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與行業監管的現實思考

2020-10-09 11:38:13劉剛
金融理論探索 2020年4期

摘? ?要:互聯網金融的縱深推進以及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為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近年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快速擴張,交易規模迅速增長,行業發展也呈現出市場集中度較高、移動支付發展迅速以及盈利模式單一等特點。當前違規經營問題、法律地位和業務定位偏離、客戶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以及洗錢風險等制約著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健康發展。所以當前需要對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及行業監管策略深入思考,應該借鑒國際經驗,完善行業準入及退出機制;從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限制客戶信息收集范圍,強化信息安全管理;銀企合作,加強洗錢風險監管。

關? 鍵? 詞:第三方支付;風險;機構監管;功能監管;互聯網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1.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2517(2020)04-0062-09

DOI:10.16620/j.cnki.jrjy.2020.04.008

央行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將第三方支付業務界定為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提供的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包括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央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近年來,支付行業發展加快,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支付服務市場,自2011年支付寶、快錢等27家公司獲得央行簽發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以來,央行陸續發放支付牌照270張,但由于無序競爭、違規經營以及風險事件頻發,不斷有公司被注銷牌照或者合并業務許可證, 截至2019年12月底,市場上現存有效支付牌照238張①。從交易規模來看, 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也從2013年的1.2萬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90.5萬億元②,5年規模擴張超百倍。市場的快速擴張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第三方支付企業違規經營問題不斷凸顯,并頻頻收到央行罰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年內央行共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罰單105張,罰沒金額近1.5億元③。處罰力度不斷加大,也從側面反映出第三方支付行業風險與現有監管體系的不匹配,這無疑給金融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了一定的隱患。據此,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及潛在風險,提出相應的監管對策與建議。

一、相關研究述評

近年來,伴隨著第三方支付監管行動的不斷升級, 學者們對第三方支付的關注度也逐步提高,相關的研究成果也逐漸涌現。根據中國知網檢索“第三方支付”得到的關鍵詞頻率所做出的詞云圖(見圖1)可以看出,整體來看,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研究、 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 洗錢風險與反洗錢以及虛擬賬戶管理等方面。其中,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研究方面,對支付寶的關注度較高。

此外, 梳理近兩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發現,對第三方支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風險評估與管理,二是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監管。

在風險評估與管理方面,學者們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第三方支付系統金融風險的測量、第三方支付機構洗錢風險的評估方法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理財投資風險管理。具體來看,賈麗平等(2019)研究發現,第三方支付改變了傳統支付清算結構,電子貨幣的替代效應改變了貨幣需求及社會信用創造,加大了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不確定性,弱化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1]。馬方方等(2019)在比較傳統支付行業與第三方支付行業特點的基礎上,建立綜合測度模型對第三方支付的市場風險和制度風險進行量化,并通過實證研究分析發現,我國第三方支付體系的市場風險主要來自洗錢風險,交易規模的大小是影響制度風險的主要變量[2]。丁佳等(2018)在系統考量固有風險、內部控制風險以及未被控制的剩余風險基礎上,研究出一種評估第三方支付機構洗錢風險的新方法,對加強第三方支付機構反洗錢監管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此外,隨著近年來“寶寶”類產品的興起,第三方支付機構理財服務也受到普遍關注,一方面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理財服務的合規性有所質疑,另一方面理財投資風險度量及風險管理也是市場關注的熱點。王瑜(2018)采用蒙特卡羅模擬方法和VAR模型對“寶寶”類理財產品進行了風險度量,并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建議[4]。

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是近年來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很多監管制度尚處在優化完善過程中,如何平衡風險處置與行業創新是第三方支付監管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此背景下,學者們從行業競爭、信息安全、反洗錢、制度安排以及國際經驗借鑒等方面探討了第三方支付的監管策略。例如,楊利華(2019)探討了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反壟斷法規制,并指出要以謙抑性規制為理念,擴大合理性原則的適用,以“柔性救濟”應對縱向一體化的壟斷行為[5]。李松濤等(2018)、危懷安等(2018)則分別采用多元化統計調查以及影響因素行為模型對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管理原則、目標及對策進行了深度研究[6-7]。周俊文等(2019)、劉澈等(2018)以國際經驗比較為基礎,提出適合我國第三方支付監管的相應建議[8-9]。

