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兆芬
◆摘? 要:練習教學是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練習不僅能夠強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和記憶,還能有效反饋學生思考過程。加強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策略研究,提高練習設計水平,能夠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讓小學生在練習中后的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將對數學練習設計的要點進行探討,并提出小學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策略
數學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數學練習,能夠幫助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消化理解,培養小學生舉一反三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小學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及學生成長特點,抓住數學練習設計要點,才能促進練習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數學練習設計的要點
(一)目的性
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根本目的是更高效地達成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練習設計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服務的,因此,小學數學練習設計需要具有目的性。此外,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具有較大區別,尤其小學低段學生,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尚處于逐漸發展和完善中,教師在進行練習設計時,需要遵循學生成長特點,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樣才能夠發揮出練習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二)層次性
小學生的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和認知是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逐層遞進過程。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也要遵循小學生認知規律,讓數學問題能夠體現出層次感。這樣能夠讓練習題之間逐步提升,讓學生的思路逐漸打開。此外,在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中體現出層次性,有助于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練習過程中得到成功體驗,增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
(三)趣味性
小學生學習行為自覺性尚未完全形成,還需要運用外界刺激讓學生內部因素產生變化,調動學生對數學練習題深入探索的欲望。因此,在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中,教師需要注重聯系題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練習的樂趣,體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練習教學質量。
二、小學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
(一)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數學練習設計
小學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中,教師需要結合數學教學目標對練習題進行構思,充分考慮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數學練習設計。
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二年數學《加與減》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要通過教學讓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減法計算方法。
教師進行練習設計時,圍繞《加與減》教學目標展開:學校組織跳繩比賽,二年一班報名參加學生數量為17人,二年二班報名參加比賽的人數為19人,二年三班報名參加的人數為15人,問二年級三個班報名總數是多少,二年二班參加比賽的人數比二年三班多多少?教師在對練習題設計時,僅僅圍繞著教學目標,采用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相關的事例,體會各個數字之間的邏輯關系,增進學生對數學加法和減法的理解。
學生在理解加法和減法意義之后,不難得出練習題算式:17+19+15+?,19-15=?,進而展開對計算方法的練習。
(二)根據教學難點進行數學練習設計
小學二年級練習設計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練習設計,這樣不僅能夠確保練習設計具有目的性,還能讓練習題具有針對性。
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測量》教學中,教學重點和難點在于讓學生對1分米和1毫米具有初步認知,具有長度概念,此外,要掌握米、分米、厘米以及毫米之間的換算。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組:
1.小強的身高為105()
2.鉛筆的長度為200()
3.操場的長度為100()
4.教材書本的長度大約為2()
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在括號中填寫正確的長度單位。通過這種練習設計,能夠讓學生將數學問題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進行對長度具有直觀認知,通過形象思維,對長度單位的換算關系加以記憶,解決數學教學中的難點。
(三)數學練習設計要突出層次性
教師在進行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中,不僅需要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進行設計,還要讓練習題層次感,讓學生能夠逐漸活躍自己的思維,對數學問題理解逐漸加深。
例如:在進行《測量》練習設計中,教師采用了這樣的習題組:
1.鉛筆長度大約17(),房子高度大約3();
2.跑道長度大約為100米,小強跑了40米,還剩下多少米?
3.跑道長度大約100米,小強跑了40米,小明從對面跑了20米,兩人距離有多遠?
從三道數學練習題難度來看,呈現出逐層遞進的層次性,學生完成第一道練習題后,喚起學生對長度單位的記憶;在進行第二道題練習時,會融入數字的概念;而進行第三道題練習將會將長度單位融入到數學邏輯思維中,側重加減法和長度單位知識的整合。
(四)數學練習設計要具有趣味性
二年級小學數學練習設計中,需要結合本年齡段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認知規律,適當增加數學練習的趣味性,讓小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在快樂中豐富數學知識,強化對數學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二年級《加減法》練習時,教師采用角色扮演方式進行練習,幫助學生提高加減法計算能力。教師準備了蔬菜和水果的卡片,上面標注了價格。游戲開始后,每次選出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顧客隨機選擇蔬菜或水果,然后由售貨員算出金額。通過這種貼近學生生活的游戲活動,能夠讓學生將數學問題與生活聯系起來,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提高加減法運算能力的同時,培養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三、結束語
小學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中,需要圍繞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或教學難點展開設計,充分考慮小學二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突出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和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潛移默化中豐富數學知識,改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李燕.淺談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145-146.
[2]周絲雅.淺談二年級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J].少男少女,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