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潤波
【摘 要】新的時代背景下,藝術教學一直是培養個性的學科,因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據著主要地位。美術學科的學習和發展不但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對于國內藝術人才的培養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學;藝術;介入;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4-0186-02
一、高校美術教學中當代藝術的介入
從某些方面來說,我們正在進行的美術教學,不單單是對學生進行藝術技巧的學習,還要根據學生個人的基本素質,進行藝術傳播,構建知識體系。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一定程度的培養和訓練。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外的美術藝術已經初步發展并且逐漸走向成熟,然而國內的藝術之路才剛剛開始。因此,我們要學習國際上先進的美術藝術,再結合國內的基本情況,取其精華,最終形成相對完整、系統的高效教學。在這種藝術環境下,我國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著名畫家,盡管國際上對于藝術的分類有所不同,藝術的起源和發展方式也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國家,什么時間,藝術都展現了它的獨特魅力和重要意義。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傳統藝術受到了新的沖擊和挑戰,基礎的藝術技藝漸漸被忽視。美術學習的內容和手法不斷改進,因此,我們學習的基礎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各種各樣的理念不斷被革新。隨著美術學習熱度的不斷升溫,一批又一批的藝術畫室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美術專業的學生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同時藝術家也逐漸呈現低齡化的趨勢,這說明我們的藝術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當前的高校教育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過程:起源階段,我國最初是借鑒俄國的完整的美術系統,主要是針對實物的素描和練習;停滯階段,由于國內具體國情的變化,這個時期的美術教育基本停滯不前;發展階段,在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要求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校內積極開展美術教學;成熟階段,由于多種元素不斷融合,這個階段的美術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符合時代的藝術需求。
美術教育的成熟與發展離不開時代的孕育,國內的美術從出現到成熟僅僅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卻將接近國際上一個世紀的藝術發展水平,分析近些年來的學術教育發展特征,我們不難發現,現代的美術特征與藝術特征尤為相似,并且正在逐步接近。然而,這個向藝術接近的過程并不容易,一些問題和矛盾嚴重突顯。站在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同學的心態發生了消極變化。很大一部分學生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美術分數和結果,跟隨時代大潮過度追求信息更新,缺乏事實內容和內涵。長此以往,這類作品越來越空洞和乏味,根本沒有融入個人基本情感和個性特征,從而忽略了傳統藝術的重要意義和重要作用。在這種背景下學習的學生,一旦走向社會進行藝術創作時,由于對于傳統藝術學習的空白,很難在藝術界長遠發展。同時,隨著國際上藝術的交流和融合,越來越多的學生更注重國外藝術的研究和學習,對于國內的傳統文化嚴重忽略,過度地強調標新立異,讓很多藝術家迷失了學習和研究的方向,忽視了傳統文化藝術的作用,丟失了最有價值的傳統文化。甚至,還有很多年輕藝術家嚴重偏離藝術軌道,過于偏執和隨性,丟失了基礎的藝術素養和技能。這樣的群體出現,普遍拉低了藝術界的藝術水平,更談不上有什么積極作用,在這種偏執思想的帶動下,不但沒有任何進步,還可能發生藝術上的退步,嚴重影響經濟發展水平。高校美術教學中當代藝術的介入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增強學生的審美創造性
一個富有生活經驗和感情豐富的藝術家才能創造出充滿藝術的作品,現在看來,通過高校課程的學習,采用特殊的表現手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現在的美術教育更富有創意性。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種類的表現技巧進行藝術表達,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創造用于生活。并且,藝術并不是僅僅針對美好事物的,對于一些自然災害和社會災難等等,藝術家通過自己的鏡頭、畫卷都可以以藝術的形式進行展現,這樣也會吸引更多的藝術家針對這些方面進行探索和鉆研。
(二)提升道德情操和審美素養
首先,我們要結合現代的理論學習,讓大家結合自身需求,進行美術方向的確認。另外,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情感和精神理念的完美再現。其次,通過藝術融合,在課堂教學時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見識,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高度。最后,要用更加靈活的方式轉變教學模式,帶給大家更豐富的藝術,提升教學效果。
(三)推動學生審美取向的轉型
在當前環境下,轉變藝術審美的角度已經成為國際上關注的中心和重點,在藝術的影響下,我們的情感價值和思維方式都會發生轉變,也會對我們的情感價值進行提升。社會事件的產生和發酵,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藝術創造的類別。
