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常福錦

港口企業在對成本進行管理時,要借助多個方法以及通過多個流程對企業成本的列支情況進行動態化的管控,以優化港口企業的成本管理,以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但是,港口企業內部大多數成本管理的人員缺乏相應成本管理的理念;此外,由于財務部門負責成本核算的賬務處理工作,這就使得內部負責成本管理工作的人員錯誤的認為成本管理應該由財務部門負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職責所在。由于港口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識,造成成本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并不高,并且成本管理制度的真正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預算管理的核心環節之一便為預算執行,執行的效果與預算目標的實現有直接關系。目前,我國大多數港口企業的預算執行并不合理,預算的控制標準太過于寬松,并且沒有對預算執行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管控。此外,港口企業內部的預算執行授權審批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內部的預算安排并沒有對所有支出項目進行約束,經常會出現超預算、預算之外支出的情況,從而喪失了預算的嚴肅性、權威性。所以,港口企業內部的預算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目前我國大多數港口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過于粗放,只是把成本看作是將運輸費、人工費以及管理費進行簡單地匯總,而作業和服務過程中的成本管理被港口企業所忽視了。一些港口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只重視擴大自身的發展規模;并沒有意識到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會增加相應的成本費用。當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越大的成本會讓港口企業面臨越大的財務風險。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較完善的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自身成本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港口企業并沒有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成本管理的工作中。這就使得港口企業在成本管理的實際操作中沒有運用一些較為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而港口企業較低的信息化水平已制約了自身的發展;并且較低的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港口企業的運營成本。與此同時,港口企業較低的信息化水平使得內部的成本管理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并且在市場經濟中喪失了一定的主動權。
港口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成本控制與成本考核機制,對每個部門成本管理的職責進行明確劃分;與此同時,要強化內部人員成本管理的意識,不斷提高內部人員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此外,港口企業每項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都要到運用成本管理,對每個經濟活動的每項成本費用都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控制。
港口企業還要對成本管理的責任體系進行優化,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要運用到成本管理。所以,港口企業要分解以及落實成本管理的每項責任,提高每個職能部門對成本的管控力度,對各項成本費用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并且要制定嚴格的成本費用指標,嚴格控制運營過程中的每項支出進度。同時,各下屬單位要嚴格按照企業高層所規定的成本費用指標自身成本管理的職責進行分解和落實,壓縮一些可以進行控制的成本和非生產性的支出,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深挖自身的發展潛能。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產品的質量與性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港口企業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不斷提高自身的標準和規格,根據市場的動向和需要提供相應高質量的產品。并且不斷創新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解決粗放式成本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引入成本管理中,不斷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益程度。
港口企業在優化自身成本管理模式時,首先要健全相應的制度,并且要提高成本管理的宣傳力度;提高每一位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同時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對內部員工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其次,港口企業要善于借鑒先進管理模式的優點,如可借鑒JIT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以及生產效率;并且要轉變生產活動的組織形式以提高成本評估的準確度。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港口企業為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要重視內部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到成本管理中。
信息化技術的提升和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并且港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與模式,不斷提高財務信息的精準性和真實性。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成本管理中可以對成本數據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評價,同時可以提高港口企業對成本的控制力度,以防范因盲目擴大規模而不斷提高的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