數、男女比例相同,同時年齡平均數分別為21.54歲、21.55歲。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基礎數據相近無對比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與實驗組分別應用傳統護理與基于安全隱患的護理服務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2.1 安全隱患
(1)門診輸液涉及到的患者病情種類繁多同時病情輕重不一,所以在臨床護理中應當體現個體化差異。同時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反應問題也比較突出,雖然屬于小概率的個體化事件,但是因為患者數量龐大,所以發生次數也會隨之增加。另外,在門診輸液服務期間患者病情差異較大,在對不同患者進行護理時的護理措施、細節也會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也導致輸液護理的難度相對較高;(2)輸液期間心理護理難度較高。因為患者普遍是急性發病而到醫院接受輸液,此時患者會因為疾病影響而呈現出比較突出的負面心理情緒,如何有效的安撫患者的情緒并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便成為臨床的醫護工作重點。
1.2.2 處理措施
改進基礎護理服務。提供24×7的臨床優質服務。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輸液患者數量及時調整在崗護士。在輪崗方面應當盡可能采用少輪換次數的原則。(1)針對患者實際情況以及需要提供個性化的護理,在治療期間需要針對患者的年齡特征、疾病特征、身體狀況等提供有效幫助,對于大學生而言,可以提供看漫畫、看電視等方式促使其保持安靜,規避因為躁動而導致的輸液風險;(2)強化心理護理。針對患者所存在不同的心理情緒問題,采取有效的溝通交流,并基于異常的心理情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以借助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強化患者的治療信心;(3)加強護理人員培訓體系。借助培訓管理措施持續提升穿刺技術,定期組織培訓與考核的方式持續性提升護理操作人員的穿刺操作技巧以及熟練度,規避臨床中一次穿刺不成功現象。
1.3 評判標準
以護理期間的安全性作為指標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統計學方法采用t、x2進行檢驗,P<0.05則代表統計學計算結果有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的護理效果相關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詳情見表1。
3 討 論
臨床中輸液屬于常見的治療操作,但是輸液期間所存在的安全因素也非常多,這也間接提高了護理質量要求。在臨床護理服務期間,需要確保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并基于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此,在門輸液室中必須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針對臨床護理風險采取有效應對措施。臨床中對于門輸液室需要有意識的強化護理團隊的護理質量控制能力,規避護理風險的存在。針對護理人員做好多方面的培訓教育,尤其是注重輸液期間的安全性護理管理措施,針對輸液中的各種風險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從而提高臨床服務綜合效益。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護理效果相關指標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結果證明門診輸液護理期間的安全隱患比較多,針對安全隱患提供有效地護理措施顯得非常重要,是提升門診護理工作綜合水平的關鍵。
綜上所述,門診輸液護理期間根據安全隱患采取有效護理措施顯得非常重要,是保障患者綜合預后水平的關鍵,值得普及。
參考文獻
[1] 普進芬.基層衛生院門診輸液室的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管理對策分析[J].健康之路,2018,31(5):344-345.
[2] 王向紅.門診輸液室護理風險管理對防范不良事件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3(1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