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控制是組織、控制、調整和評價會計活動的一種控制機制,以保障資產的安全,保證會計工作的有效性。內部控制是財務資源真實安全的有效措施,它能夠有效地保證運行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是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加強內部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內部控制的研究,分析了內部控制存在的相關主要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加強內部控制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21-0083-02
內部控制是保證資產安全完整、財務信息正確完整的有效保證,是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措施,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可確保正常履行各項職能、保障內部財務資源的安全有效使用,因此,加強內部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是維護組織權利穩定有序,科學有效運作的有力武器,同時也是實現目標的強而有力的方法。《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在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中批準通過,其中明確的指示:關于資金的分配以及運用、對國有資產的監督、政府的投資以及采購、公共資源的轉出和公共工程建筑等權利都集中在一起時,就要對其崗位以及部門實施分事行權、分崗設權以及分級授權。實施規定日期輪崗的制度,優化內部流程的掌控,杜絕權利亂用的現象,為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做出一份努力。
1.確保運行的合法性
為達成目標,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實行內部控制措施以及規范的操作程序來預防活動中產生的風險,規避違法違紀的事情發生。
2.確保資金的安全以及合法使用
資產以及其他資產都有被他人貪污盜取的安全隱患,一定要增強管控,保證國有資產的完善以及安全,除此之外,資產分配的不規范、資產的浪費以及應用率不高等情況,都成為重點管理對象。優良的內部管理制度,是確保國有資產安全的重要前提。
3.增強公共服務的效率以及效果
公共服務是主要職責,它的服務效率以及效果都會對職責實行的效率產生重大的影響。制定健全的內部控制計劃,對減輕風險的產生,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有重大的作用。
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缺少內部控制意識
人的意識控制著人的行動方向,人對內部控制的意識是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的培養是財務內部控制的前提。作為非營利性質,相對企業會計,會計核算的內容相對較少,會計核算環節、程序也相對簡單,整個會計制度并不復雜苛刻。表現在財務機構設置上也十分明顯——“一個會計,一個出納”的統一的模式,工作內容上也沒有企業會計中的成本核算,只是簡單的對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業務作收支核算,因此上至領導下至財務人員,內部控制意識普遍不高。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作為公共服務部門,其運行機制與企業有很大的區別,不以營利為目的,日常運行經費主要是政府財政撥款,沒有后顧之憂。因此,領導層不重視對經費支出控制管理,也沒有制訂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有些雖然也有內控制度,但他們只扮演了搬運工的角式,是照搬照抄別人的內控制度,是用來應付各級管理部門檢查的。還有一部分雖然建立了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缺乏實踐性,在實際管理中沒有真正發揮相關積極作用。
3.資產管理層面
有的分工不明確,只有一個人管理首付款的全部印章,就會造成資產被貪污濫用的違法現象。對于支付申請沒有太多嚴格的要求,支付就會缺少一些重要的步驟,比較大的金額付款沒有集體的決策以及批準,就會造成財政性資產被濫用的現象。國有資產管理責任的不明確,沒有指明歸哪個部門管理,極大程度上會造成資金的損失及被竊取的風險。沒有根據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辦理資金的調劑、出借以及投資等,都會造成國有資產配備不良和資產損失的風險。對外投資不合理,沒有取得集體的同意,缺少可行性,都可能造成投資的失敗以及不良的影響。
4.預算管理不嚴謹
預算管理是任何法人財務管理內容之一,也是它們實施內部控制重要手段與措施,但是在預算管理中,許多企業都存在嚴重的預算管理缺陷,如預算編制缺乏科學依據,隨意編制預算,預算歸預算,執行歸執行,缺乏預算編制的實事求是精神,失去預算編制的實質意義;在執行預算方面缺乏權威,隨意調整預算是個十分普遍的現象,致使預算編制與實際執行之間存在很大差距;預算控制方法落后,即有些一般采用簡單的增量預算方法編制預算,忽視對經濟管理細節的預算和核查,編制的預算沒有實質性控制意義。
5.監督機制不健全
內部審計部門是內部控制實施情況的監督部門,在完善內控體系中功不可滅。當前,不少沒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有的雖有內部審計部門但其人員多為其他部門人員兼任,審計人員缺乏獨立性,不能堅持審計原則,不能很好地履行審計職責,導致大部分的財務審計監督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對內部控制的有效監督。
三、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議
1.提高內部控制重要性認識
前面已經提到,實施內部控制是保證資產、財務信息安全完整以及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手段與措施。同時,內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最終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要強化廣大干部職工對內部控制重要性認識,廣泛開展宣傳,充分利用黑板報,廣播,局域網等宣傳工具,對廣大干部職工普及內部控制知識、內部控制方法,同時可用實例的方式告訴大家加強實施內控對整體、對個人作用,使內部控制在廣大干部職工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從而使他們樹立內控重要性意識,自覺參與內部控制建設中來,通過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內控建設取得豐碩的成果。
