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OBE是20世紀八十年代源自國外的一種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此教育模式亦可謂是新型的教學評價機制。OBE內涵“五個強調”,是主要針對學生的學而提出的。當這套模式引進到廣西高校音樂教育,特別還與國際交流模式融合的時候,筆者將OBE教育模式延伸到了教師教學以及教學管理、實踐、科研中,讓OBE理論中國特色化。
關鍵詞:OBE;廣西-東盟;音樂教育;國際交流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5-0-02
一、OBE的內涵
OBE是英文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是成果導向教育的意思。這個教育理念于20世紀八十年代左右首先出現在美國及澳大利亞。OBE的內涵中,有“五個強調”。第一:強調人人都能成功。也就是說,OBE以最終人人都能成功的思維反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以成功的結果促進成功的學習。第二:強調個性化評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會制定個性化特色的評定標準。第三:強調精熟。它是在區分高低學習程度的基礎中提出的。以每位學生掌握知識的精練、熟悉程度作為學生的學習評價。第四:強調績效責任。學校應該引導學生重視學習的成效,讓學生建立自主為其學習行為負責的理念。第五:強調能力本位。教育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能力為中心,以有沒有能力作為衡量尺度,而不再只是強調學歷、資歷。
二、構建新時代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模式——以“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學成果展演為例
廣西-東盟民族音樂國際交流模式,以“節慶”“學術研討”“國際教育交流”多個主題構成。中國東盟(南寧)音樂周、廣西藝術學院東盟藝術系、“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學成果展演,組成了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模式,本文將以“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學成果展演為例,以點帶面將OBE理念融合到音樂教育國際交流中。
(一)強調成果作為導向
強調成果作為導向的逆向性思維,給新時代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模式提出了一個問題。最終的教育交流成果是什么?那就是立足廣西、面向東盟,以民族文化認同作為新時代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模式的切入點。立足廣西,就是要把握和利用好以“壯族”為中心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以及地方戲曲文化。把以“壯族”為中心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以及地方戲曲文化建設作為廣西高校音樂教育教改的主要方向,倡導廣西高校音樂“民族化課程”改革。面向東盟,則是貫徹文化部推動中華文化藝術“走出去”的戰略,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平臺,以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作為交流的中心,加強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區域性合作,提升廣西乃至全國的高校音樂教育水平,實現廣西教育與文化共同發展。“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學成果展演已經舉辦了12屆,2014年被列入文化部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動。作為中國-東盟文化論壇的配套活動,彰顯著音樂國際文化、藝術、教育交流的重要作用。如果以OBE作為思維導向,把諸如此類各種教學成果作為成功導向,強調人人都能成功,讓學生通過仔細策劃、專心表演、認真觀摩和廣泛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廣西文化發展提供四有人才,這必然是一次新的課堂學習革命。[1]
(二)強調個性化評定
