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摘要】首先分析目前中職學校的教育現狀和要求,以及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狀況,再結合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探討如何從目前的中職生現況出發,分層次地定位出專業教學對象,使教育效果最優化,為電子商務的一線領域輸送合格的畢業生。
【關鍵詞】主體教學對象 ? 專業定位 ? 學生定位
一、中職教育現況
社會需求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最大動力,而如何為社會提供符合職業需要的工作人員,是職校建設的明確方向。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深化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教學改革,打造面向就業市場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勞動者。
培養會動手的高技能的、服務于生產一線的人才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在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方面,由于不同專業在細節上體現出不同的專業特點,因此,并不能一刀切地按照某種特定模式進行專業建設以及專業教學,而如何分離出依據不同專業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教學。現在,從一個在一線教學工作崗位的教師角度,探討在中等職業學校,依據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如何在中職生中實踐分層次專業教學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為更好地培養電子商務專業高素質人才不斷總結經驗。
二、專業背景
“十二五”時期,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迅速擴大,電子商務信息、交易和技術等服務企業不斷涌現。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達4.5萬億元,同比增長22%。201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再創新高,達到5.88萬億元,其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21萬億元。截至2013年12月,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35萬人。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已超過1680萬人。
隨著我國互聯網和移動網絡普及率的提高,電子商務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快速改變著原有經濟格局以及傳統的經濟運行方式和增長模式,電子商務在催生新經濟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所表現出來的巨大能量,已經使其成為評價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三、學生定位
職業教育本質上要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其所提供的教育供給必須按照最大限度契合社會實際需求來進行組織。中職教育是一種培養行業需求的中等實用型人才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向決定了對中職生生源挑選的寬松性,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基礎文化課要求都較低,這種寬入口就決定了中職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太差,學習主動性不強,甚至有很多學生不想學的現象。再者,中職學生對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認識普遍不足,學生的一些行為習慣,禮儀,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看不清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善于與人交往,不善于溝通,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學生表現出我行我素的個性。企業所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他所需要的學生首先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較好的思想品德,規范的行為習慣,能吃苦耐勞,有較強的組織觀念和服從意識。在社會實踐中,員工的工作態度是大部分企業最為看中的,老板把工作態度看得比專業知識更重要。他們認為一個人的知識技能可以通過培訓提高,但工作態度很大部分是受個人的生活習慣性格影響的。因此,在職校教育中,教育主體的定位問題非常重要。
針對這樣的現狀,需對中職生群體有個準確的定位:
① 基礎好,知識面廣,學習認真的學生。這一部分學生中,有著良好的文化基礎知識,學習認真,動手能力強。作為專業教師,必須懂得從學生群體中挑選出來,他們是能充分發揮出專業技能潛力的一部分學生,是引領專業發展的重要培養對象,但是這些學生并不能形成主體,由目前中職生群體所固有的生源特點來看,這始終是一小部分,不可能形成穩固的一個大群體;但有效地穩住這一小部分學生,對專業建設,以及影響力方面,非常重要。
② 這部分學生是目前專業教學的主體對象,在數量上相當明顯,基礎一般,尤其文化課基礎較弱,但學習認真,在專業知識學習上配合老師的教育。
③ 這一小部分學生,基礎不好,并且學習積極性不高,可能會對主體部分的學生的專業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作為專業教師,必須分離出這一小部分同學,在教學要求上,簡單化處理。
四、專業定位
