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升楊

【摘要】激發小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的探究,需要教師的努力,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上進行一定的創新,讓學生在興趣昂然的氛圍中學習,有效保證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策略
小學科學課程從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這一目標出發,要求小學科學教學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學習簡單科學知識及其應用,培養學生簡單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分析、概括能力、歸納能力和應用科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創新意識及環保意識,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師又應怎樣把握教材的特點,激發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認真準備,上好第一節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起始課,其印象好壞,是能否引起他們對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因此,認真籌備,配合這一節課的內容和要求,選做一些現象顯著,又有趣的演示實驗:如石塊和木塊沉浮實驗、簡單的靜電實驗等。引發問題,設置懸念而不予作答,初步激發學生對學習興趣,然后講講我國古今科學方面的成就,例如,(1)古代“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2)我國早期對船的研究,近年在航母和潛航器“蛟龍”上的突破。(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有意識引導他們正確對待這一學科的學習,初步提出要求,進行適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鼓勵學生為將來建設國家而認真學好科學。
二、加強實驗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科學教學中有大量的演示實驗,這正是針對小學生來說,抽象思維力沒有建起來,他們理解知識,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為支柱,演示實驗是向學生提供感性認識的主要形式,它可以把有關現象與現象間的聯系鮮明地展示給學生,成為小學生理解科學概念和規律的基礎。教材為此通過大量的實驗,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所以課堂上演示實驗做得是否清晰準確,效果是否明顯,對能否完成教學目的、任務,關系很大。同時,實驗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活躍;也使科學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更深刻,也更有利于學生記憶,掌握相關的概念、規律。所以對演示實驗,要認真準備,課前多次演練,做到胸有成竹。對有些實驗,如果有更明顯、更生動、更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演示實驗可以代替的,應盡量做得直觀、生動,讓學生更易掌握。例如:在做把表現物體慣性的現象小實驗時,用生雞蛋代替鋼球放在硬塑料片上,下面放一個盛有一定水量的玻璃杯,然后左手拿杯,右手執一硬棒猛擊硬塑料片,使硬塑料片突然彈出去,雞蛋掉進杯里。這一實驗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因為實驗時,學生原認為教師在用硬棒猛擊硬塑料片時,雞蛋會跟塑料片一起彈出。但看到雞蛋掉進杯中,安然無損,一片嘩然,隨之掌聲響起,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從而引導學生提出質疑性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好奇、愛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所以上課時我應讓他們多觀察、多動手,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為此平時就布置學生觀察植物的生長、觀察物品在太陽下的影子、觀察天氣與云的變化、觀察月相的變化等,還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包括課外小實驗、小制作,如自制潛望鏡,自制潛水艇模型等。在實驗中學會觀察、分析,增強學生探求科學知識的習慣。
三、聯系實際,注重生動活潑有趣
科學知識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終還要應用到實際中去。科學概念多、小學生往往感到抽象難學,就會產生厭煩情緒。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好奇心和求知欲,必須在講授每一個概念之前,首先激發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上述提出的幾方面之外,還應聯系生活實際,注重生動活潑有趣。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學生掌握原理,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通過演示實驗、多媒體等手段,使許多精彩的科學現象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輕松而又深刻地掌握了知識。同時還要教會學生會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如講物體的熱脹冷縮時,組織學生到我校教學大樓的伸縮縫處觀察體現,固體也有熱脹冷縮。今年6月21日夏至后,伸縮縫處上面瓷磚馬上拱起來了,從而喚起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精選練習和拓展課外作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
練習是科學教學過程學生實踐練習的形式,是形成能力的手段。他除了鞏固所學知識外,還起著訓練思維、發展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課外作業就是練習的延續。因此,按照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能力的要求,應注重設計具有趣味性、開放性、現實性的練習和作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礎上,發展創新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
傳統的科學練習的習題大多屬于封閉性的;解決問題的通道是單一或單向的;問題的答案是唯一確定的。這類習題與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存在較大差距。為了縮短科學練習的習題與實際問題之間的差距,應增大習題的開放性。例如,板書如圖所示的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適當的光學元件。
小學生處于兒童階段,他們對事物的態度傾向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興趣的影響,問題情景是影響學生對科學興趣高低極其重要的因素,生動活潑有趣味性的課外小實驗,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布置了一條家庭小實驗作業:“一個雞蛋上能放5塊磚頭嗎?再例如:當人在騎自行車遇到上坡時,怎樣騎會更省力?這條課余探究題。通過以上問題的設置,能夠引起學生廣泛的聯想,調動了學生思考、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他們學科學的興趣。
當然,教無定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以上所講只是個人的心得體會,希望拋磚引玉,能引起大家的共同探索。
【參考文獻】
[1]許新華.中學音樂教材歌曲鋼琴伴奏·新課標(上)[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2]歷樂.“指導發現法”的教學嘗試[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1997.
[3]劉建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考試周刊,2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