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網絡信息化發展迅速,對社會中各個行業都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是人類生活和發展中一個重要的突破,也是社會上一個質的突破。與此同時,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高校管理也逐漸采用信息化,利用大數據建立智慧校園,也將意味大數據將促進校園的發展。
關鍵詞:智慧校園;大數據;信息化;模式探究
一、大數據對建設智慧校園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逐步滲透人類的生活。同時,很多高校一直在采用大數據模式進行教學,并在智慧校園建立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教學研究、校園服務為一體化的理念。而智慧校園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與高校校園理念相互結合,以智能化形式更能滿足校園師生的需求、以數據化模式創造更符合學生和校園發展的未來,以更快捷的服務理念為師生提供更便利的環境。
(一)智慧校園的理念
智慧校園是以信息網絡和教學模式相互結合、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的。通過互聯網科技為核心點,提供一種全新的校園管理教學模式,對教學管理進行觀察和探知的智慧型教育環境。
(二)智慧校園的特點
智慧校園具有三大核心特點:①為全體校園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化、個性化的綜合服務信息平臺;②將網絡信息化服務滲透校園的各個角落,以實現互聯和協作;③通過智能化和綜合信息化服務平臺,為校園和外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感知的連接口。
例如:近年來,呼吁多所高校建設智慧校園的呼聲很高,于是學校開始嘗試,首先建筑智慧校園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化將校園中所有數據相互整合;其次在校園實施智能監管和智能化信息綜合服務,覆蓋整體教學樓,基礎配套設施、管理業務等多方面實現智能化;最后從校園整體提升、智能化提升、增強個性化服務,以促進信息化技術和校園業務相互融合。
二、大數據建設智慧校園存在問題
(一)高校信息化過于老式
傳統的網絡信息科技已經難以滿足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在教學、科研上、校園管理上都已大量使用信息化技術,但由于傳統的校園網絡無法滿足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僅對高校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是一個巨大挑戰,也無法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無法完成預期的目標。因此,在高校建設智慧校園過程中,需解決當前存在的技術問題,才能有效建設智慧校園。
(二)高校智慧校園技術難以滿足
在高校建筑智慧化校園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但都會存在信息技術不達標,導致無法完成。而在高校建設智慧校園過程中,以利用物聯網為基礎、運用大數據建設數據網、利用云計算為存儲功能時,這些高科技技術在校園建設中難以得到大范圍的施展。
(三)管理信息化不正確
由于很多高校不斷擴建,導致高校日常管理程度變得復雜,而高校所建立的網絡信息化也隨之而多,管理程度也隨著提高,不僅增大高校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也難以確保智慧校園建設網絡信息平臺能夠有效的運用。同時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校缺乏管理建設智慧校園信息化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僅導致智慧校園搭建信息化無法有效運用到實際中,也導致智慧校園所搭建信息化問題越來越突出。
(四)功能數據無法整合
在高校建設智慧校園過程中,由于部分高校信息化平臺功能數據分散,導致資源無法共享,也導致學校管理部門職能劃分不清,進一步導致教學資源、管理模式無法統一,從而促使教學數據無法進入數據庫,無法有效提高數據整合,無法發揮智慧校園的效益。例如:某高校在建立智慧校園過程中,由于具有多所分校,導致很多教學資源和管理模式不統一,每個分校都具有自己的信息網。在融合過程中導致出現資源不統一,使得信息化工作人員無法進行合理操作,導致在建設智慧校園過程中無法發揮其作用。
三、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實施方式
(一)建設智慧化教室
智慧校園主要是建設網絡信息化教室。以借助網絡科技手段建設的教室,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學空間不夠帶來的問題,能夠實際提升教學模式和教學質量。因此,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對高校所運用的教室展開充分的了解和調查,以便在建設信息化教室中所面臨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確保在建設過程中教師能夠有效的開展各個教學活動,提升教學質量。并且嚴格管理建設智能化教室的各個設備,提升教室設備的使用率。
(二)利用智慧校園網絡數據
一方面,在建設智慧校園過程中,應該多了解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所運用到的數據,以從高校學生人手對學生的出勤率、學習模式、網絡使用率等等多方面數據進行研究;另一方面,在建設智慧校園過程中,利用網絡科技對學校常用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分析,并且對師生使用網絡平臺功能進行分析,及時更新網絡平臺,根據所需推薦合適的網絡內容。
(三)提升智慧校園管理平臺
在建設智慧校園過程中,需要有效結合高校的管理模式以及搭建智慧校園平臺所運用信息化,才能更好的利用信息化解決所產生的問題。建設智慧校園的管理人員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任務,才能真在目的上提升管理效率。與此同時,借助大數據技術促使管理模式更加科學、合理的進行下去,從而最大程度上利用智慧校園的數據。
四、結束語
在大數據促使下建設智慧校園,以建設符合高校數據化、管理化模式。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高校智能化的發展,并且能夠有效的建設智能化校園模式,又能夠促進高校數據的采集、處理能力,才能更好建設出智慧校園。
參考文獻
[1]彭華林,基于大數據下云平臺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應用探究[J].信息與電腦,2019,421(03):27-29.
[2]啜鳴宇,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園建設探討[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6):76-77.
作者簡介
阿若汗(1987-),性別:男,民族:蒙古族,籍貫: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職務:實驗員,職稱:初級職稱,學位/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運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