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銜接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升入中學后的英語學習水平。同時,針對目前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及初中入學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相關研究發現,不少升入初中的學生對初中教學方式表現出不適應性,由于英語學習難度加大,學習中出現了較多問題,學生學習自信心嚴重受到影響,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因此,教師需要對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加強重視。本文就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有效提高教學銜接質量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初中英語;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8-0012-02
引 言
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主要涉及英語詞匯、口語、閱讀、語法四個方面。教師需要對銜接工作加強重視,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結合英語課內外相關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技術,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教師應結合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特點,對初中英語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延伸,為兩個階段有效銜接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現狀分析
1.英語教學銜接脫節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高年級,英語教學內容需要為學生更好地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做好準備,并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小學與初中教材之間缺乏關聯性,內容銜接容易出現脫節。同時在初中階段,教師無法及時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結構有準確、清晰的了解,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導致英語學習成績明顯下降[1]。
2.教法、學法存在差異性
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目標主要針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發展要求。而初中英語主要側重于系統化的學習。在小學和初中兩個階段,英語教學存在的明顯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從教學模式和教學目標層面分析,小學階段,主要以教師的引導為主,教師可以借助游戲、音樂及情境創設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進行了解、熟悉和掌握,使學生日常英語對話的能力得到提高。而進入初中階段,英語教學主要針對閱讀理解、句型轉換、詞匯應用、語法等內容,使學生英語閱讀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從教學內容上進行比較,初中教學內容更為復雜、乏味,缺乏趣味性。
從英語教材內容層面分析,小學階段,英語教材內容較為豐富,主要包括日常對話,所運用的詞匯相對簡單,也更有趣味性;初中階段,英語教材內容難度加大,側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詞匯量要求加大,語法更為復雜。所以,一旦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之間無法做到有效銜接,就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動力[2]。
從學生個體差異層面分析,學生所處的教學環境、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等導致學生理解水平、學習能力存在差異,這些都會對學生英語學習水平造成不同的影響,學生在升入初中前,學習水平已呈現出極大的個體差異。教師如果無法準確掌握每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英語學習習慣等,很容易就會造成兩個階段銜接脫節,對學生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產生不利影響。
二、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實際英語水平未達標
不同學校、不同地區在教學師資水平及教學進度方面都有所不同,也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少學校普遍存在著小學生實際英語水平未能達到預期學習要求的情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掌握能力缺乏足夠的了解。另外,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未按照課標要求制訂教學計劃,導致教學目標偏離,甚至不少教師將學生理解困難的問題跳過,留待學生進入初中后再繼續學習,造成學生無法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模式[3]。
2.小學教師與初中教師之間缺乏交流
目前,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并且小學教師與初中英語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對彼此的課堂教學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其中包括學生認知特點、心理及學習差異,因此在英語教學銜接工作中對對方的教學模式缺乏有針對性的融合,使不少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英語的信心受到打擊。
3.英語教學評價模式存在差異
在小學階段,學生英語教學評價主要以學生日常表現、課堂積極性、英語應用等為評價依據。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評價以筆試為主,并以此為基準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考查。主要包括英語知識的應用、分析、總結、理解等,并涉及英語詞匯、語法、句型、寫作、閱讀等內容和知識點,對學生完善的知識體系、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較高。
三、做好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的策略
1.夯實詞匯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詞匯作為重要的學習基礎,詞匯掌握水平對學生聽、說、讀、寫以及語法運用等各方面的學習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小學高年級與初中入學年級之間的詞匯教學主要包括課堂詞匯和課外詞匯兩大類。教師需要對學生應達到的詞匯水平予以明確,特別是重要的核心詞匯。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結合詞匯的聽、說、讀、寫組織各種教學活動,其中事物聯想法、發音規則及同音詞轉換等方式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4]。另外,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學生的詞匯積累量不斷得到豐富,教師可充分借助各類簡單的英語繪本,鼓勵學生展開課外閱讀,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增加課外詞匯量,同時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Waiting for another hare時,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學生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相關知識的學習,通過對話、朗讀、表達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課文中包含的語法、短語、單詞及句型等,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另外,對于課文中較難理解的長句以及初次接觸的過去進行時態等,教師可利用情境創設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
2.將語法教學引入對話教學
語法學習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較為枯燥乏味,學生需要加深對英語語言背后的運用原則和規律的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可以通過生動的案例、更直觀的表述等,更好地理解、記憶和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另外,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盡可能使課堂學習氛圍輕松、活躍。可利用情景對話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語法現象和定義的理解,并通過反復的模仿訓練,進一步促進學生體驗、感知及總結能力的提高,從而使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各類語法知識。
例如,在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圖片或動畫等多媒體課件,直觀地呈現龜兔賽跑的情景,并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對單詞、語法及表達方式進行了解和掌握,再引導學生用“Don't”“You should/shouldn't”“Be”等句型造句,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知識,鞏固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分級閱讀
在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中,教師可將英語閱讀劃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主要針對小學五年級,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課內外閱讀,尋找文章的主旨,確定文章的主題句,通過判斷和選擇的方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忽略文章中的生詞;第二個等級主要針對六年級,通過找出文章的核心句,對文章進行高度概括,同時學會對核心句進行改寫,進一步加深對文章含義的理解,并對文中生詞進行猜測;第三個等級主要針對七年級,學生通過閱讀,對學過的詞匯進行有效整合,將文章中不完整的關鍵信息補充完整,有效整合所學的句型、詞匯、語法及對話等,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這樣教師能使英語銜接工作順利完成,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5]。
例如,在進行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教學時,教師可借助英文歌曲,使課堂氛圍更輕松、活躍,再引導學生對描述天氣的單詞進行整理,比一比誰寫得最多、寫得最快,再結合課文實際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展開各種句型訓練,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得到有效培養。
4.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有效提高銜接工作質量和水平,對于學困生所存在的學習問題和困境,教師應予以重視,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使其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講解一些學困生易于理解的簡單英語知識,并引導其進行回答,當回答正確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借助游戲等方式,積極引導學困生參與課堂活動。另外,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也應具有針對性,通過簡單、易懂的課外英語繪本閱讀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培養其查詞典的習慣,使其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中不斷總結行之有效的自學方法。
結 語
隨著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教師應對學生順利渡過銜接期加強重視,需要充分結合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特點,采用循序漸進的發展模式,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適應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同時對英語教學模式下課程設計要求和原則進行創新和改進,充分利用體驗活動及問題創設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銜接期。
[參考文獻]
楊術紅.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銜接之我見[J].新作文:教研,2018(08):1.
陜榮梅.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的銜接策略探析[J].校園英語,2018(34):166.
鄒凌菲.淺談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的銜接[J].黑河教育,2019(09):18-19.
張娟.如何從教和學兩方面做好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銜接[J].新課程導學,2018(03):5.
牛恩源.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銜接策略探究[J].赤子,2018(07):225.
作者簡介:魏瑾輝(1984.8—),女,廣東汕頭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英語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