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惠敏
【摘要】當今社會而言,信息技術教育是很重要的,在信息社會中起決定作用的已經不是資本,而是信息知識,這是信息社會的最基本特征。筆者認為采用實踐課方式進行教學,更有利于提高信息技術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實踐課 ? 探究 ? 實驗
一、實踐課的提出
2015年05月24日習近平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提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也曾經說過:“人的認知構建必須由他們自身通過操作活動去完成。”,換句話說探索活動是在操作中完成的。
信息技術并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與其它學科、各種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授人以漁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兩個素質”教育。教學中注意信息技術教學基礎知識探究,也不追求“學于致用”的技術培訓,而是把計算機回歸于工具,來提升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學生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這是偉人鄧小平曾經講過。我省從小學到高中都設置了信息技術課程,不同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都體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實踐比重大。就高中而言,信息技術課設置必修與選修,要進行全省統一學業水平考試與等級考試二考合一,進行無紙化考試,操作題占60%,可見實踐的重要性。
二、探討實踐課的效益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過:“堅持一個人無論怎樣也不過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孩子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利用學生好動的性格,結合計算機實踐課優勢,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不斷地操作活動進行探究式的實踐,自己發現問題,從而學會解決問題,并且在這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掌握了計算機的操作技能,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接下來我們從以下幾點來說說探究實踐課的作用。
(一)可以揭去學習計算機的神秘面紗
在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農村出生,對信息技術這一門學科不了解,家里有電腦的還是較少的,因此一些同學對電腦產生了一種神秘感覺。我們安排實踐課法,讓學生很自然地走近了電腦,親自去探究電腦各設備,如鍵盤、鼠標、顯示器等設備,通過具體的設備積發對所有的部件的興趣,再進一步探究如硬盤,主板,CPU等知識,再實踐中讓學生明白,計算機只不過是受人控制的機器,它的操作也是非常簡單,通常可由鍵盤或鼠標來完成操作的,其實是平常的電子設備而已。
(二)實踐讓教學更具體化、直觀化
信息技術是一門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科,最忌的是教師空談,學生也比較喜歡上實踐課。我在介紹電腦的各種設備功能時,我不會讓學生感覺自己是在吹牛,一般我會演示其中一個設備,讓學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計算機系統組成中,讓學生直接面對計算機,解剖整臺計算機,這種教學很直觀,學生非常興趣;在VB程序編寫教學中,程序編寫是不是能實現所要求的功能呢?語句寫得對不對呢?在計算機上運行一下,馬上就能清楚明白。在實踐課上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活動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在實踐中范的錯誤、疑點當堂就已經解決,也不會留到課后,或者是下一次課,記憶也會比較深刻。
(三)在實踐課上容易實現個別化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進行學業水平考試的學科,在最后考試前的輔導,經過我20多年實踐經驗,采用實踐課法進行個別化教學效果是最好的。在個別化教學準備中,我會至少設置三個層次的實踐活動。把學生實踐過程劃分三個時段,學生在完成第一個層次的實踐活動,再完成第二個、第三個層次的實踐活動。避免學生“吃不飽”,與 “吃不了”的現象, 對“吃不了”的學生再進行個性化輔導。
(四)借組工具軟件上有趣課
隨著全面提升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后,各學科老師喜歡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上復習課時,我會把整本書制作成思維導圖,一本書變成一幅圖,章與章之間不在獨立,知識通過脈絡形式展示顯得更有條理與層次感,方便學生掌握與理解。上實踐課就更不用說,信息技術課到計算機房上課是學生最快樂的,學生手、腦、眼、耳并用,讓學生各種感觀都得到滿足,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三、實踐課模式的實驗
地區差異、經濟差異,學校電腦資源的配置也是存在差異。經過我20多個教學實踐,從“一堂言后實踐”到“邊講邊練”教學模式,我個人認為“邊講邊練”這種模式最具有實效性,教學中老師、學生雙方都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這種效果是最好的,把疑點當堂就解決,不會留到課后。
我們學校配置紅蜘蛛多媒體電子網絡教室,我就要準備一些適合于本課的演示教學課件,統一控制學生機進行上課,演示。這種模式我是用得最多的,實踐操作演示統一控制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要讓學生練習時就解除控制能開放學生機,學生進行上機練習。有時我把屏幕投到黑板大屏上,我邊講學生跟著邊練,這種模式也會因為學生情況的不同而造成時間上的等待,降低了課堂效率。一般我是在上復習課、基礎知識課和練習課時使用,同時我會自制一些演示視頻讓學生自行跟著視頻練習。另外我一般也會在快下課前15分鐘,開放外網,讓學生自己上網獲取資源。
當然,不管教師設計哪種模式的實踐課,都應是用心準備的。不同的知識點的學習方法都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最有效的模式。
四、結束語
總之,提升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效率方法有很多,相信在一代一代的教育者的不斷探索與創新,一定會尋出適合當地學生的育法。聯合國重新定義的新世紀文盲標準,把不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定義為新世紀文盲。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也是掃盲的教育,我們擔負著雙重任務,要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