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國家對于公民的思政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已經成為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環節。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開展思政教育應當積極開拓網絡渠道,積極建設網絡思政教育平臺。以此為基礎,本文從高校思政教育的內涵著手,首先闡述了高校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價值,隨后簡要分析了當前階段高校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討了高校加強網絡思政教育平臺構建和應用的有效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平臺
當前階段,互聯網時代逐漸發展起來,電子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推動教學創新,將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教學工作聯系在一起勢在必行。目前,國內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逐漸開始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思政教育活動。高校在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是在網絡平臺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高校相關教育工作人員思索和解決。
一、高校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價值
近些年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的方方面面,教育行業也已經開始了對于互聯網教學的探索和實踐。當前階段,很多高校都有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嘗試,并且已經投入使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構建和應用。一方面能夠適應智慧校園的發展趨勢,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構建和應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思政學習的積極性,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對于高校思政建設意義重大。
二、當前階段,高校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存在的不足
(一)網絡思政教育平臺應用率低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教育平臺建設成為現階段越來越多高校發展線上教育的研究途徑,在思政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很多高校已經開始了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構建。但是由于教師尤其是年長的教師傳統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對于互聯網技術認識和學習不足,不能夠應用網絡教育資源開展思政教育,這就導致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應用效率大大降低,影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1]。
(二)網絡思政教育資源開發重復
目前很多高校都進行了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構建和應用,但是在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過程中,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有限,平臺的網絡教育資源開發都是根據本校教師對于資源的認識和理解,從零開始開發網絡課程,重復的資源開發工作嚴重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三)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缺少互動性
雖然現階段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已經開始重視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應用,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平臺互動性的缺失使得網絡思政教育資源不能夠與時俱進,缺乏動態性,同時師生之間難以便捷地進行交流,影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三、高校加強網絡思政教育平臺構建和應用的有效策略
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新時代,高校開展思政教育應當將眼光放長遠,將教育途徑從傳統的線下教育拓展到線上,變革成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二者并重的思政教育新模式。當前階段,很多高校都已經開展了線上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工作,開始構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來提高學生思政教育成效,創建思政教育智慧校園。為了進一步挖掘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價值,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簡要探討了構建和應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師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價值
在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構建和應用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平臺在思政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高校思政教師的培訓,深入挖掘教師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價值,讓思政教師充分認識到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相比于傳統思政教育方式的優越性,并且學會應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同時還要鼓勵思政教師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建設和應用過程中,積極拓展思維,出謀劃策,將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建設得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相較于傳統的思政教育方式,區別之處甚多,教師要想應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不僅要加強自身教學水平,還要不斷充實自己,學習網絡教學的相關方式方法和管理技巧,學會結合網絡教學資源的特點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
因此,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構建和應用過程中,一方面,高校可以加強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合作,與國內外相關院校交流經驗,合作開展教師培訓,從而推動本校的教師培訓工作的開展[2]。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結合本校的教育教學特色和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按照實際的思政教育工作計劃,將網絡思政教育資源分配給教師,激勵教師積極應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深化高校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建設。
(二)積極探索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資源共享功能
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創建智慧校園,現階段我國高校在思政教育上已經開始引入和應用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思政教育體系的科學性大大提高。目前,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國教育部門的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已經卓有成效,但是在教育資源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現有的網絡教學資源庫覆蓋面還比較有限,資源的共享性比較差。在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構建和應用過程中,為了彌補網絡教學資源共享性不足的問題,促進思政教育教學資源在高校之間的流通,相關部門應當加強高校之間的網絡思政教育教學資源的整合,促進高校之間思政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有效避免當前階段教育資源重復開發的問題,大大提高網絡思政教育效率和成效[3]。與此同時,由于網絡思政教育資源的動態性,相關部門在推動高校加強資源共享的同時,還要積極對資源進行維護和更新,保證網絡思政教學資源的質量。
(三)提高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互動性
當前階段,我國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應用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平臺在構建過程中,互動性不足,優質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不能夠發揮最大的教育價值[4]。因此,為了進一步推進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建設,提高高校網絡思政教育水平,高校應當積極探索平臺互動性開發,可以在平臺中增設互動版塊,讓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之間能夠暢所欲言,進行社會化交互,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與教育改革之間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系,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必須要重視互聯網技術的科學應用。為了深入推進思政教育,在構建和應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過程中,高校一方面應當積極發揮思政教師的引導作用,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思想政治素養;另一方面,高校應當開發平臺的思政教育資源共享功能,加強資源整合。除此之外,高校還應當提高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互動性,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通過互動交流提升高校整體的思政文化素養,創建具有良好精神文化風貌的美麗校園。
參考文獻:
[1]吳迪.學生管理服務平臺在思政教育中的價值發揮及體系構建[J].當代旅游,2018(6):288-288.
[2]陳雯.高校思政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東西南北:教育,2019(1):0377-0377.
[3]孫秀麗.課堂派網絡教學平臺在地方高校思政課大班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2019,449(02):63-64.
[4]李倩.高校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的研究[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34(005):133-134.
作者簡介:
李全福(1981—),男,講師、本科、銀川能源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