整體而言,風險與監管仍然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據此, 本文以第三方支付行業現狀與發展特征為基礎,堅持問題導向,深層次剖析問題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在新的形勢下促進第三方支付健康發展。

二、 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持牌企業眾多,主要分布于華東、華北以及華南地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統計數據顯示, 自2011年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頒發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共計頒發支付牌照270張, 時間集中在2011—2015年,2015年以后支付牌照發放已暫停。此外,近年來,由于違規經營、業務變動、公司合并、續展不通過等原因,已有32家機構的支付牌照被注銷, 截至2019年12月底,市場上現存有效支付牌照238張。從許可范圍來看, 獲得預付卡發行及受理牌照141家,互聯網支付110家,銀行卡收單62家,移動電話支付48家,固定電話支付8家,數字電視支付6家。表1為第三方支付牌照企業具體分布情況。從地區分布來看,北京市牌照數量最多, 數量達49家,占比為20.6%;其次是上海市,數量為46家,占比為19.3%。所有省份中獲得牌照數量超過10家的還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和山東省,分別為31家、16家、13家和11家。 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第三方支付企業主要位于華東和華北地區,占比分別為38.2%和25.6%;其次是華南地區,占比為18.5%。綜合看來,這三個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較發達的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較快,第三方支付較活躍。

(二)交易規模快速擴張,特別是移動支付增長迅速

從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來看(見圖2),2018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和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規模已高達219.6萬億元,其中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為190.5萬億元,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為29.1萬億元①。當前,電子商務涉及的業務范圍和領域越來越廣泛,未來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第三方支付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移動支付發展速度更是引人注目。根據CNNIC第45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總規模達9.04億人,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人,手機網民占網民總規模的99.3%②。龐大的移動網民規模為移動支付快速發展打下良好的客群基礎,再加上目前手機支付場景極為豐富,移動支付發展空間巨大。從具體交易數據來看(見圖2),自2014年開始, 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開始快速提升,2014年增速達400%,5年規模擴張了超百倍。 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上網習慣從PC端逐漸轉移至移動端;其次,移動支付場景極為豐富,基本涵蓋了衣食住行各個領域,消費者也愿意使用手機掃碼、NFC等支付方式以追求方便快捷的服務;第三,貨幣基金的快速發展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現金管理工具,帶動了移動支付用戶黏性增加。

(三)移動支付領域行業集中度高,互聯網支付領域博弈加大

從移動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來看(見表2),目前,支付寶、財付通占據超過90%市場份額,支付寶更是占據54.3%的市場份額而牢牢把握行業的主導地位,財付通以39.2%的市場份額居第二位。其他機構份額相對較低,除壹錢包占比1.8%外,剩余機構市場份額均不足1%①。此外,從近五年的市場情況來看,支付寶及財付通已經牢牢把握行業優勢地位,場景滲透能力不斷加強,其他小型支付機構短期難以突破。

從互聯網支付來看(見表3),支付寶、財付通以及銀聯商務三家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三家占比達62.9%。支付寶仍然處于領先地位,但近年來支付寶PC端的用戶粘性有所下降, 相比2014年49.6%的市場份額,支付寶2018年互聯網支付市場份額降至30.4%, 降幅高達19.2個百分點。 近年來,財付通加快金融戰略升級力度,充分利用社交工具微信和QQ,不斷拓展支付場景。此外,財付通還充分借助“理財通”等理財平臺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理財服務,并取得了較好的市場效應,2018年市場份額排在第三位,為13.9%。京東也利用自身的電商發展優勢,積極布局互聯網金融,雖然2018年京東支付市場份額只有4.5%, 但其內在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P2P雖然面臨著嚴格的行業監管,但目前仍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其中寶付及易寶支付分別占6.1%和4.8%的市場份額②。

總體來看,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集中度依然較高,少數幾家企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從政策導向來看,監管部門也在倡導第三方支付企業之間進行資源整合,促進產業集聚。2015年發布的《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2015年支付結算工作要點的通知》提出,要強化第三方支付市場準入及退出機制,鼓勵行業內有實力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并研究建立針對支付機構的分類、分級監管體系。上海市也在其發布的《關于促進本市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中明確鼓勵第三方支付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引導其進行市場化兼并重組,促進行業集聚。可以預見, 在監管收緊及行業規制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支付機構之間的合并、重組將會增多,市場可能會進一步集中。

