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艷
摘 要:經濟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文學素養,閱讀方向也漸漸從國內著作轉變為英美文學著作,這就需要英美文學著作翻譯工作的同步。翻譯英美文學作品的目的在于,譯者將原著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美學內涵、文字意境等進行全方面研究和詮釋,然后通過另一種語言文字將其美學價值體現出來。本文將闡述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的美學價值,提出幾點美學價值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的具體體現,具有參考和借鑒意義,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美學價值
一、引言
我國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現狀,基本上是翻譯人員將英美文學作品的內容用現代漢語直白呈現出來,讓讀者直觀感受到原著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意境,其中摻雜著翻譯人員自身的一些領悟和主觀想法。譯者自身的文學審美、素養等方面的能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翻譯出的英美文學作品的質量。基于此,在社會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要想充分將英美文學作品中的美學價值體現出來,就需要相關翻譯人員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在翻譯出作品表面意思的基礎上,將作品所蘊含的美學思想充分翻譯出來,在提高譯者自身翻譯水平的同時,提升英美文學作品本身譯文的質量,從而讓更多讀者感受到作品所蘊含的美學價值。
二、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的美學價值
(一)語言藝術美學價值
翻譯英美文學作品時,不可以直白地用表面釋義將語言進行轉換,這樣無法充分體現出文學作品的文字內涵和其中的美學價值。文學作品可以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如詩歌、散文、小說等。每個人的思想都是獨立的,不同作者進行文學創作時,所表達的思想和作品表現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在翻譯工作中,要盡可能考慮到作者的創作思想。也許這樣會增加翻譯難度,但是相應的翻譯出的文字能更好體現作品的美學價值,得文學作品傳播的范圍更廣。不同表達形式的文學作品,對于翻譯水平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敘事性名著,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大背景下的社會現狀以及作者生平的經歷等,就可以較為貼近地翻譯出原著中所體現的內涵。而翻譯詩歌、散文等著重抒發作者自身情感的作品,需要更細致地進行翻譯,以此體現出其美學價值。這些作者通常是進行長期創作,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創作習慣與風格,只要了解其創作手法,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美國傳奇詩人迪金森等,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翻譯,就比較容易將其中蘊含的美學價值用比較客觀的態度翻譯展現出來。此外,翻譯工作固然要考慮到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翻譯人員也要結合目前的時代背景,將二者融合起來,再結合自己的翻譯習慣與風格,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經此環節后翻譯出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融入進去,讓翻譯后的文字更充分展現出其美學價值。
(二)文字意境美學價值
通常情況下,經典作品之所以被人所熟知,是因為其展現了多種程度上的意境美,所以,翻譯人員也要在譯文中表現出原著中的意境美,進而與作者的情感思維達成一致。多數情況下的文學創作都是作者有感而發,通過作品將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并且希望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心境,以此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起到推進作用。比如我國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故事,他認為醫術只能拯救人的身體,而文學可以醫治人的思想,所以創作出了《狂人日記》《吶喊》《阿Q正傳》等經典著作。文學無國界,英美文學作品同樣適用。所以,翻譯工作進行前一定要仔細推敲原著作的語言文字意境,然后使用最符合其意境的語言進行翻譯,從而再現其情景,最大限度將作品的文字意境表現出來。
三、美學價值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的具體體現
(一)文學情感翻譯當中的美學價值
許多文學著作之所以被作為經典流傳下來,是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文學情感被讀者所認同,這也是一本著作中的靈魂核心。如果一部文學作品不具備情感,其也不存在相應的靈魂價值,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翻譯人員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為保證其文學質量,首先需要自身有較高的專業翻譯水平,其次譯者要對作品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體會,然后用另一種文字語言并融入自身的翻譯習慣,來將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和美學價值體現出來。對于英美文學作品來說,將其情感充分表達出來是翻譯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和難點。通常情況下,翻譯者和英美文學作品的原作者不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國的翻譯人員甚至和英美相關作者所接受的文化思想也有一定出入。在社會與文化背景有著本質區別的前提下,翻譯人員很難準確定位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诖?,翻譯人員要在保證自身具有優秀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專業素質,還要有共情能力,能夠通過作品、結合作者的生平經歷與性格,透徹理解和闡述著作中的情感,進而使用最佳的表述方式將其翻譯出來,提高英美文學譯本的美學價值,促使其在我國傳播。
(二)英美文學翻譯中的美學思想
在英美文學作品創作的過程中,作者通過不斷的思考,運用合適的詞語并結合自己的寫作習慣,將自身的思想與情感表述出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譯者翻譯時要適當用模糊處理的手段,將著作中作者的意向效果更好表述出來,從而提高文章的整體翻譯質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近代文學著作《吶喊》中《孔乙己》這一篇,一個“茴”字都有四種寫法,雖然文中這一點是在諷刺孔乙己迂腐的舊思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悠久的文字歷史。我國語言的多樣性在翻譯工作中得到了良好使用,同一個詞匯,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環境使用,所表達出的意思不盡相同。英語這種語言,單詞詞匯是固定的,語法語義也較為單一,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中,不可直接翻譯出單詞的表面意思,要利用漢語的優勢,將譯文深化、美化,更好體現出譯文的美學價值,從而使原著作者的思維情感與美學情感全面展現在讀者面前。
(三)文學意境翻譯當中的美學價值
文學意境是展現文學作品中美學價值以及文學價值的基礎,因此,要想無誤地表達出英美文學作品的意境,需要譯者對作品意境的深入挖掘和體會。在翻譯中,譯者要揣摩原文的詞語,然后結合自身的審美對其進行評判,接著綜合原文表達的意境來翻譯。比如“I cant see Lu Mountain clearly because I am in this mountain”這一句,直譯就是“我在這座山上,看不清廬山”。然而,結合其文學意境和美學思想,運用漢語加以美化和修飾,就能翻譯出“不識廬山真面目”這樣帶有意境美的譯文,體現文學意境翻譯中蘊含的美學價值。
四、結語
世界經典著作中,英美文學作品占據了很大比例,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其他國家在文學領域的發展與進步。研究英美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的美學價值,將其美學價值充分挖掘出來,盡量用最合適的語言文字將其表現出來,從而提升英美文學著作的翻譯質量,有利于我國文學創作的進步。這使得讀者閱讀譯文時能夠更加直觀深刻地感受到文字中表現出的美學價值、文學藝術、文學魅力等,從而體會到原作者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李曉霞.淺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26-29.
[2]趙爽,劉景霞.中西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影響[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9(6):23-24.
[3]汪婧.文化差異視角下英美文學翻譯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9(9):100-102.
[4]曾瓊.淺談英美文學中的譯文賞析方法[J].文化產業,2019(16):25-26.
[5]王冬歐.跨文化視域下英美文學翻譯的策略[J].黑河學院學報,2019(9):160-162.
[6]丁慧.媒介學視角下英美文學對我國文學創作的影響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184-187.
[7]王偉.增強英美文學意識提高英語語言教學效果[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84-85.
[8]林梅.語境在英美文學翻譯中的功能及運用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4):80-81,79.
[9]陳嘉銘.語境文化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及其翻譯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