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飛


【摘 要】目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老年人較為多發,本文主要對其特點及病因進行研究分析。方法:將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進行對比,其中,老年患者為30例,非老年患者為30例,入院時間控制為2017.1-2020.1,采用回顧分析法對老年和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特點與病因進行分析,總結結果。結果:通過對比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點及病因在老年與非老年的患者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特點及病例進行分析,以便臨床中給予針對性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關鍵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特點;病因
【中圖分類號】R5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18-01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在我國臨床中發病率日漸提高,尤其老年患者為主要發病人群,老年患者之所以發病率較高,與其自身身體機能發生退行性病變有關,機體本身代償適應能力較差,對消化道出血臨床癥狀表現并不具有敏感性,同時老年患者會合并多種基礎疾病,伴隨各種臨床癥狀,會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診斷的困難程度,臨床治療效果較差,病死率極高[1]。為了進一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疾病的治療效果,本文主要對其臨床特點及病因進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1-2020.1為本次實驗研究的起止時間,選取其中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和非老年患者進行對比,各30例。15、15和14、16,(65.98±1.27)歲和(45.28±1.75)歲,上述數據代表著兩組的性別、年齡,經過分析,可對患者的其他資料進行對比。
1.2方法
針對參與到本次實驗的全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回顧分析法完成相關內容的總結、分析,患者均使用上消化道內鏡以及病理診斷方法確診疾病,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診斷標準,通過內鏡診斷可進一步確診疾病的具體病因,根據疾病的診斷結果全部患者均實施對癥保守治療,同時,應由護理人員對患者在疾病治療期間的具體的臨床癥狀表現情況進行分析,總結,以便臨床中給予對癥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臨床特點及病因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SPSS17.0,用%表示各實驗指標,行x2檢驗,當P<0.05時,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對比臨床癥狀特點
在統計學軟件中對臨床癥狀特點各數據對比,統計學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極為常見的急腹癥,近年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發病率每年均有所提高,由于患者年齡較大,生理解剖結構各器官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發生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的特點,若臨床未給予及時診斷和治療,及易導致患者出現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2]。
從本文的探究中可以發現,老年人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有很多種,例如,急性胃黏膜糜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復合性潰瘍、消化道腫瘤、靜脈曲張等,與非老年組人群相比較,老年患者因消化道腫瘤、食道靜脈曲張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概率更高,可能與老年患者免疫力逐漸下降、防御功能減退等多種因素有關,同時由于老年患者發生動脈硬化的概率較高,可對機體血流量產生影響,黏膜的再生和修復困難程度較大,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常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相關藥物,均可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發生,且消化腫瘤發生概率較高。就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癥狀表現而言,就會存在腹痛、外周循環障礙、嘔血、黑便等癥,但老年患者發生外周循環障礙,腹痛的概率較高[3-4]。
綜上所述,與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發生因素有很多,應注意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腫瘤等相關疾病,給予對癥治療。
參考文獻
[1] 康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特點及病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04(047):9150-9151.
[2] 王曉梅,付曲波,歐陽錦盛.14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特點及病因分析[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8,000(004):610-611.
[3] 王春秀.探討14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特點及病因[J].特別健康:下,2019,26(8):100-101.
[4] 尋琳婷,范紅.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9例病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8,28(0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