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華
摘 要:銅仁學院屬于地方應用型高校。該文基于OBE理念,分析了銅仁學院園林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建設、教學方式、校企協同育人和評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OBE理念;園林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7-0174-02
地方高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精準對接和服務行業企業,需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2018年1月教育部出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各高校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對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盡管國標中強調“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對國標某些概念理解不透徹、思路不清晰、校企協同育人不明顯等諸多問題。
銅仁學院園林專業作為貴州省一流建設專業,在校企協同育人、教學模式和實踐教學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培養目標特色不鮮明、畢業要求和能力評價不足等問題,與學校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重新審視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專業內涵建設,彰顯專業特色,重構人才培養體系勢在必行。
1 OBE理念的內涵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教育理念強調教學成果導向,強調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1],以反向設計原則,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及課程設計等內容。
2 OBE理念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人才培養目標特色不鮮明 銅仁學院是貴州省首批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的試點高校,隨著學校的快速發展,學校明確提出了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基于OBE理念、學校辦學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標,園林專業制定了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但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園林專業服務領域不精準,職業特征不清晰;二是人才培養要求界定不清楚,如科學素養和技能界定不清,降低了人才培養易學易教的程度;三是混淆了畢業要求和畢業目標,畢業要求不能有效支撐培養目標,部分課程內容、課程教學和考核評價對畢業要求支撐的邏輯性不強。
2.2 課程有效度不高 課程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徑,直接影響畢業要求的達成度。園林專業課程設置主要以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開展,重視基礎理論課程,強調每門課程的系統性。但畢業要求中某些基本要求缺少具體課程支撐。如畢業要求的學科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社會學、美學和藝術學等人文社科知識”,但缺少相應課程直接支撐,導致學生的核心能力沒有核心課程群來支撐,核心能力培養達成度不高。
2.3 教學方式陳舊 OBE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什么、怎么學、學得怎么樣,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但在實際教學中仍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授課本知識和技能為主,強調教學內容,忽視學習效果,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部分實踐教學與核心能力培養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2.4 校企育人不深入 企業是學校外部環境的重要組成,對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顯著作用[2]。近年來,園林專業的校企合作不斷深入,實習實訓基地數量也逐漸增加,但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校企合作不深入,企業未深入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畢業要求和課程設計等方面的修訂;二是校企協同育人方式單一,實習實訓基地使用率不高,基地類型較單一,平時的教學訓練基地較少。如大二、大三教學期間的訓練基地較為缺乏,導致學生無法及時對能力掌握情況作出反饋,教學內容也無法及時結合學生反饋作出調整,最終導致校企協同育人效果不佳。
2.5 評價方式單一 OBE理念強調自我評價,成果導向。而目前園林專業的學習評價還主要以傳統試卷的評價方式為主,主要評價學生對教學內容和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能力達成評價和實踐能力評價較少。同時,評價內容主要集中在專業課程方面,對學生責任、情感、態度、信念和價值等方面未建立評價體系,不利于培養“整全人”。
3 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3.1 修訂人才培養目標 OBE理念強調學生通過教育達到最終的學習成果,最終學習成果充分考慮內外需求的要求和期望[1]。因此,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修訂必須考慮學生、用人單位的要求和期望,即依據“內外需求”反向設計修訂人才培養目標。
“內需”則依據學生的要求和期望,明確畢業要求、核心能力,以保證學生能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滿足期望的發展要求。“外需”則以學校、用人單位的要求和期望為依據,修訂人才培養、畢業要求、核心能力,構建核心課程群。如近年來,學生更加傾向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資料管理等方面工作,就業地點傾向在貴陽、遵義等城市,這將要求在修訂人才培養目標時,結合學生和潛在用人單位的要求,加強主要就業方向的核心能力培養和訓練,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突顯專業特色。
3.2 重構教學課程 學習成果主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1]。學校已構建了“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自主學習+項目課程”的課程體系,以培養應用型人才[3]。依據內外需求確定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反向設計核心知識,重構核心課程。在園林課程設置中,明確學生的核心能力,構建核心課程群,提高專業教育課程比例,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升第二課堂育人效果,強化全過程育人;強化導師的指導和協助的育人效果,引導學生參與科研、社會服務、競賽和大創等項目,以項目驅動進行人才培養。
3.3 改革教學內容與方式 教學內容是畢業要求的重要支撐[1]。園林專業教學內容應結合內外需求,提高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資料管理等課程的比重,并加強這方面的實踐訓練。同時,強化各課程之間的連續性、完整性和系統性,形成課程群,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完整。
豐富教學模式,使用項目化驅動,將真實項目帶進教學中[4],用科研、社會服務反哺教學。如銅仁學院的“引社會服務之水,灌人才培養之田”的模式,就是通過老師帶著學生參加社會服務項目,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態度、價值觀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等。這種以實際項目開展人才培養的方式已取得較好的效果。
3.4 深化校企合作 基于OBE理念的成果導向,企業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是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依據[1]。因此,在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時,基于外部需求和期望,要明確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就業方向、核心能力及基本素養。邀請企業和用人單位深入參與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內容和評價方式等內容的修訂[5],提升校企協同育人效果。針對核心崗位需求,建設校企協同育人培養基地。
3.5 創新評價方式 OBE理念強調自我評價。因此,評價方式應注重學生個人的學習成果和學習進步,從傳統的考試評價轉變為能力評價,重點評價學生成果達成度。
參考文獻
[1]李志義.解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4(17):7-10.
[2]朱向濤,袁建國,金松恒.校企合作下園林實踐人才培養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8(3):175-180.
[3]龔靜,張新婷.銅仁學院“山”字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在邏輯探析[J].銅仁學院學報,2019(1):38-45.
[4]羅濤,劉相菊,楊帆,等.“合格+”卓越園林專業實用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8(9):185-192.
[5]李英杰,段廣德,張薇,等.探索“分層聯動機制與多層協同作用”模式培養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J].北方園藝,2015(3):197-210.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