強調個性化評定。一個龐大的教育體系由教、學、管理、實踐、科研等教育行為組成。教的主體是教師,學的主體是學生、管理的主體是教育管理人員、實踐與科研的主體則是整個教學系統里的所有人。運用OBE理念,以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為翹點,必然會引起教師重視“個性化教學”,同時使得高校的教育走向“個性化管理”,促進“個性化實踐”與“個性化科研”并行。廣西是少數民族地區,可以通過“民族化”“區域化”來實現“個性化”。但這是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活動,也要強調“國際化”。如:在“紅銅鼓”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活動中,各高校選送的節目中可以通過依托國際交流平臺,創作出“個性化節目”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當藝術展演成果要求“個性化”的時候,通過OBE的反向思維方式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個性化節目=個性化策劃+個性化創作+個性化編導+個性化表演+……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模式需要突出“個性化”。
(三)強調精熟
強調精熟。“紅銅鼓”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活動中每兩年舉辦一次。一個節目從個性化策劃到個性化創作到個性化編導,再到個性化表演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藝術精品”的制造,需要通過素材的積累和時間的沉淀,更需要將“精熟”二字貫穿于整個節目制造過程。“精熟”二字除了要求學生精練地熟悉音樂以外,如是聲樂節目,還需要精練地熟悉歌詞、精熟地表演、精熟地歌唱;如是舞蹈類節目,還需要精練地熟悉動作、精熟的走位、精熟地表演……教師們也同時受到了“精熟”二字的約束。藝術創作的過程,通常可是分為藝術體檢、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三個重要階段。在藝術體驗階段,需要教師(藝術家)在長期的生活體驗、勞動實踐的基礎上,將專業知識精熟地與某種生活現象融合為一體,產生審美的共鳴,從而激發出創作的欲望。在藝術構思階段,圍繞成果展演活動而展開的創作需要強調“民族化”“區域化”“個性化”,這就要求教師(藝術家)精熟地掌握某一種民族音樂特性,并能按照這種民族特性創作出“個性化”的藝術作品。在藝術表現階段,需要教師(藝術家)精熟地運用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將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藝術信息總和,統一精熟地通過某種藝術媒介體現出來。
(四)強調績效責任
OBE內涵中,第四個強調是績效責任。學生學習的績效維度包含三個維度:素質維度、行為維度和時間維度。“紅銅鼓”藝術教學成果展演作為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模式之一,各參加展演的學校應該引導學生重視音樂學習的成效,讓學生在參加藝術展演過程中,建立自主為其音樂學習行為負責的理念。素質維度,就是強調在展演的過程中,重視學生“藝術能力”、“藝術資質”或者“藝術才干”的培養。高校音樂教育通過藝術展演培養出重視音樂素質的學生,同時培養學生的通用性素質維度和專業性素質維度。使得他們現在受惠于社會,未來必將服務于社會。行為維度,分為有效行為和無效行為。強調學生在每一次參加排練的過程中,盡可能專注于練習,使得自己每一次學習都達到最佳的狀態,逐漸養成一種高效應的學習行為。排練結束后,要溫故而知新,要合理安排好復習的頻率,預防下一次排練出現無效行為。時間維度,可分為即期績效和未來績效。強調學生在參加排練的時候,將即時學習到的藝術表演相關知識,即時轉變為已經掌握的知識,并通過教師的即時認定成為學生的即期績效。學生的未來績效是多次即期績效疊加產生的,也是多次通過參加藝術實踐長期積累產生的。好的即期績效才能遇見好的未來績效,當學生們明白這個邏輯關系之后,便能使被動參加學習變為主動參加學習,角色方面也會從被教師管理者變為主動管理自己者,全面落實績效責任制。以上主要說的是學生的績效責任,但是本人認為如果OBE的教學理念的第四個強調只是面向學生,那么當OBE進入中國之后,就必將會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OBE理論。以“紅銅鼓”藝術教學成果展演為例,強調教師績效必要在把握藝術作品“民族性”和“國際性”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地管理學生排練,通過落實學生績效責任的反饋信息來檢驗教師的績效責任。
(五)強調能力本位
強調能力本位。參加“紅銅鼓”藝術教學成果展演,對于學生而言,不是學歷或者資歷的提升學習,而是強調知識+技能+態度的綜合職業能力學習;對于教師而言,是工作能力、學習能力、藝術創作能力、管理學生能力、對外交流能力的一種綜合能力提升學習。對于參演作品而言,它是教師的藝術教學成果、學生的藝術實踐成果、對外藝術交流成果的作品綜合能力體現。強調能力本位,體現了學生、老師、教育管理者的社會、歷史、現實、實踐和人生價值。
在本文中,筆者以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模式之一“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學成果展演為例,強調OBE學習產出的核心理論,同時強調將OBE模式中國化,使得“五個強調”面向學生、也面向教師以及教育管理人員。為廣西—東盟高校音樂教育國際交流提供一個新的理論方向。
參考文獻:
[1]練遠媚.“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海外名師”國際音樂交流構建探索[J].黃河之聲,2017(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