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科
【摘? 要】心理咨詢是一種助人的過程。目前,在學校教育、臨床治療及其他社會機構中已受到廣泛重視,并逐步被推廣應用。為了使團體心理咨詢發揮其應有的效用,作為一個團體的領導者除了必須要有團體動力的知識和團體咨詢的理論外,還必須了解和掌握團體咨詢的各種技術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導團體朝著發展的方向,從而達到團體咨詢的目標,促進團體成員個人的成長與改變。
【關鍵詞】團體;心理咨詢;咨詢心理
一、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發展
以馬斯洛和羅杰斯倡導的人類潛能開發運動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這個理論基礎,促使美國的團體心理咨詢與集體心理治療的發展呈現3種主要趨勢:
(一)情緒釋放療法
釋放被壓抑的情緒是開拓情緒健康的必由之道。1962年在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成立的艾斯林(Esalen Institute)研究所,目前在美國已有與之相關的研究所90多個,主要推廣和開展這項工作。這種會心團體的目的在于促進情緒的宣泄,導致“高峰體驗”,即達到自我與經驗的和諧統一。相關的心理咨詢技術有多種。
(二)側重于軀體控制的情緒釋放療法
當人的情緒極度緊張或受壓抑時,能導致肌肉和腱組織的閉鎖,從而導致軀體各部分結構失調。要恢復軀體的協調,就必須使緊張的情緒得到發泄,肌肉和腱組織得以放松,使人產生輕松自如感,從而有能力實現人的最大潛力。這類療法典型的有生物能療法等。
(三)情緒控制和放松療法
這種療法強調通過訓練取得對整個軀體活動的調節和控制,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訓練時要求精力集中,環境幽靜,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生理功能的調節上,比如有超越冥想療法,簡稱TM法。這種療法有世界組織,據說世界上約有1億人在進行訓練。
二、國外團體心理咨詢
日本的團體心理咨詢主要是以羅杰斯的理論為基礎,目的是提高參加者的交往技能,改善適應,加深自我認識,增進身心健康。在日本的大學里,各種類型的團體心理咨詢活動十分活躍。從1978年以來,團體心理咨詢已經成了大學心理咨詢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在日本留學的1990-1991年期間,曾在大學的廣告欄里看到多種團體心理咨詢招募成員的廣告。到了假期,特別是暑假和春假,各種類型的團體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東京都內幾家大學還每年利用暑期幾校聯合組織自我開示研習會、自我肯定訓練班等??梢哉f團體心理咨詢已成為日本大學生教育指導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在談到以個人發展成長以及人際關系改善為中心的發展性團體心理咨詢在日本的影響時,《會心團體》一書的作者村山正治說:“個人中心團體心理咨詢對日本社會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個人中心理論的應用已經使人類朝更成熟,知識更豐富的方向發展?!?/p>
三、團體心理咨詢在咨詢心理中的應用
(一)團體心理咨詢在咨詢心理中常用的技術
團體技術的學習,一般而言,首先必須了解各種技術的內容、運用方式、使用的典型情境與功能,但這樣并不足夠,更重要的是領導者必須訓練自己發展出對團體介入的敏感性及意圖,才能真正適當且靈活地在團體情境中運用各種技術。Person(1985)認為,領導者在運用技術前,需要對團體動力與團體事件的判斷有所認識,并對團體的認知、價值與介入意圖產生連結,這樣運用技術與有意義的介入才能符合特定情境,從而產生咨詢的效果。
(二)團體心理咨詢在咨詢心理應用過程
心理咨詢是一種助人的過程。目前,在學校教育、臨床治療及其他社會機構中已受到廣泛重視,并逐步被推廣應用。為了使團體心理咨詢發揮其應有的效用,作為一個團體的領導者除了必須要有團體動力的知識和團體咨詢的理論外,還必須了解和掌握團體咨詢的各種技術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導團體朝著發展的方向,從而達到團體咨詢的目標,促進團體成員個人的成長與改變。
