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志
摘 要:自1985年我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截止到2019年7月6日,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5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2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由此可見,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正處于蒸蒸日上階段。世界文化景觀遺產是在人類活動的推動作用下,使社會經濟文明與自然地理環境相互融合的一種產物,它反映了一個區域獨特的文化內涵。本文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案例為例,著重從申遺的普遍價值、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來綜合分析“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的可行性。
關鍵詞: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景觀;普遍價值;優勢挑戰
濟南經過千百年歷史的積淀,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泉水文化。為了更好地弘揚泉水文化,提高濟南知名度,使濟南走向世界,濟南市政府在2006年準備以“泉水”申請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后經分析研究,濟南市政府決定調整申遺方向,最終將“泉水”和“古城”互相結合,并在2017年決定以“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一、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普遍價值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充滿了濃厚的東方歷史文化氣息,它受“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深遠影響,在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精巧的造園技藝背景下,與自然地理環境、水文特征互相融合,使杭州西湖成為了人工創造與自然造化相結合的文化景觀。它秉承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向世人展示著文化景觀的美學智慧,積淀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以此豐富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文化內涵、觀賞和旅游價值,被譽為“東方文化名湖”,為其他文化景觀的申遺提供了完美范例。
二、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的經驗借鑒
(一)政府大力支持,廣泛聽取專家意見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等相關管理部門與機構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配合,使西湖在遺產價值研究和保護管理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政府給予大力支持的同時,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宣傳、保護與治理上,廣泛聽取了國內外相關專家的建議和意見,對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申遺成功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堅持對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后,杭州市政府繼續加大對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力度,減少對西湖周邊地區的城市化建設,減緩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與城市化建設之間的矛盾,并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的宣傳力度,全面保護西湖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同時相關管理部門對西湖周邊的城市建設以及自然環境加以管理與控制,確保了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價值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可持續性,對西湖文化景觀的整體性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民眾參與,服務民眾
杭州市政府在西湖文化景觀申遺過程中,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宣傳西湖文化景觀申遺的重要意義和遺產價值,使全民參與到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工作中,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后,杭州市政府對西湖各處景點向社會公眾實行免費開放,體現了西湖文化的公益性,提高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知名度,推動了西湖景區的發展。
(四)突出文化主題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申遺過程中突顯杭州西湖“湖”“山”“城”的景觀格局,透露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智慧,呈現出人與自然相互融合、和諧相處的親和美感,釀造了獨具特色的西湖文化。
三、“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的普遍價值
(一)“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是“泉水”和“古城”相互融合杰出范例
濟南因泉而生,由于特殊的地質結構和地理環境,造就了形態各異、獨具特色的濟南泉水,形成了“古城”和“泉水”相互融合的濟南風貌。同時人們對特殊的城區環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將復雜的泉水環境與人居環境相互融合,完美地改善了城區水利系統,使濟南成為了“泉水”和“古城”相互融合的杰出范例,體現著人類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真正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濟南歷史文化悠久,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泉水是構成濟南獨特城區風貌和歷史人文景觀重要因素,經過千百年歷史的沖刷,濟南始終保存著泉水和古城相互融合的泉城體系。泉水造就了眾多名人名仕,留下了眾多關于泉水的詩詞歌賦和歷史文化古跡,賦予了濟南獨具特色的泉水文化。
(二)“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具有豐富的旅游價值
“濟南泉·城文化景觀”作為文化景觀,首先它具有旅游觀賞價值。濟南作為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的泉城,是山東旅游“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濟南以泉水為特色積極發展旅游業,不僅具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自然風光,還具有解放閣、華陽宮、千佛崖等文化古跡,泉城廣場、趵突泉公園、濟南方特東方神話等各類游園,芙蓉街、寬厚里、曲水亭街等商業街區。這些文化旅游資源構成了以“泉水”為品牌的旅游市場,豐富了各類旅游活動,凸顯了泉城的文化特色,吸引了無數的游客,帶來旅游觀賞價值的同時,也帶了經濟價值。
四、“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的優勢及面臨的挑戰
(一)“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的優勢
首先,“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是世界上首例以“泉水”為主題進行申遺,具有獨特的泉水優勢。濟南之所以泉水眾多,是因為它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濟南處于丘陵和平原之間,地勢南高北低,有利于泉水的匯集。最終,“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形成了以“泉”為基礎,以“導蓄”結合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形式復雜多樣的泉水利用體系。
其次,具有濃厚的泉水文化。經過千百年歷史的沖刷,濟南始終保存著泉水和古城相互融合的泉城體系,體現了濟南人民利用自然環境與泉水相結合的高度智慧,最終形成了泉水環境與人居環境相互融合、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的泉水文化。
(二)“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面臨的挑戰
1.城市建設存在破壞泉脈的可能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對泉脈的保護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首先,隨著城市經濟的高度繁榮,高樓大廈林立,部分高樓的地基直接掩埋了泉脈,對泉水的匯集產生了一定的破壞。其次,濟南作為省會,人員流動幅度較大,修建地鐵必不可免,而濟南城區地下遍布泉脈,修建地鐵也會破壞地下泉水。
2.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起步較晚,難度加大
近年來,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難度加大,根據2018年實行的新“限額制”,一個締約國每年最多只能申報一項世界遺產,再加上濟南以“泉·城”相結合的申遺工作起步較晚,準備工作不充分,這就意味著“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道路上難度再次加大。
3.保護措施不到位,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近幾年來,濟南市由于降水較少,趵突泉水位降低,導致泉水經常停噴,甚至有些泉眼出現干涸的現象,同時附近市民對泉水的保護意識薄弱,污染泉水,破壞周邊環境。而對古城的保護也只是面子工程,并沒有起到實質性保護。同時對“泉”“城”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缺乏法律法規的保護。
五、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對“濟南泉·水文化景觀”申遺的啟示
(一)加大保護力度,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濟南市政府要加大對申遺工作的支持力度,設置相關申遺部門與保護管理機構,深入了解立法情況以及“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的保護情況,做好檔案信息整理工作,逐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加大對泉水、古城、古街道的改造力度,寫好“泉”“城”相結合的文章,使“泉·城”融為一體,逐步完善遺產價值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二)加大宣傳力度,講好泉城故事
政府首先要加強對泉城保護的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對泉城的保護意識,逐步完善遺產保護管理制度,注重保護與利用相結合。其次要講好泉城故事,鼓勵支持濟南市民參與到“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工作當中,廣泛聽取民眾意見,使其為泉城申遺工作獻計獻策,通過獨特的泉水文化使濟南走向世界。
六、結語
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作為自然和文化的互相融合的產物,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結果,體現著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系,反映了某個地區獨特的文化內涵?!皾先こ俏幕坝^”是在人類的作用下,泉水和古城互相融合,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有機進化景觀?!皾先こ俏幕坝^”申遺有利于保護和弘揚泉水文化,提高濟南知名度,增強濟南文化軟實力,使濟南泉水文化和城區記憶得到更好地宣傳與保護?!皾先こ俏幕坝^”申遺工作尚在準備階段,因此相關部門要以真實性和完整性為根本原則,逐步完善泉城文化景觀的遺產價值,重視遺產區的整體保護,確保濟南歷史文化的真實性,同時要加強遺產保護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市民遺產保護意識,緩解城市建設與遺產區的矛盾,確保濟南城區與遺產區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世界遺產的申報和遺產保護[N].中國文物報,2011-6-29(001).
[2]史嘉民.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