(四)行業盈利模式單一,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

第三方支付企業目前的盈利模式比較單一,傳統收入來源主要是手續費,規模效應明顯。第三方支付更多的是一種資金通道服務, 即資金在現金、銀行卡及第三方支付賬戶之間劃撥,交易規模的擴張并未帶來可觀的收益,支付體系利潤空間十分有限。此外,目前手續費率整體水平較低,第三方支付體系很難創造更多的利潤。2016年3月發改委、央行聯合發布《關于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整體上較大幅度降低收費水平,支付企業依靠手續費獲取利潤的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此外,針對客戶備付金利息歸屬問題,在早期發布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中允許支付機構將計提風險準備金后的利息劃至支付機構自有賬戶,實際操作中,備付金利息也是作為收入劃入支付機構自有賬戶。但這一情況已經發生根本變化,2017年1月13日央行印發《關于實施非銀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的通知》, 規定支付機構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至專用存款賬戶, 同時要求集中交存的客戶備付金不計利息。所以,僅依靠手續費以及沉淀資金利息盈利很難維持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支付行業需要尋求新的盈利模式。 未來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通道業務是入口,依托平臺累積的客戶資源,并利用支付場景創造衍生收入成為主要贏利點。

三、 第三方支付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違規違法問題高發,行業規范化發展面臨挑戰

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違規違法問題,據統計,2016—2019年央行分別開具罰單34、109、127、105張,累計罰沒金額超過5億元。其中2019年7月環迅支付罰沒總金額近5939.4萬元, 為近年來最大一筆罰單①。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務,可疑交易檢測不完善,未落實商戶實名制是處罰的主要原因。此外,違反相關清算管理規定、編造銀行卡交易信息、無證機構提供交易接口、未按規定變更注冊資本以及出資人和違反反洗錢規定等也遭到了處罰。

違規違法問題的產生, 一方面在于2015年之前為了鼓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促進金融創新,作為金融基礎設施以及交易載體的第三方支付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 在準入門檻相對寬松的情況下,大量企業涌入,企業資質參差不齊,這從后續的支付牌照續展工作中可見一斑,目前已有數十家企業未通過后續牌照續展。另一方面,近年來支付機構之間為了擴大市場份額, 鞏固自身地位進行惡性競爭、盲目創新,使得支付機構成為違法資金轉移渠道,與此同時,支付機構掌握著大量個人信息,個人信息保護也面臨巨大挑戰。

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第三方支付成為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關口, 在此形勢下,2016年開始第三方支付行業進入了嚴格的整頓期,2016年4月央行聯合14部委下發《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支付市場進行嚴打,隨后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和央行陸續下發多項規范文件(見表4),這預示著第三方支付市場監管力度將會不斷加大。

(二)支付機構法律地位和業務定位有所偏離

在央行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將第三方支付機構定位為非金融機構。但從目前主要的第三方支付業務開展情況來看,很多第三方支付機構有向“類金融機構”發展的趨勢,例如第三方支付通過為客戶建立虛擬賬戶的形式積累了大量沉淀資金(類似銀行儲蓄業務),虛擬賬戶能夠提供消費、轉賬、理財服務(類似銀行賬戶功能)。由此看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實際業務開展與現行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對其定位并不一致。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雖然也將第三方支付機構定位為非金融機構,但其監管根據交易本身進行而不考慮其機構屬性;歐盟將第三方支付機構界定為金融機構,同時明確指出獲得銀行牌照或電子貨幣機構牌照的機構才能從事相關業務。

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類金融機構”的趨勢,2015年底央行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對第三方支付的虛擬賬戶進行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如對賬戶類型、交易指令、支付限額以及業務范圍等都進行了較為嚴格的約束,凸顯了監管層“限制賬戶、鼓勵通道”的根本導向,促進支付機構“去銀行化”,回歸“小額支付”和“通道”服務。但由于監管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范圍以及客戶備付金管理更加嚴格,支付機構為了可持續經營,開始利用支付場景提供衍生服務,其中包括保險服務、消費信貸、代銷理財產品等,這其中也蘊藏著合規性風險。例如2018年11月,螞蟻金服與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聯手推出的互助重疾險“相互保”在上線僅41天后就涉嫌違規被叫停,這其中不僅反映了“相互保”與現行法律法規存在法理上的沖突,也反映出支付機構在業務創新方面面臨合規性風險。未來,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定位及合規性監管,還需要在鼓勵創新和風險防控之間進行平衡。

