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明


【摘 要】目的:研究在小兒腹瀉護理中采用整體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84例小兒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奇偶數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以及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率。結果:觀察組患兒的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滿意率為97.62%高于對照組的83.33%,P<0.05。結論:將整體護理應用在小兒腹瀉護理中,可促進病情恢復,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家屬滿意率高,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整體護理;小兒腹瀉;常規護理;臨床癥狀
【中圖分類號】R【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234-01
小兒腹瀉是小兒最常見疾病之一,特別好發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由于小兒機體發育不完善,機體很容易受到細菌、病毒、過敏、氣溫等影響造成患兒嘔吐、發熱、腹部不適以及大便次數增多及性質改變的癥狀,此病的發生和患兒飲食不節、消化系統不完善、免疫力低下有關。小兒腹瀉可導致患兒營養不良,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還可致代謝紊亂、酸中毒。在對患兒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需重視護理,依靠護理來消除影響患兒恢復的相關不利因素[1]。本文就整體護理應用在小兒腹瀉中的護理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小兒腹瀉患兒參與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數分組法將上述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男患兒24例,女患兒18例;年齡0.6~ 9歲;病程為1 ~ 6 d。對照組中:男患兒23例,女患兒19例;年齡0.7 ~ 10歲;病程為2 ~ 7 d。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如為患兒及時補液以及配合治療的一些護理操作。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具體內容:①消毒護理:和患兒接觸的時候需要消毒處理,照顧患兒前需穿上圍裙,對患兒的餐具做好消毒,對患兒的糞便也要做好消毒處理。②病情護理:做好患兒體溫的監測工作,若患兒發熱,體溫低于38.5℃給予護理降溫,囑咐患兒家屬多給患兒飲水,勤更換衣服,擦拭身體,當患兒體溫高于38.5℃及時告知醫生,遵醫囑給予降溫處理,對于輕、中度脫水的給予及時補液,對脫水嚴重的需要補鉀,同時做好患兒的生命體征監測,記錄大便顏色、量和性質。③健康指導:對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知識,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④飲食護理:對嘔吐癥狀嚴重的需禁食4-6h,待病情好轉后給予禁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停止食用糖分較高以及乳制品的食物。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對比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率。
1.4評價標準
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調查兩組患兒家屬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該量表中包括:基礎護理、護理操作、護理態度、整體護理共四項內容,每項分值0-25分,量表總分100分,十分滿意:≥85分;滿意60-84分;不滿意:≤60分,滿意率=(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資料:(n,%),c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退熱、止瀉、止吐、脫水消失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 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腹瀉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在我國,此病的發生率非常高,此病的發生不僅和自身的免疫以及機體發育不成熟有關,還可感染、季節變化、受涼等因素有關,起病急,大便次數增加伴有性質和量的改變,還伴有電解質、水紊亂,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2]。我國的小兒腹瀉發病率就很高,這不僅和小兒機體發育不全以及自身免疫力有關,還和季節變化、感染、腹部受涼有關,起病急,大便次數增多,呈蛋花樣便或者稀水樣便,伴有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對患兒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很大影響。臨床上常給予抗病毒和止瀉治療,由于患兒身體差異療效不盡相同,有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3]。
整體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以現代護理理念為指導,以患者為中心,注重患者多方面的需要,提供最佳護理[4]。本研究對觀察組患兒應用整體護理,做好消毒、病情觀察、飲食指導、健康指導等護理確保臨床治療工作高效開展,可提升患兒的抗菌能力,促進腸道功能恢復,保障患兒身體健康。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兒家屬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說明整體護理可優化患兒各項指標。
綜上所述,在小兒腹瀉護理中采用整體護理,可縮短患兒臨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淳丹.循證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及對提高臨床效果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6):241-242.
[2] 吳瑩,王英,秦亞妮.整體護理模式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貴州醫藥,2019,43(12):2016-2017.
[3] 陳天杰.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護理中的實施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9,38(33):119-121.
[4] 張方方,王芳,沈德新,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及臨床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90):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