1.注意調動成員的活動積極性。教師應該保持較高的敏感性,積極地關注每一位成員,認真觀察他們的心理變化,激發成員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看法,鼓勵成員間的相互談話和討論,并做出積極的反應,引起大家對團體咨詢活動的興趣。團體心理咨詢是一項需要每位成員積極參與的團體活動,如果有個別成員投入程度不高,不但可能影響他自己的心理問題的解決,還可能造成整個團體氣氛的不和諧,從而影響整個團體。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師這個時候應該真正地負起責任,在氣氛活躍時注意把握總體方向,避免活動的失控;而在氣氛比較沉悶時,則要做“催化劑”,適當運用自己的親和力重新把氣氛“造”起來。
2.適度參與和指導。教師還要根據小組實際情況的變化,適當地轉換角色,在不同情況下起不同的作用。團體咨詢是通過一連串小的具體活動構成的,每個小活動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和目標。因此,在每個新活動的開始階段,都可能因為學生對新活動的不熟悉而產生“冷場”現象。這個時候,教師應該以一個成員的身份參與活動,為其他成員做出示范。而在引導成員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時,教師應該發揮指導者的作用,引導談話的中心和方向。
3.提供恰當的解釋和反饋。團體咨詢中,成員對某些現象難以把握或對某個問題意見分歧過大而影響活動順利進行時,教師需要提供適當的意見和解釋。解釋的時機和方式因小組具體活動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在以講解、討論形式為主的活動中,教師應該在活動開始時就成員的共同問題進行系統的知識傳授。而在以行為、體驗形式為主的活動中,教師則應該在活動進行到后期時,即學生有了一定體驗的時候進行規律性的解釋和說明。
(三)團體心理咨詢在咨詢心理后的主要任務
1.認真處理離別情緒。領導者要把握好機會處理成員的情緒,撫平成員心中的離愁,為離別做好心理準備。
2.協助成員預備適應外界的情境。團體成員往往希望外面世界的人也像他們一樣改變,和團體中的成員一樣真誠相待、彼此接納和互相尊重。領導者必須讓成員了解,期望別人改變,必須自己先改變,通過自己的改變可以去影響他人。另外,領導者可回憶帶領成員討論對現實社會的擔心,互相支持,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增加社會適應能力。
3.協助成員整理學習成果,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團體結束時領導者需要協助成員認真總結整個團體輔導的過程,做出恰當的個人評估,清楚地了解在團體中學到什么,是否真的有收益,有多大的收益,是否真的改變和成長了。協助成員做好行動計劃,將團體中學習的成果真正用到現實生活中。
4.處理尚未完成的工作。團體過程中,領導者或者成員有些預先要做的事情,或想做但來不及做的事情,需要在最后結束的時刻處理。合理的處理并不是一定要解決,因時間的限制,更多是提供相關的信息,或作原則性的處理。
5.繼續給予和接受回饋。在整個團體發展過程中,成員一直彼此回饋,到了團體快要結束時,也會有彼此給予最后回饋,作為成員改善自己的參考資料。
6.提醒保密。保密是團體最重要的規則,除了團體開始階段要有保密的承諾外,領導者在整個團體活動過程中都要不斷提醒成員恪守保密原則。在團體最后結束時,領導者需要再次提醒大家遵守保密的承諾,離開團體后,不議論和公開團體成員個人的隱私,繼續尊重他人和維護他人的權益。
四、結語
筆者在接觸團體心理輔導之前,對這一概念沒有太多的認識和了解,通過組織的心理團體輔導的學習,從形式上、結構上、功能上對團體心理輔導有了新的具體的認識。團體心理輔導是心理輔導的一種形式,相對于個別心理輔導,其具有獨特的優勢,團體心理輔導有利于發展與體驗良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譚亞莉.團體輔導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財經科學,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