(四)促進大學生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形成
在邏輯思維的層面上,藝術的創作就是要擺脫固定思維的束縛,進行非常規思考,我們從現代藝術中不難得出結論。作品《時間的永恒》就是根據事實景物,進行額外創新和改進,使得展示給人們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感情。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上,自古以來藝術家們都需要依托想象思維進行合理創造,這樣創造出來的作品才是與眾不同并且充滿新意的,才能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不是尋常的模板式創造,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相應的藝術作品也會與之呼應,這樣我們就會更多重視藝術家自身的個性特點,來理清作者和作品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要用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國內的藝術作品,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時期背景下,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不同類型的藝術學習。
(五)開拓學生視野,理解生活真諦
當前時期的藝術傳承具有很多內涵,不管是對原有藝術的繼承,還是對外來藝術的汲取方面,都體現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不斷更新和進步。在藝術和學校的教學活動相結合時,學生們通過這種渠道了解到多種形式的藝術,對學生的基本素養和藝術理念都有所提升,我們要合理把握現代藝術和美術教育的尺度和分寸,完成對學生的教學任務。同時,藝術的產生更多地來自對于真實生活的感悟,相反,藝術的創作也對真實生活有著指導意義,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從其他角度來說,每個人心中對于藝術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對于人生可能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二、高校美術教學中當代藝術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們對于藝術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改進藝術表現形式和情感理念,轉變原有的藝術考量標準,便于開展接下來的藝術傳承和發展。藝術和美術教育并不完全是等同的,我們要尊重其中的差異和不同,當代藝術的形成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不斷批判中逐漸形成的,我們應該依據歷史發展步驟進行追蹤和學習。所以,在這個時期,我們就應該認真看待這一事件,并且做出應有的改變。我們不能僅僅看到當代藝術和美術融合所帶來的好處,我們還應該清醒意識到,當代藝術和美術教育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趨同化的風險,這一趨勢完全背離了藝術創作的初衷,也注定不能幫助藝術創作長久發展,
因此,需要保持各自的特征,避免趨同。現在看來,對現代藝術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高等院校里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創作基地。通過短暫的高校美術教育和藝術學習,很多學生逐漸開始對各種專業知識進行研究,這時候由于缺乏牢固的藝術基礎,缺少完整的藝術學習體系和系統,這種過早的創作不僅達不到良好的效果,還缺少自己的性格特征,更無法融入個人情感意識在作品里。只有擁有無限的創意和靈感,才能進行長期的藝術創作,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基礎學習的重要意義,打下扎實的根基,才能夠為以后的創作和發展奠定基礎,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合理的、有意義的價值觀。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不能為了追求作品的效果,犧牲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過度追求功利化的結果是很難認清藝術的本質和真諦,對于以后的創作更是沒有任何好處,應該充分重視傳統藝術學習的特色和優點,汲取傳統作品的精華和營養,進行思想意識上的改變。高校的教學課程在設置期間也應該有規劃和重點,不能盲目追求社會的熱點藝術類別,而忽視具有真正價值的美術專業知識,在藝術和美術教學相互結合、彼此交流的過程中,促進各自的發展和成熟,促進藝術和美術的不斷繁榮。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發現高校美術教學中當代藝術的介入主要體現為增強學生的審美創造性、提升道德情操和審美素養、推動學生審美取向的轉型、促進大學生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形成、開闊學生視野,理解生活真諦等。因此,在高校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有機地融入當代藝術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崔璨.淺論高校美術教學中當代藝術的介入與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18,(01).
[2]當趙蓓.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影響與價值分析[J]. 美術教育研究, 2018,(13).
[3]馬碧峰.高校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大學教育, 2018,(08).
[4]馮程程,郭勝武.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的高校美術教育研究[J].才智,2019,(16).
[5]楊奕.新時代高校美術教育的文化底蘊研究[J].藝術教育,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