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璇
摘 ?要:當下,教育改革大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迎合當下教育改革的形勢。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也比以前的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思考能力更強。為了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輕松,更加快速地理解和記住相關知識。本文將通過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來進行探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96-02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科學的記憶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文字具體起來,將每篇文章相關的信息,通過紙上用筆寫出或者畫出的方式聯系起來,使每個信息之間的聯系更加明確和緊密,能夠使學生更加快速地想到關聯的事物,并以此加強記憶。
1.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Mind Map)又被成為腦圖、心智地圖,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旨在幫助人們促進左右腦的同時開發,以便提高人們的思維活躍性,提高記憶力和創造力。
思維導圖是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每個事物采用等級的方式分類,并將每個等級之間相互連接,然后使其產生關聯,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可以使左右腦同時進行思考,利于人類對事物認知的規律,幫助人們在學習和記憶,以此開發人類的思維,提高大腦的開發。
2.如何將思維導圖的方法應用在閱讀教學中
(1)思維導圖在初中詩詞中的應用
在進行思維導圖時最好具備一張干凈的白紙、幾根顏色不同的彩筆作為畫圖的工具。在進行思維發散時,學生要專心致志地思考。初中階段古詩閱讀必不可缺,現在以八年級語文古詩《卜算子·詠梅》為例進行探究。《卜算子·詠梅》為宋代一位堅決抗金的詩人陸游所創,創作該詞時正值作者在官場上受到排擠,士氣低落,正處于人生的低谷時期。該詞表達了作者孤高堅韌,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對爭寵陷害、阿諛奉承的不屑,是詩人一生信念的寫照。
教師在使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和學習時,可以采用以下步驟。首先,以古詩《卜算子·詠梅》的標題作為中心,將該詞的作者陸游、詩歌產生的朝代為宋代、該詞傳達的感情為第一層級。然后再詩歌作者這一分支往下分析詩人的平生經歷、詩人的性格特點等發面;從該詞產生的朝代分析該詩創作的朝代特點、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背景、對詩人的影響等;對于詞所傳達的感情去推測詞人當時的生活狀態、對整個朝代的看法、以及他對人生的思考等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快速地掌握整首詞并且記得牢固。
(2)思維導圖在散文中的應用
散文的體裁在初中階段一直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一種體裁。散文具有形散意不散、用詞準確生動、描寫手法細膩、寫景和抒情結合的特點。散文大多蘊含許多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對于學生來說,掌握散文是一大難點。教師在講解散文以也可利用思維導圖進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學家魯迅先生所創作的作品。魯迅作為革命家和文學家,在我國文學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教師在講解時,可以以作者為核心,將文章內容、傳達思想感情、寫景的獨特方式、魯迅生平的信念、作品等作為第一層級,以此來增強學生對于魯迅的認識,為后來學習魯迅文章打好基礎。這樣一層一層的往下分析,就可以將整篇文章刨析。教師此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往下思考應該如何繼續構建思維導圖,通過他們自身的學習,就可以將魯迅對于童年生活的懷戀,再描寫百草園的景色時由遠及近、由高到低的寫法等理解透徹。
(3)思維導圖在文言文中的應用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課堂上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文言文句式較難,學生在理解起來有一定程度的困難。教師在傳授閱讀和理解文言文方法時,要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例如在講解《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時,可以同樣的以題目為核心,將文言詞語、作者生平、文言句式為第一層級。對于文言詞語,往下可以舉例一些字詞,如“患”為災難、禍患;“辟”通“避”,解釋為躲避,等等進行重點字詞的列舉。作者生平可以往下發散關于作者人生經歷、對文學額貢獻、在文學中的地位等等。
為了幫助學生更加熟練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記憶,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進行提問。但此時,注意提問的順序要按照課堂上所構建的思維導圖的順序循序漸進的提問,以促進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教師在提問時應該著重提問思維導圖上所呈現的重點字詞、文言句式、感情思想等重要內容。初中時期文言文的學習,對將來學生在高中時期學習文言文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
3.思維導圖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
(1)提高教學效率
每節語文課堂所能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提高學生課堂的學習效率是教學的關鍵。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能夠使得一些枯燥的文字信息形象地在圖紙上聯系起來,將難以聯系的兩個事物通過思維導圖連接在一起,能夠快速地幫助學生理清每篇閱讀材料的思路,減少理解閱讀材料的困難,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閱讀材料所傳授的思想和感情,以此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私下建立一個關于閱讀材料的思維導圖,并在學生做好之后在班級之間進行討論,讓學生在同學之間的比較中進行學習,以此增加學生個人對思維導圖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
(2)方便學生預習和復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講解課文前,教師可以先將自己的思維導圖發給同學,讓同學按照思維導圖所給的各個方向去思考每篇課文,每個學生對課文有不同的理解,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來補充完善教師的思維導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前預習好每篇文章,在課堂中能夠跟上老師的節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和理解課文的能力。
在教師講完課文之后,要求學校在課下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在不看課文和筆記的情況下,只利用思維導圖,來復述上面所覆蓋的內容,以此來加深課堂上所講解的內容,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狀態。
(3)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心的時期。在學習生活中,傳統的教學方式難免使他們感覺無聊乏味,降低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時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思維導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己的思維世界中對課文進行更加深刻地掌握理解,將所有相關的事物用自己的方式建立關聯。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好地記憶掌握課文的核心內容,并且加強了對重難點的理解。通過思維導圖,使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知識,讓他們在探索新知識的同時,開發大腦,完善思維方式,激發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結語
思維導圖目前已經在校園里應用起來,雖然我們起步較晚,但目前一些學校已經要求教師去積極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提高語言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思維導圖在我國應用程度較低,教師和學生接觸較少,所以未來的發展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總而言之,教師要努力提高自我水平,運用好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提高對思維導圖掌握熟練程度,使學生完全掌握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雖然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博贊.思維導圖[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15)
[2]郝琴.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內初班語文閱讀教法[J].文存閱刊,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