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輝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管理者、班級關系協調者和學生學習的領導者,不僅負責班級管理工作,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必須不斷學習,更新教學觀念,依據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為班集體的建設作出貢獻。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班級管理目標、班級管理的具體措施以及班主任針對學困生轉化時相關的工作內容等探討研究班級管理與班集體建設。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集體建設;班主任
本人于1988年9月參加教育工作,自1990年2月至今一直擔任了18年的班主任,現任我校五(1)班班主任。在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工作上任勞任怨,勇挑重擔,工作認真負責,不斷進取;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營造出一個身心健康、團結合作、師生關系融洽的班集體,對班上的學生要求做到團結友愛、積極向上,助人為樂,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十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在學生與教師的努力配合及其他學科教師的幫助、團結與支持下,所有教學與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全體學生在我的帶領之下在思想品德、智力與體力、審美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尤其表現在學習與紀律方面。
一、班級管理目標與措施
第一,加強德育,培養良好個人素養。工作中,我深刻地理解德育的作用,并將德育滲透于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每當在班級中發現與品德相關的問題,就會及時地弄明白事情出現的緣由,并嚴肅對待問題,采用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適當地“懲戒”,可以幫助學生明白自身行為欠妥之處,促使其進行自我反思,改正不足之處。此外,我會將誠實美德教育滲透于學生的行為習慣、文明禮貌、思想品格等方面,使學生明白誠實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成為誠實守信的人。很多學生來讀書時是班級的“問題學生”,我一般會合理使用有效的德育原則與德育方法,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并持之以恒,在整個德育教育過程中用自己飽含寬容的心來關愛學生、信任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
第二,科學規范班級管理。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取傳統班級管理理念之精華,并結合現代科學、有效、系統的管理辦法將教育與管理聯系起來,使二者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提升,達到更好的教育管理效果。其次,班主任應對本班的實際情況有較深的了解,建立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習慣、舉止文明等方面有所約束的《班級日常行為規范》,使班級管理工作落實于制度約束中。但常規管理對學生的行為成長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監督機制,發揮班干部的主導作用。通過這種辦法可以有效依靠監督管理機制掌握班級的具體情況,將班級日常管理落實實處,增加了管理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第三,加強班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好的班干部可以起到帶頭作用,為其他學生樹立好榜樣,并依靠自身的號召力與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促使一個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是班集體的主人。只有讓學生直接參與班級的管理,讓班干部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因素,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經常召開班委會,征求班委會的意見,指導他們如何進行管理,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充分發揮他們在班級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提高班級管理能力。當然在班級管理中,我還培養很多的小助手,如科代表、小組長等,每個同學都能盡一份力來幫助班級和幫助老師,各盡所能,各司其責,因此班級凝聚力也因此得到了增強。
第四,加強家校聯系,齊抓共管。學校教育若想取得成效,必須要有家長的配合,確保學校中教師的教育與家庭里家長的教育可以保持一致與連貫,避免學生出現不知所措的矛盾情況。因此,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可以相得益彰。我所帶領過的學生,生源地不同,有農村學生與城鎮學生、本地學生與外地學生,學生魚目混珠,且個別學生家庭情況比較復雜,加大的班級管理的難度。要想了解一個學生成長的具體情況只有從家庭情況信息來了解,因此很多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孤兒等如果不能掌握好其具體家庭信息情況會出現極端的教育后果,有時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班主任對學生校外情況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應做好家校溝通工作,保證溝通有效性。
二、學困生轉化情況
第一,多種途徑,全面了解。學困成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出現較多的有學生自身因素、家庭環境影響與學校教育方式的不適用。如果你對學生不了解清楚,那就根本談不上對他進行教育轉化。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管理一個班級集時,要學會通過多種途徑去了解學生,收集學生的個人材料。只有通過家訪、走訪原班主任、深入學生談話或通過學生內部等來了解學生,才能了解到學生的學生性格、心理素質、獨立生活能力、興趣、愛好、家庭等方面的情況;掌握有關學生的成績、思想表現、紀律等方面的情況;觀察到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在集體中的表現,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情況。
第二,分析情況,因材施教。綜合學生各方面的情況要進行具體、細致地分析,對每個學生都要建立詳細的個人檔案工作,找出學困生在哪些方面表現比較落后,以便今后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從學生的思想表現、成績情況、優點、缺點等各方面的情況來進行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學困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學困生的心里,最缺乏的是自信心,生怕被別人看不起,讓人嘲笑。因此我對這些學生的轉化方法就是鼓勵和表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當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時,我會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既能不使學生驕傲自大,又能滿足學生的自尊心需要。例如在2003年所任初二(9)班主任的工作中,對李同學這位“調皮大王”學生進行了仔細地觀察了解后,利用其愛好打籃球特點,然后在班會課上進行表揚,之后他改變了上課說話,欺負學生的惡習用心放在學習上,成績直線上升。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關心學生的個人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關愛學生,使學生明白教師的良苦永興,心懷感激,促使其學習動力的產生。
三、班級管理實績情況
十幾年來,我管理過的班級大都學風、班風較好,學生之間彼此關心,班集體團結友愛。學生不僅品行端正,舉止文明,還極具團隊精神與集體榮耀感,踴躍參加各類校內外活動、年級活動與班級活動等,并多次取得優異成績:2002年初一(9)班參加隊形操比賽榮獲二等獎,初三(9)在2005年校內運動會榮獲三等獎和元旦歌詠比賽中榮獲團體第二名等好成績。班級管理綜合評估中,我所帶的班級成績都在中上水平,在2002年至2005年所任班榮獲“流動紅旗班”,2020年五(1)班參加校運會,榮獲全校團體冠軍榮譽,多項單項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本學期連續五輪榮獲“流動紅旗班”稱號。這些成績得到領導和老師們的認可。
作為一名擔任十幾年班主任的教師,我一直堅持盡心盡力教書育人,盡職盡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班級管理工作落實到細微之處。從工作實際出發,全身心地投入班級管理,通過不懈努力和不斷的總結經驗,同時得到領導和同行的耐心指導和大力支持,班級管理工作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但還有許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開展以后的班級管理工作時,我一定會多反思,多發現,改正不足,總結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我相信,在今后的長期探索實踐工作中班級管理工作將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萬壽婷.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創新與實踐初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002):720-721.
[2]楊春平.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及策略初探[J].讀與寫(上,下旬), 2019(03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