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運用計算機網絡從事商品購銷、支付結算、廣告宣傳等商務活動及從事其他工商管理工作的中等應用型人才。具體技能表現有:
(1)掌握經濟學和市場營銷等財會專業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計算機基礎和應用能力;
(3)掌握市場調查、分析、預測方法;
(4)具有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能力;
(5)具有電子商務能力;
(6)了解電子商務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課堂教學實踐的環節中,著重對學生基本理論素養的訓練,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為日后學生自身的提高打好基礎;技能實踐環節中,體現在對學生進行實務技能訓練、模擬實操、崗位實習等教學實踐,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網絡建設和維護能力、網絡營銷和策劃能力、商貿函電文書處理能力、英語應用能力、財務手工業務和電算業務實操能力以及電子商務業務實操能力等工作能力。
對于理論與技能實踐的準確定位,在中職生群體中,必須有個細化的過程,在上一小節對中職生的定位問題中,可以看出學生明顯得分為幾個層次,在不同的層次上,學生主體所表現的特征不同,因此必須圍繞專業定位問題,進行教學的定位。
五、教學定位
現階段的中職生群體中,并不能有效地實踐全面發展學生的各方面技能,雖然從國家的教育政策指導法規中,指出了要全面發展中職生的技能,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不能有效地實踐,并得到良好的效果。這除了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知識基本面的培養方面有一定的遺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當今社會當中,對職業教育尚未形成一個正面的評價,總以為讀普通高中,接著上大學才是正確之道,因此,在多層次的學生群體中,義務教育階段基礎良好,并且志愿技能學習的學生群體不明顯,導致在全面培養學生全方位技能方面,實踐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因此,有目的地分層次定位學生,有利于技能培養效果的最大化。
(一)分層次教學定位
① 針對基礎好、知識面廣且學習認真的學生,充分挖掘出這部分學生的技能實力,是發展電子商務的根本,他們代表了這個專業的全方位技能,是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最優體現。因此在專業教學上,在理論學習上,要不斷深化他們的專業理論能力,這是他們日后在實際工作崗位向上提升的基礎;在實踐技能方面,應該有力度地發展全方位技能,包括:掌握計算機基礎和應用能力,掌握市場調查、分析、預測方法,具有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能力。
② 在目前中職教學中,這部分學生是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主體對象,穩住他們在專業實踐技能方面的鍛煉,是形成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基本工作,是在中職教學中,體現出專業效用的基本面,如果遠離了這份主體對象,而過度要求學生全方位地發展技能以及提升理論能力,往往顧此失彼,教育效果得不到優化。
③ 由于中職教育還兼具一定的維持社會穩定的功能,對于一部分對學習效果要求不高學生,通過優化的教育,只要求該部分學生能完成基本的當中,可能會對主體部分的學生的專業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作為專業教師,必須分離出這一小部分同學,布置簡單的任務,這一小部分學生要形成完整不能成為專業。
(二)分層次發展定位
專業之所以能發展,必須發揮專業教學主體對象的作用,并且教學主體對象應當能夠發揮出專業本身所應有的優勢,得到全面的開發,因此,專業教學主體的遷移問題,是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必須體現的,也是專業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除了學校生源篩選方面的因素之外,就是如何把握住專業教學,使原本屬于教學主體對象的中間部分,向上遷移,形成穩定的、能夠發揮出專業優勢的主體部分。
發展的教學主體對象分布圖:
① 穩定的專業主體對象,能發揮出專業優勢定位。
② 逐步縮小,向上遷移,這部分學生是現階段的重點教學對象,也是目前比較穩定的教學主體,思考這部分學生的發展問題,是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③ 作為一種教育現象,就目前的社會以及教育現狀來講,無論教學的發展達到的層次如何,這一小部分學生是存在的,最理想的目標是能夠使這一部學生向中間部分遷移。但就目前的教育現狀而言,穩定這一部分學生,或許才是教學的重點。
六、結束語
20世紀末,電子商務的崛起昭示著在21世紀早期,電子商務領域將會硝煙彌漫。有人說電子商務領域是一塊甜美的大蛋糕,就國內的現狀而言,從ebay入住國內的易趣,到被阿里巴巴慘痛地擊敗,再到百度有啊的推出,許多巨頭都對電子商務領域領域展開了全面的排兵布陣,而中職學校作為電子商務領域一線工作人員的培養基地,又該是如何去實踐培養目標的,顯然這是重中之重。
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正在面對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市場,從學校到一線的專業教師,專業定位問題,學生定位問題,是能否實踐專業教學效果最優化的基本問題,也是我們能否為電子商務一線領域輸送合格畢業生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梁海波.《電子商務基礎》.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年.
[2] 李琪.《中國電子商務》.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