(三)客戶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信息泄露風險隱患較大

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客戶交易時往往會通過實名認證、綁定手機號以及填寫銀行卡及郵箱等方式掌握客戶個人信息,也會根據客戶行為偏好有意識地收集相關信息。然而,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數量多,規模與背景、資質、管理水平及風險管控水平都參差不齊,一旦發生問題,將會帶來較為嚴重的客戶信息數據泄露風險[10]。2014年初支付寶被指泄密,雖然并未對客戶資金造成損失,但信息泄露卻是事實,如果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獲取將會帶來一系列安全隱患。2015年翼支付也不斷被反映資金盜刷問題, 而翼支付方面卻查詢不出被盜刷資金去向。2019年11月20日, 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征信因涉嫌非法購買、 存儲及販賣個人信息被查,經查,考拉征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證返照查詢9800多萬次,造成公民身份信息大量泄露。此外,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受理的互聯網金融投訴案件中, 第三方網絡支付類占比超過90%①。可見,信息泄露風險對客戶的信息安全造成的影響不可低估。 互聯網本身就隱藏著諸多風險隱患,支付機構風險意識不足、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及安全技術水平落后等都會使信息安全面臨巨大挑戰。

事實上,個人信息保護不足問題不僅僅出現在第三方支付行業,在其他領域也普遍存在,歸根結底在于個人信息采集邊界以及權益保障措施在實踐中較難落實。首先,個人信息采集的合法邊界有待明確和完善,個人隱私保護在司法實踐中面臨諸多困難。這就導致支付機構在數據獲取過程中可能會侵犯信息主體的隱私權,即使支付機構以信息采集授權、隱私條款設置等方式告知信息主體或者獲取信息主體的同意,但授權采集及隱私條款仍然飽受質疑。例如,2018年支付寶年度賬單默認同意《芝麻服務協議》引發了廣泛爭議,在默認同意的情況下支付機構的數據保護責任也可能被弱化。其次,在大數據時代,信息主體的原始數據更多地被加工衍生為新的數據,同時數據處理、運用涉及多方主體,一旦信息泄露,信息主體往往難以追溯、舉證和維權,其個人信息的異議權、投訴權等難以保障。

(四)洗錢風險與反洗錢工作面臨挑戰

第三方支付的“通道”業務模式為洗錢風險提供了生存機會,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介入改變了銀行作為資金中介的“點對點”資金劃轉模式。資金的交易被劃分為2個階段,首先客戶的交易指令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傳遞到銀行,銀行接收到指令后將資金轉入第三方支付賬戶,交易完成后再轉入賣家賬戶。這一過程中,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接入阻斷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直接聯系,銀行很難直接獲取交易的真實目的及資金動向,只能看到第三方支付機構賬戶資金數額的變動,這無疑不利于銀行對洗錢行為的監控,為洗錢創造了機會[11]。此外,目前第三方支付平臺開放程度較高, 客戶只需提供姓名、身份賬號、 手機號等簡單的信息就能開通虛擬賬戶,并不需要提供詳細的備案材料。面對龐大的客戶群體及基于自身業務規模的考慮,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沒有意愿進行主動信息審查,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大量的虛假和風險賬戶。互聯網交易小額、零散、數量龐大的特點也使得識別每一筆交易具體情況的難度增加,第三方支付機構難以跟蹤記錄每一筆交易并進行備案,監管機構也就難以有效追蹤交易的實質及資金流向,增加了反洗錢工作難度。

四、 規范第三方支付健康發展的監管建議

(一)借鑒國際經驗,完善行業準入及退出機制

中國、美國及歐盟都明確規定企業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必須持有相應的業務許可證,并在規定的區域、業務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許可證制度對市場參與主體的能力及信譽進行了基本限定,在規范行業發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三地也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了支付市場退出機制。完善的市場準入及退出機制可以促進行業優勝劣汰,保持行業良好秩序及發展活力[12]。

