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 霍楷
【摘 要】在計算機創新教育模式下,越來越多的優秀高校大學生原創設計競賽涌現出來,這推動了高校創新教育模式的發展進程,在這種背景下,獲獎的大學生設計精品脫穎而出,這些原創設計精品凝聚了眾多優秀大學生設計團隊及指導教師的心血與努力,而且凝聚著年輕人的創新活力,對設計實踐極具指導價值,因此,大學生競賽原創設計精品的后期開發與推廣勢在必行。
【關鍵詞】教學模式;原創設計;校園推廣;國際展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4-0188-02
一、創新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創新的確是推動高校教育發展的源泉與動力,要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前提下,開發大學生的創新頭腦,使他們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引領他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以適應未來的工作需要。創新教育模式絕對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與努力。在計算機創新教育模式下,越來越多的優秀高校大學生原創設計競賽涌現出來,這推動了高校創新教育模式的發展進程,在這種背景下,獲獎的大學生設計精品脫穎而出,這些原創設計精品凝聚了眾多優秀大學生設計團隊及指導教師的心血與努力,而且凝聚著年輕人的創新活力,對設計實踐極具指導價值。
設計衍生品作為藝術產品與商業產品的結合體,不但具備藝術與設計方面的欣賞價值,也能豐富商品的功能性,同時設計衍生品的不斷開發既有利于提升作者和品牌的知名度,又有利于促進文化藝術市場的繁榮。近些年來,在計算機創新教育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教學中設置了競賽育人環節,“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育改革在不斷推廣,這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手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根據實際題目虛擬設計出了眾多設計衍生品。原創作品凝聚著指導教師和學生團隊的藝術創造智慧與創新進取精神,在中國藝術衍生品市場方興未艾之時,如何將競賽育人的設計成果推廣出去,如何將衍生品進行更好的介紹、展示與開發,使教師的教育成果與學生的創作作品得到更有效的轉化,使之更具價值,從而使之更多地服務于文化藝術事業,展現出公益之美、傳承之美與和諧之美,以及展現出自身的獨特魅力,促使其走向世界舞臺,成為當下應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競賽后期搭建展示平臺,實現循環增效
首先,高校要建立推廣平臺,促進優秀競賽作品的推廣。
競賽中獲獎的原創作品是校園設計人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展現,也是對學校教學成果的檢驗。在競賽后期搭建展示平臺有助于學生將設計理論與設計成果介紹給更多的老師和學生;有助于推動原創設計作品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追求創意和創新的新高度;更有助于豐富校園文化與學習生活。一方面,要通過定期舉辦競賽優秀作品展等活動來推廣優秀原創作品,如高校相關部門可以舉辦優秀競賽獲獎作品展覽,并邀請相關用人單位參加,在這期間,用人單位會對相關作品和相關學生產生進一步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搭建更有效的校企合作平臺。另一方面,要利用社團和學生會活動進行原創設計的校園文化推廣,這樣可以使原創設計作品最先服務于校園文化,服務于學生生活。目前,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聯合推出,這就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工作,如宣傳品的制作、活動計劃的制定等。競賽中獲獎的原創作品是指導老師和年輕的大學生設計師的智慧結晶,這些作品能更好地反映和體現大學生的生活,因此,這些作品完全可以作為優秀的校園文化活動宣傳素材來使用。
其次,搭建跨學科教育交流平臺,展示原創設計作品。
知識面與眼界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其實,原創設計過程就是不斷學習與儲備各種知識的過程,學生除了學好專業知識之外,也要跨學科地研究一些相關領域的知識。近年來,跨學科交流合作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很多原創設計作品的順利完成也是依靠團隊中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因此,很多設計團隊都希望能構建一個多學科交流合作的平臺,展示競賽原創作品,不同學科尤其是交叉學科在這樣的平臺上通過原創作品案例進行學習交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在綜合類大學中,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交流促進合作,組建原創設計團隊,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跨專業的同學們取長補短,共同合作與學習,有助于創作出更成熟、更具個性化的原創設計作品。同時,這種方式也真正讓優秀的原創設計作品發揮了教育交流的作用,使更多的學生意識到跨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最后,注重原創設計作品的后期推廣。
積極開展討論式教學與案例實踐教學,爭取促成更多的校企合作,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形成以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為主導的教學氛圍,展示原創作品,并將學生在實踐環節中的表現作為重要的成績評判依據。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進行學生競賽原創作品的匯報與總結,實現循環增效。可以推薦優秀的競賽作品進入課堂供參考學習,以及組織競賽頒獎會、優秀作品展覽等活動,使更多的學生設計團隊和競賽原創作品被大家所熟悉,促使競賽成果更快地轉化為創意文化產品進行推廣。除此之外,將競賽原創作品中的標志性成果,匯總成畫冊、展覽品等,并發表相關論文,讓成果固化并持續傳播下去。
三、持續抓住機遇推廣,鼓勵設計團隊參與國際級展覽和競賽
組織競賽優秀作品參與國際級展覽,依托相關國際機構主辦的國際展覽,如國際知名的“五大海報雙年展”等展覽活動,將獨具特色的中國原創作品展示在國際舞臺上,讓學生了解多元設計理念,從而培養高標準、高規格、高水平與極具核心競爭力的設計人才。權威的國際競賽具有國際上統一的高水準和高要求,通過參與相關競賽,使學生立足于國際視野進行交流,能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國際上相關的設計協會和機構將藝術設計人才匯聚起來,通過開展藝術活動推動藝術交流與文化傳播。參與優秀的國際設計展覽與競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走出國門的機會,有利于將優秀的中國設計作品傳播到世界各地,最終使中國原創設計作品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當今時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很多投資模式相繼涌現,與此同時,國家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支持力度也逐漸加大,全社會范圍內都在逐步推廣與普及創新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要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高效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教育模式以及以競賽為載體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方式。經過設計競賽選拔后,眾多優秀的原創精品脫穎而出,這些原創精品展現著大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和良好的專業水平,凝聚著學生團隊的熱情與心血,也展現著學生們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同時,這些原創精品經過競賽的層層選拔,創作主題緊跟時代步伐。
四、結語
教育模式創新的確是推動高校教育發展的源泉與動力,要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前提下,開發大學生的創新頭腦,使他們不局限于書本知識,引領他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以適應未來的工作需要。大學生原創設計精品的開發與推廣是豐富創新教育模式的重要體現。創新教育模式絕對不是一句空話,為了將大學生設計競賽原創設計精品進行更好的開發與推廣,使它們能夠真正指導實踐,還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與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霍楷.中西方百年廣告設計藝術[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3.
[3]高品.廣告設計與創意開發[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