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娟
眾所周知,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而寫作是語文知識的運用。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將閱讀與寫作融于一體,既重視閱讀,也要關注寫作,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在寫作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的練習,引導學生精準地描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自然地抒發內心的真情實感。那么,培養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具體方法有哪些呢?
一、在感性的閱讀積累中提升寫作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寫作練習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是提升寫作能力最為重要的基礎。為此,要加強學生的閱讀練習,指導學生學習閱讀素材中的寫作技巧與方法,讓他們能夠學有所獲。
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能夠提升學習能力的書目,讓學生通過閱讀探尋文章中精彩的語段及其閃光之處。如通過閱讀理解文本的內容,學習描寫景物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時理清文章的基本脈絡等。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閱讀,學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含義,也能從更多的層面感受文章的語言,從而豐富學生的素材,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方法與技巧。
例如,我結合本班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習規律,給學生精心選擇了一些有價值的書目,推薦他們閱讀。學生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愛不釋手,經常把其中的故事作為課前飯后的談資。在閱讀指導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能夠背誦其中描寫張飛形象的語句——“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這說明學生通過感性閱讀,對精彩的語言能夠留下深刻的記憶,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能加以借鑒與應用。如一位學生這樣描寫媽媽的外貌:“媽媽身材苗條,柳葉眉,杏葉眼兒,秀氣的臉上帶著微笑,總給人美的感受。”從身材、眼睛、臉龐等方面將人物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來。學生不僅在閱讀中學習了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還體現了他們的細致觀察與用心思考。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會提升,長期堅持,寫作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二、在有效的讀寫結合中提升寫作能力
讀寫結合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最能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共同提升的途徑。教師往往會選擇一些具有“留白”的閱讀文本,讓學生閱讀后續寫,大膽想象故事的發展,表達自己的思考。在續寫過程中,學生不僅回味了文本語言,也掌握了寫作技巧,有利于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黃果樹瀑布》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從瀑布的聲音、形態方面探尋作者是怎樣描寫黃果樹瀑布壯美景象的。模仿文本的描寫方法,學生自然能夠明白文章的寫作順序,體會“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感受各種修辭手法的妙用。學生認真閱讀文本后,我借助課件給學生播放“最具詩意的廬山瀑布”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然后寫作。
三、在豐富的實踐中提升寫作能力
除了在語文閱讀課堂上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寫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寫作,鼓勵學生多練習,并在練習中學會賞析。例如,鼓勵學生每天寫日記,在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后寫下內心的感受;觀察自然景色后,把自己喜歡的美景描寫出來。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影片、參觀工廠、游覽景點,然后讓學生寫作,并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與同伴分享成果,提升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要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有效的策略,指導學生在練習中提升寫作能力,感受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