通過對三地市場準入及退出機制條款的詳細對比發現, 中國對準入企業的注冊資本要求較高(最低1億元人民幣和3000萬元人民幣兩種), 然而在當前經濟環境下, 注冊資本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資本實力,并不能對客戶及債權人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這方面可以參考美國及歐盟的經驗,可以對準入企業的自有資金及持有時間進行一定約束,并要求企業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如美國要求保持不低于25? 000美元的資本凈值; 歐盟規定初始資金不低于35萬元歐元, 并嚴格約束支付企業后續經營中自有資金比例。因此,今后可以適當降低對第三方支付企業注冊資本的要求,但必須嚴格約束其持續性自有資金比例,這一比例應與客戶備付金平均存量保持一致,以最大限度地約束第三方支付企業行為,保障客戶資金安全。此外,目前法規對客戶資金保護主要體現在《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 中規定的按客戶備付金利息的10%計提風險準備金。姑且不說利息收入的10%能否充分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就備付金利息而言,其來源于備付金而不是支付機構的實際支出,顯然并不能產生明顯的約束力。所以,應借鑒美國的做法,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繳納一定的保證金,這樣既能進一步提高客戶資金保證水平,也能借此約束支付機構行為, 提高其合規經營及風險意識, 并降低其內在道德風險。美國《統一貨幣服務法》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市場準入時提供50? 000美元保證金, 此外每增加一個服務點額外追加10? 000美元保證金, 在企業經營不善以及出現不利情況時監管機構可以要求企業追加保證金。英國《金融服務與市場法》中也規定電子貨幣機構須用符合規定的流動資產為客戶預付資金提供必要擔保,而且要求電子貨幣機構的自有資金不應低于客戶預付資金總額的1/8。當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 保證金數額可以根據企業經營范圍、交易規模、市場影響等因素差別對待。

(二)從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

互聯網金融業態的多元化發展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很多第三方支付企業業務范圍已經從傳統支付服務拓展到理財、 小額信貸、轉賬、結算等傳統金融領域,業務結構逐漸復雜。業務發展與其機構屬性不匹配問題日益凸顯,這給現有的監管制度帶來了壓力。因此,未來應創新監管思維與監管模式,從傳統的機構監管(當前主要由央行主管)轉向功能監管,形成高效配合的系統監管機制。功能監管的基本邏輯就是根據支付機構不同業務范疇采取對應的監管策略,而不考慮其機構屬性。在功能監管模式下將金融業務劃分為銀行、證券、保險及相應的“準”業務,支付機構如涉及相關業務,就需要接受相對應的監管。如支付機構開展相關理財業務就應該按照金融機構理財業務相關規定建立風險準備金;如果涉及信貸業務也要根據信貸業務規定建立資本金、撥備等制度。功能監管能夠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協調性及監管效率,避免重復監管、多頭監管問題,從而引導市場規范化發展。

(三)限制客戶信息收集范圍,強化信息安全管理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用戶信息及行為偏好分析提供了可能,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夠根據客戶的消費及認證情況掌握大量的客戶個人信息,如身份信息、位置信息、消費信息、資金情況、社交賬號等, 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會基于商業目的考慮,有意識地收集客戶相關信息,這無疑加大了客戶信息泄露風險[7]。因此,應當限制第三方支付機構收集不必要的客戶信息,“不必要”主要指對于順利達成交易以及滿足監管要求來說不必要。此外,支付機構還應加強信息安全管理,要樹立風險意識,加大網絡安全技術研發,加強網絡風險評估、風險監控及風險預警,加大網絡安全認證力度,要根據市場新的風險隱患開發針對性的防控技術,保證各項業務安全運營。 特別是針對快捷支付業務高風險的特點,要加強用戶身份認證,在增強便捷性的同時保證信息及資金安全。第三方支付機構應建立風險導向的企業文化,倡導交易雙方建立互信機制,促進交易安全進行。

