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湘漪
摘 要:基于現有的條件,實現校企深度合作,要共同進行動畫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對學生的實踐課程進行內容確定、考核標準制定,將學生的實踐環節盡量與職業的需求無縫對接,堅持因崗施教的實踐教學原則,強調實際的動手能力,進行完善的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的就業打下基礎。
關鍵詞:實踐教學;校外實踐基地;動畫專業
注:本文系遼東學院“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專項課題“基于專業特色的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模式的探索”研究成果。
一、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意義和價值
2015年,國家三部委聯合發文《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隨后各地方政府相繼頒布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型院校轉型發展試點工作方案。在政府的推動下,眾多地方高校的布局和結構均發生根本性轉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正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滿足社會和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產教融合的重要接口。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充分地利用社會資源,根據教學需要合理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是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探索創新能力和服務地方融合發展相結合的有效方式,是形成學校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互動機制的基礎,是促進科教成果向技術成果轉化的紐帶。教育與企業生產相融合,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增強辦學活力。
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的職能,培養人才既要考慮對于學生理論能力的培養,也要考慮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理念下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為了強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中使學生能明確將來的職業需要,在實踐中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集中訓練和提升。學生在校外實踐基地中的實習是專業知識和能力綜合架構的過程,學生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同時進行反思,促進新知識的形成與能力的提升。校外實踐使得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緊密結合,使學生清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企業中進行實踐,可以保證學生接觸到將來從事職業的各個環節,也會接觸到很多具體的設備并學習操作。通過一系列環環相扣的環節,學生對于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會有更為清晰和具體的認識。學生通過在校外實踐基地中進行實地觀察學習和操作,可以有效解決重理論輕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強、創新能力弱等諸多問題,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對接。
在我國動畫、視覺傳達等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類行業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很多高校嘗試進行藝術類專業實踐模式的改革。結合動畫專業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和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和設計創新創作能力,能夠滿足職場對于學生提出的要求。這其中校外實踐基地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它是學校教育和職場的良好銜接,可以讓高校的教育與職場進行平穩的對接。然而,當前很多高校在推進校企合作基地建設的方式和效果上,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實踐教學的開展,必須加以重視和改進。
要想更好地建設對所學專業具有更強針對性的校外實踐基地、提高師生專業實踐能力,必須進行校企合作模式優化,打造人力資源的優勢供給等,從所授專業出發展開校外基地建設模式的探索。更好地發揮實踐教學基地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的作用,完善在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高校肩負的社會新使命,是動畫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要解決的問題。
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現狀
我國高等教育和學生規模的不斷發展使得當前大學教育更加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基地則成為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高校借助校外實踐基地來實現人才培養。當前很多高校在推進校企合作共建的過程中,能夠遵循和發揚開放思想和建立規范化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的目標意識,但是在校外基地的建設方式和效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實踐教學的開展,基于此,高校工作中應該加以重視和改進。
藝術類相關的對實踐學習具有較強需求的專業的校外基地建設中,部分校外實踐基地在應用程度上不夠充分,管理機制規范化需要完善,合作模式統一單調,缺乏基于專業的合理性和實用性,難以滿足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長遠發展。
截至2019年末,藝術與設計學院動畫等相關藝術類專業已經成功建設多個校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與企業聯合開展學生專業認知、實訓實踐、實習等教學活動。在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摸索中,注重課堂與企業實際的結合,注重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注重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作為實踐基地建設的重點內容,將探索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生實踐教學模式、建設產學研一體的專業學習與行業實踐融合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作為思考對象。
三、研究目標和基本內容
將從課題的提出、研究依據、研究對象和方法、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步驟、保證措施等方面構成課題研究體系,支撐課題研究結論。
總體框架將基于藝術與設計學院動畫等專業已建成的校外實踐基地的實踐應用情況,結合專業發展展開系列調研及研究過程。從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合作基礎、基地實踐條件建設、課程建設、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建設目標和建設計劃,包括實踐專業、實踐內容及企業課程以及保障體系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本次課題的深度探索。
嘗試利用本專業已建成的數字文創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室優秀資源實現校企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完整的動畫專業等相關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邀請校外實踐基地依托單位專家組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實施方案;在實踐教學課程教學與考核中,努力實現全程校企共建共管共評;學生畢業設計與實習實訓項目在校外實踐基地中進行對接;共同培養實踐教師隊伍,打造“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實現實踐教學以數字媒體藝術應用類行業崗位真實狀況進行工位設計,堅持因崗施教的就業原則、執行口傳心授的師徒體制、強調動手實干的產品體驗、增加提升自信的實踐積累;達到校企雙方責權分明,共同指導、管理、評價學生的實訓實踐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幫助學生擇業就業,建立具有專業針對性的校外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