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是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只有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合理、合理地應用財務資源。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一套適合實際的內部控制制度,并認真執行。首先,要明確內部組織的職責和權限,形成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在重大決策、重大問題和資金使用方面,應當嚴格按照有關程序作出集體決定。其次,做好會計數據的相關保全工作,大力做好財務數據的保存、使用、查閱、審計工作。此外,應當建立針對內部控制實施的考核制度,對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給予激勵,同時對內部控制工作中的不作為的給予必要的懲罰措施。
3.資產管理策略內控
要設立資金管理責任制,適當配置崗位,確保不相容崗位彼此分開,同時也應該設立資金授權,不得超出權限的批準。大數目資金的付款審核批準應該要通過集體的意見。應該確定國有資產的相應管理部門,確定財產的使用以及財產的保護人,根據國有資產的管理章則,要明確對國有資產的調劑、出借以及審核批準的責任。謹慎的選擇投資項目,要確保投資項目滿足實現目標的需求。對項目是否可以執行做出嚴謹分析,專家以及中介機關可以對相關項目進行討論與分析,對所需要的資金以及所得盈利做出預測,保證投資有后備力量,再經過領導的集體審核與批準,根據國家相關制度審批手續。
4.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做好預算控制
財務全面預算是根據公共服務目標制定的年度經費收支計劃,是財務管理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全面預算,就是把各項財務活動納入預算管理,使全面預算覆蓋面更廣,避免預算資金使用死角。部門預算支出預算應嚴格按照有關標準編制,并作出必要的細化,獨立項目要開展獨立預算編制,并要細化預算金額和費用支出標準,對經常性支出要做好定額管理。新《預算法》頒布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財政資金的預算約束力度,使財務預算開支更加合理有效,有章可循。因此,應提高對預算法的認識,嚴格遵循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做好預算編制、資金撥付和資金使用監督工作,確保財政資金的正常支出。同時,在全面財務預算管理過程中,預算要給予必要的分析,從而使財務預算更清晰,更有目的性。通過預算執行分析、資本支出分析、現狀分析,更好地發現財務問題,總結經驗,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要完善內部審計體系,做好內部控制的執行監督
必須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完善內部審計規章制度,確保全部財務收支活動得到有效監督。首先要建立健全包括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制度在內的內部審計體系,使內審部門履行職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保障。其次,要鼓勵內部審計機構和相關審計人員履行職能,在制度上給予必要的獨立性,在待遇上給予必要的傾斜,促使內部審計人員能夠在財務活動中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確保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和財務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6.注重全員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內部控制知識與操作技能
任何一個內部控制的實施,都需要人員來操作。同時,任何一個實施內部控制,不是靠一個部門或者一個人就能做好這項工作的。做好內部控制需要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參與,群策群力,才能把內部控制建設搞好。另外,內部控制實施方法措施不是永遠不變的,而是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改進。因此需要注重相應的全員培訓,讓廣大干部職工掌握內部控制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并隨著培訓的連續,相關知識技能能夠不斷得到更新、補充。還有要采取必要措施,鼓勵干部職工自覺在業余充電學習,掌握相關新知識、新信息為自身發展服務。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承擔著政府對社會公共服務的眾多重要職能,做好內控工作,對其行施社會公共職能,對保障內部財務資源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建立健全內控體系,加強內部審計,健全內部審計機構,想方設法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內控意識,責任意識,在經費使用上做好全面預算控制和財務分析,確保內部控制活動的得到實質的開展,從而促進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薇.關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23):241~241.
[2]李躍武.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完善[J].科技經濟市場,2016,(06):9~9.
[3]謝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4,(22):64~64.
作者簡介:
王艷,供職于安陽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