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要提升自己的育人能力,這是高校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育人能力主要表現在其政治育人能力、理論育人能力、道德育人能力以及情感育人能力。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要提高育人能力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必須得研究學生特點,還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藝、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校;形勢與政策教師;育人能力
所謂能力,就是人們在完成某一項工作或任務時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教師有兩種基本能力,一個是教書能力,另外一個是育人能力。“教書”固然包括知識的傳播,但其根本作用還應該歸根于“育人”,也就是說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培養和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應該以育人能力為核心。
一、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育人能力的內涵及重要性
教師的育人能力,指的就是教師在教授學生、教育學生過程中所體現出的綜合素質。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作為教師群眾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這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特殊界定,而形勢與政策課教師恰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益補充和外展延伸。
二、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育人能力的要素構成
1.政治育人能力。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政治育人能力即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所表達的政治觀點、表現的政治態度、保持的政治立場、展現的政治辨別能力,以及因此而對學生所能產生的積極的、健康的引導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2.理論育人能力。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要以理服人,這里的“理”,指的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理論育人能力,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學生們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踐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3.道德育人能力。現實當中我們看到,好的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不僅僅能在理論上說服學生,政治能力上影響學生,還能通過自己無形的道德示范感動著學生。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道德育人力,不僅僅在于給學生傳播的道德知識、道德觀念,而主要在于自己這種“道德示范”力的作用大小,“道德示范力”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道德育人能力的根本。
4.情感育人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談到,思政課教師“情懷要深,保持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而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也有這樣的情懷,但更要注重將這種深厚的情感傳達給學生、影響到學生,在學生的心中種下家國情、愛國心。
三、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育人能力提升的幾個著力點
(一)必須著力于自身素養的提高
1.知識儲備:努力學習,強化理論武裝。我們的黨能長期保持先進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不斷地學習,進而不斷地進步。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育人能力提升,包括自身理論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自覺地學習新思想。
2.意志儲備:筑牢理想信念,增強政治定力。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要站直腰桿,理直氣壯地去宣傳講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挺直腰桿,才能切實增強“四個自信”,才不會受到社會上腐朽思想的干擾和侵蝕,才能始終保持政治正確和政治清醒,才能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政治理論知識,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政治思想方面出現的問題和偏差。
3.道德儲備:歷練品行,提高人格境界。思政課教師“導之以德”,學生才能“有恥且格”。其實道德和情懷是緊密相關的,“什么是情懷、怎樣才算有情懷?所謂情懷,是指超出個人利益之外的情感關切和精神追求。所謂有情懷,是指一個人有精神內涵、有寬廣胸襟、有人間大愛。”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有大德、守大義、承大愛,就會對國家有情懷、對學生有深情。
(二)必須著力于對學生的了解研究
1.要了解學生的關注點、需求點。“首先要科學地認識作為教育對象的大學生群體,認識到他們關心的熱點、難點和興奮點,也要認識到他們的困惑、他們的期盼,只有對上述問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們才能與學生在思想層面進行有效溝通,為學生解疑釋惑,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發展”。不了解學生需要的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是不合格的。
2.要了解學生的接受習慣。作為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不去了解中學生的心理接受特點、語言接受習慣,教師講課態勢居高臨下,理論語言滿天飛,就是對學生的“粗暴”對待。這樣的教師所授的課就不能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三)必須著力于優化“傳播介質”
1.練就好的語言表達。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滿腹經綸,但是講不出來,這是致命的;滿腹經綸能講出來,但就是講的不生動、不形象,就會大大影響教學實效。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方永剛教授談到過:理論還原到生活,要經過一系列環節,一個重要的就是傳播理論的人架起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橋梁,要求我們當好群眾的“政治翻譯”,把黨的理論翻譯成他們聽得懂的語言。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要讓正確的理論觀點鮮活而不蒼白,生動而不呆板,親切而不生硬。
2.善于借助新技術新手段。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積極主動地創造學習氛圍和環境,打造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思政“金課”。要充分運用案例教學、專題教學、翻轉課堂,借助互聯網將精品課程、慕課等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廣泛開展探究省、個性化、參與式教學,把沉悶單項的課堂變成碰撞思想、啟迪智慧的互動場所。時代在發展,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育人能力必須的要和技術相融合才能生發出更加吸引力的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劉建軍.思政課教師要做有深廣情懷的人[N].中國教育報,2019-4-4(3).
[2]段虹,找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切入點[J].中國高等教育,2017,(23):43.
作者簡介
陳亞橋,男,碩士研究生,天津工業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輔導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