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磊

【摘 要】目的:對CT和MRI在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間于我院確診的50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分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以MRI進行檢查,對照組以CT進行檢查對兩組患者進行CT與MRI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以股骨頭形完整或略微凹陷,骨小梁模糊等征象作為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作為早期病變的依據,分別探討CT和MRI在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患者中的差異。結果:MRI的陽性檢出率為96.1%,CT的陽性檢出率為80.9%。兩者結果經過統計學分析顯示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CT、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各有利弊而相較于CT,MRI陽性檢出率更高,敏感度、特異度更高。適合應用于臨床高危病人。
【關鍵詞】CT;MRI;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R445.2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016-01
股骨頭缺血壞死(ANFH)是一種以病因復雜,治療難度極大常見骨關節疾病,30~60歲的男性好發,由于早期發病隱匿,骨細胞和骨髓細胞發生慢性壞死,早期檢查的主要手段為CT和MRI,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殘的概率,減少患者的痛苦[1-2]。股骨頭缺血壞死早期治療最佳時機是在分Ⅱ期之前,此時患者股骨頭仍然未發生股骨頭塌陷變形,未導致髖關節損傷?,F對比分析CT和MRI這兩種影像學方法在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中的診斷價值,為早期診斷提供可靠的影像學方法,總結如下。[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患者作為研究的樣本,其中男23例,女27例,,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采用隨機抽樣原則將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患者年齡29-66歲,平均(41.26±0.44)歲;病程時間3-18個月,。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平均(7.23±0.42)年齡46~80歲,平均(62.4±8.9)歲;病程時間3-14個月,平均(7.05±0.3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分組比較。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均簽署同意書。[4]
1.2方法:
1.2.1對照組CT檢查:檢查所用儀器為PHILIPSMX16-SLICECT機。參數設置:窗寬1500~2000HU,窗位250~300HU,層厚3mm,層距3mm。檢查時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掃查股骨頸基地、雙側髖臼上沿及二者之間,觀察并記錄結果。由2名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采用雙盲法共同閱片,做出診斷。
觀察組給予MRI檢查,以AT核磁共振儀對患者實施檢查,患者以髖關節體位,采用體線圈。參數設置:場強0.35T,SE序列的T1冠狀面,層間隔3-5mm,矩陣參數256×256。檢查時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掃查股骨頸基地、雙側髖臼上沿及二者之間,觀察并記錄結果。由2名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采用雙盲法共同閱片,做出診斷。[5]
1.2.2評估方式和標準:
選擇2名影像學臨床閱片經驗豐富的醫專家與2名骨科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共同完成,意見相悖處,協商后評定并做出說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分期標準[4]: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未累及股骨頭,其形態保持完整或可有輕微凹陷,髖關節間隙無異常(未見狹窄)。觀察兩組病理分期及診斷符合情況。[4]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實施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一期二期陽性檢出率為88.00%,而對照組的陽性檢出率為80.90%,兩組具體比較結果見表1。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股骨頭的缺血性壞死在臨床中的發病率比較高,并且 有著較高的致殘率,在骨科中常見且治療的難度大,對患 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影響,針對該病癥的治療應堅 持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基本原則,這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提 升以及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都有重要的幫助作用 [2]。CT 是早期股骨頭壞死常用診斷措施,具有較 高分辨率,可對病變部位進行多層面連續掃描,便 于明確觀察股骨頭是否存在壞死或增生等現象[3]。
MRI 被證實在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中具 有一定效能,可實現多方位成像,且軟組織成像分 辨率、對比度較高,便于進一步觀察病變組織解剖 形態、病理改變等,提升診斷效果[4]。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一期二期陽性檢出率為88.00%,而對照組的陽性檢出率為 80.0%綜上分析,MRI 診斷早期股骨頭壞死具有更高的準確 性,對于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價值更高【5】。
參考文獻
[1] 徐林,張錦華,王俊.CT與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多中心對比分析[J].系統醫學,2016,1(9):102-104.
[2] 高漢斌,謝永紅,李向陽.CT與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對比研究[J].醫療裝備,2017,30(22):26-27.
[3] 徐國良.CT與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臨床對比[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7):42-43.
[4] 隨義,于興玲,賈志祥,陳麗,馬遠博.CT與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多中心對比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8):164-166.
[5] 張徽.CT和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8):2819-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