(四)銀企合作,加強洗錢風險監管

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中介角色加入消費者與銀行之間, 割斷了銀行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聯系,往往掌握著更全面的消費者信息。因此,加強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反洗錢履職能力監管顯得尤為重要。 應要求支付機構做好客戶身份審核、大額交易記錄的保存、可疑交易報告以及反洗錢盡職調查等工作[13]。客戶開立虛擬賬戶前應嚴格執行實名制規定,進行有效的客戶身份認證,并對可疑賬戶進行必要的跟蹤。在具體交易過程中,要審核交易雙方交易的真實性、合法性,嚴防賣方通過編造虛擬交易進行貿易洗錢。支付機構還要制定必要的評估體系來識別可疑交易, 并建立規范的可疑交易報告程序,一旦識別出可疑交易應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此外,還要根據外匯管理規定對購付匯業務及跨境支付交易進行動態監控,嚴防支付機構被動參與“地下錢莊”活動。

此外,支付機構還應主動與商業銀行建立合作關系。無論第三方支付采用何種交易方式都不能完全脫離商業銀行而獨立運轉,商業銀行在無形中監控著資金的流向。而一旦客戶資金從銀行卡轉入到第三方支付虛擬賬戶或者進入第三方備付金賬戶中, 對商業銀行而言就失去了對資金動向的監控,因此,需要建立商業銀行與支付機構的雙向互動關系,通過建立專門的信息數據庫對接銀行賬戶與虛擬賬戶及客戶備付金賬戶。如此以來,通過透明的信息共享加強了雙方的風險識別及預警能力,在發生可疑的洗錢交易時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取交易記錄,進行數據分析以及采取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賈麗平,張晶,賀之瑤.電子貨幣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內在機理——基于第三方支付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19(9):20-31.

[2]馬方方,胡朝陽,馮倩茹,等.中國第三方支付系統金融風險測量方法及實證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9,34(7):54-60.

[3]丁佳,封思賢.第三方支付機構洗錢風險的評估方法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8(12):49-56.

[4]王瑜.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理財投資風險管理[J].財經問題研究,2018(7):63-69.

[5]楊利華.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的反壟斷法規制[J].法商研究,2019,36(6):127-138.

[6]李松濤,危懷安.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監管的多元化調查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8(4):168-171.

[7]危懷安,李松濤.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監管影響因素及決策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8(8):59-63.

[8]周俊文,黨建偉,高明.第三方支付監管的目標與制度安排——國際比較與政策建議[J].金融監管研究,2019(3):79-97.

[9]劉澈,蔡欣,彭洪偉,等.第三方支付監管的國際經驗比較及政策建議[J].西南金融,2018(3):42-47.

[10]王建華,張春穎.網聯時代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市場可持續發展研究[J].財會月刊,2018(14):117-121.

[11]陳健美,羅少強.我國網絡零售、快遞及第三方支付產業共生關系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9(18):84-87.

[12]楊利華.第三方支付行業經營者集中的競爭影響評估[J].甘肅社會科學,2019(6):182-188.

[13]修永春.“網聯”時代第三方支付的三元監管模式探析[J].上海金融,2018(11):87-91.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Industry in China

Liu Gang

(Financial Research Depart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 Beijing 100010,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nline finance and e-commerce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ird party payment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market transaction scale is booming, and market participa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industry also present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market concentration,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s and single profit model. At present, the illegal operation, the legal status and business positioning deviation, custome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and money laundering risks are threaten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industry. Therefore, we should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ird party payment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mprove access and exit, replacement of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with functional supervision, limitation of custom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cope, enhancemen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and enhancement of anti-money laundering supervision.

Key words: third party payment industry; risk;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functional supervision; onlinefinance

(責任編輯:李丹;校對:龍會芳)

收稿日期:2020-05-13

作者簡介:劉剛,男,河南信陽人,研究員,注冊會計師,經濟師,研究方向為金融發展與金融監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婷婷色狠狠干| 一级毛片网|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国产成人夜色91| 国产精品3p视频|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在线欧美|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5555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a级毛片在线免费|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 色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国产第八页|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成人综合网址| 激情综合图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中国精品久久|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婷婷五月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一区二区自拍| 国产青榴视频| 欧美成人区| 国产91在线|日本| 亚洲天堂日本|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日本在线亚洲|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 亚洲男女天堂|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91九色国产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久久福利网|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毛片不卡|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在线| 久久男人资源站| 精品视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