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曼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為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借助于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VR/AR等技術,可以重新設計、呈現全新的學習空間與環境,改變師生傳統的交互方式與學習評價方式。利用智能化技術,為學生更好增知增智、為教師更好地教學提供服務。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如何充分利用移動互聯時代帶來的紅利,如何將體育教師、在線課外體育學習資源和智能教學工具有機結合,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小學;課外體育鍛煉;遠程教學
新課標中指出課外體育鍛煉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任務的基本途徑之一。而小學體育又是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養成良好鍛煉習慣的重要階段。小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鍛煉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但長期以來發現,小學生基本在下課后、下午放學后以及節假日里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現象逐漸減少,課外體育鍛煉開展的現狀很不理想,狀況令人擔憂。再加上2020年春節前后,全國上下面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為有效抵抗疫情,國家緊急做出了大中小學推遲開學的決定,也給學生們的課外體育鍛煉按下了暫停鍵。
網絡上關于遠程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多樣,但是存在水平參差不齊,標準不一,不成體系,示范講解不全面等問題課堂質量堪憂。并且在已有的課程中,大多數課程沒有針對各水平段學生設置不同練習項目,無法滿足學生們不同的需求。最終遠程體育教學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實際價值。
在這樣的背景下,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如何充分利用移動互聯時代帶來的紅利,如何將體育教師、在線課外體育學習資源和智能教學工具有機結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交互式環節,探索出遠程教學的策略,形成一套系統的教學體系,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下面對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體育課外鍛煉遠程教學的策略問題進行相關的探討。
一、我國體育遠程教學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通過本人在一線的教學經驗,針對我國體育遠程教學進行了一些總結
(一)我國體育遠程教學的歷史發展
傳統模式下,體育遠程教學的主要形式包含:函授教學、電視教學、廣播教學等。上述教學模式較為成熟,能夠利用已有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受教者接受遠程教育,因而被廣泛地應用在我國的承認系列教育教學中,例如,函授大學教育、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等,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師生在線溝通不便利、教學與考核環節脫節等。
(二)體育遠程教學模式與構建
目前普遍運用的教學模式有如下幾種:
1.B/S網絡教學平臺“互動學習”模式
2.MOOCS教學平臺“線上為主,線下為輔”模式
3.移動網絡APP平臺“點對點,無縫學習”模式
(三)我國體育遠程教學的特點
通過對體育遠程教學的實踐教學研究發現,由于目前體育遠程教學還沒有達到智能化和個性化教學,且集中表現在大學、消費市場領域,尚未有針對小學學生的標準化課題研究操作指引。
本文力圖構建一套系統有效的針對小學低年級課外體育鍛煉遠程教學資源以及交互式多媒體、課件和軟件工具平臺操作方法與流程,真正讓互聯網為小學體育教學所用,在內容上更加貼近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作為信息時代下的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對體育教學策略進行探索和創新。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課外體育鍛煉遠程教學的策略的意義
2017年7月我國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我國的人工智能戰略,指出要“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構建新型教育體系”“發展智能教育”。事實上,“智能化”已成為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時代特征。
從2013年啟動的“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到2019年的“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經過7年的全員化培訓,我校教師們的信息化教學理念得到了根本性變革,信息技術應用從懵懂走向了嫻熟,遠程教學是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要求。
我校和全國眾多學校一樣,積極響應教育部文件精神,學校通過扎實高效工作,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但同時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注意力持久時間短、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如何為學校一、二年級共16個班級學生設計創新型學習環境,探索出遠程教學的策略,形成一套系統遠程體育教學體系,切實追蹤學生體育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主動性,就成為了我們所需要研究的主題。
毛澤東曾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說:“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后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可見“體育第一”“健康第一”的道理。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體育遠程教學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遠程教學打破了空間、時間、地域等因素對傳統體育課堂的限制,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實現提供了保障。然而體育遠程教學需要制定完善的體系,統一標準,做好課程資源的整合。通過以上對體育遠程教學的介紹,我們對體育遠程教學有了相應進一步的認識,結合體育遠程教學的特點,我們發現,體育遠程教學對于培養小學生隨時隨地、主動鍛煉的興趣,豐富學生體育學習途徑拓寬了通道。合理的運用在當下的小學體育教學中來,并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其策略。
三、我校小學課外體育鍛煉進行遠程教學的現狀及特征
通過對我校小學生的調查和走訪,發現現階段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大,體育興趣不足,體育活動的場地不足,身邊的體育器材也有限,另外家長的不同程度的存在重視學習輕視體育鍛煉的現象等原因導致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頻次不高,時間不夠。我校一至二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次數每周鍛煉5次及以上的占5.1%,大部分學生沒有經常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大部分都是不定期參加鍛煉的學生居多。基本沒有養成自覺參加鍛煉的好習慣,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間隔過長,不能很好地達到課外體育鍛煉應有的效果,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深感有責任提倡學生主動、自覺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活動中,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校小學體育遠程教學的策略
(一)優化教學的形式
學校在進行體育遠程教學中采取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微課,即錄播教學。利用電腦的課程平臺客戶端“E課堂”進行相應的教學任務。二是直播教學。通過電腦、平板、手機或者電視投屏等設備,根據安排的課程進入直播平臺,進行直播授課。三是網頁課件,課件中包含了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方面內容,占據空間小,即使低配置的移動設備也能輕松打開完成學習。四是在線討論和在線作業提交打卡。利用QQ群、微信小程序小打卡等平臺上進行師生交互、點評作業。
(二)強化課程的設計
課程設計方面,老師們認真研究學生的需求以及各年齡段學生的生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遠程教學。豐富在線課程資源主要以游戲為主的球類如:籃球,足球等;帶音樂的有韻律啦啦操、椅子操等,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體育項目。同時設計多種激勵方式促進師生互動,融入多種課堂評價方法。體育家庭作業布置時,需要考慮家長的角色,鼓勵家長更多的參與到家庭健身活動中來,既增強體質,還能提升親子關系。
(三)教師協同教研
進行遠程教學前,教研組老師們都會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熟悉各種軟件的使用,熟悉直播平臺,調試軟硬件;同時進行教學方案研討,共享教學課件資源等;統一的培訓,形成了系統的課程體系,有針對性的開展遠程教學。有了這么足的準備,遠程教學的效果還是值得期待的。
五、結束語
2020年帶著不平凡的色彩,“居家防控”“停課不停學”,體育鍛煉就成為了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許多小學已將遠程教學推廣實施,合理的運用在當下的小學體育教學中來,并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其策略。其成效顯著,參加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頻次和時間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培養學生隨時隨地、主動鍛煉的興趣,豐富學生體育學習途徑拓寬了通道。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教技[2018]6號)[EB/OL].(2018-04-25)
[2]孟建平,徐新建.遠程教育對中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的滲透與思考[J].運動,2018(23):63-64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