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 李 凌, 劉慧卿
(1.商丘市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河南商丘476100;2.柘城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柘城 476200)
玉米須是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頭的干燥品,而玉米須多糖是從玉米須中提取的一種多糖類物質,具有多種藥理功能。研究表明玉米須多糖具有清熱利膽、平肝利尿等作用 (應奇才等,2006),玉米須粗多糖能夠提高小鼠胸腺指數,提高小鼠血清IL-2含量,平衡小鼠脾臟T淋巴細胞亞群比例,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魯彥等,2004);玉米須多糖能夠降低患有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促進合成肝糖原,對正常小鼠也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劉娟等,2006)。研究表明玉米須多糖在醫藥、食品方面均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和開發價值(魏靜娜等,2007),而玉米須多糖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鮮有報道,本研究以玉米須多糖作為飼料添加劑飼喂肉雞,旨在研究其對肉雞血清生化指標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以期為玉米須多糖應用于肉雞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材料 采用酶法提取玉米須多糖,取一定量的玉米須原料,按料液比1:30加緩沖溶液和酶懸浮液,50℃下在水浴振蕩器中振蕩3 h,沸水浴中滅活 5 min,然后把處置的料液過濾、離心,干燥制成玉米須多糖備用,經實驗室檢測玉米須多糖含量為95.3%。
1.2 試驗設計及日糧 試驗在商丘某肉雞養殖場進行。將160只1日齡體質健康的雄性愛拔益加(AA)肉雞,隨機分成4組,每組設置5個重復,每個重復8只,1組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各試驗組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400、800、1600 mg/kg玉米須多糖,試驗為期42 d。
依據《肉雞飼養標準》(NY/T 33-2004)配制基礎日糧,日糧由飼料廠代加工成顆粒飼料,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1.3 飼養管理 試驗雞采用雙層籠養,試驗前對養殖用具、養殖場地進行消毒,消毒7 d后,開始籠養,1日齡肉雞按每籠10只的密度飼養,第4周開始對肉雞分籠,按每籠5只的密度飼養。試驗開始前半周溫度保持35℃左右,后半周保持33℃左右,第2周開始每周降低2~3℃,第21天溫度降到27℃左右,直到溫度降到20~21℃后保持不變,試驗肉雞飼養時采用自由采食、飲水,雞舍要調控濕度、光照和通風,使之保持適宜環境,防疫按常規程序進行。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4 指標測定及方法
1.4.1 樣品采集與處理 以重復組為單位,每重復組抽取1只中等體態的健康肉雞,在試驗第21、42天進行無菌翅靜脈采集血液,采血之前12 h停止上料,照常上水,所采集血液在37℃恒溫水浴箱中靜置2 h,然后將血液以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取上清液分裝在已經標識的試管里,置于-60℃冰箱保存備用。
1.4.2 血清生化指標和抗氧化能力指標測定 選用血清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作為血清生化指標評定的主要指標,并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型號:BH13MD1600]測定這兩項指標。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標采用分光光度計法進行測定,使用上海美譜達儀器有限公司V-1100D型可見分光光度計,所用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數據統計 試驗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one-Way ANOVA分析和Duncan’s法多重比較,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玉米須多糖對肉雞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由表2可見,總體看來,42 d肉雞血清總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含量高于21 d肉雞。

表2 玉米須多糖對肉雞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mg/100 mL
與對照組相比,400、800、1600 mg/kg 組 21 d肉雞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指標有改善向好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P > 0.05); 與對照組相比,400、800、1600 mg/kg組42 d肉雞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分別降低17.18%、20.20%和 22.80%,差異顯著(P< 0.05)。
與對照組相比,400、800、1600 mg/kg 組 21 d肉雞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甘油三脂指標有改善向好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P > 0.05); 與對照組相比,400、800、1600 mg/kg組42 d肉雞血清甘油三脂含量分別降低12.45%、18.15%和 21.40%,差異顯著(P< 0.05)。
2.2 玉米須多糖對肉雞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由表3可見,試驗組21 d肉雞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含量較對照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改善向好的趨勢,但差異不顯著(P > 0.05); 與對照組相比,400、800、1600 mg/kg組42 d肉雞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別提高24.40%、26.80%和29.43%,肉雞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含量分別提高18.85%、22.85%和20.96%,差異顯著(P<0.05);與對照組相比,800 mg/kg組和1600 mg/kg組21 d肉雞丙二醛含量分別降低11.29%和 12.63%,400、800、1600 mg/kg 組 42 d肉雞丙二醛含量較對照組分別降低20.66%、23.71%和25.12%,差異顯著(P<0.05)。

表3 玉米須多糖對肉雞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3.1 玉米須多糖對肉雞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脂含量的肉食品,不利人們的身體健康,肉雞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高低能夠反映肉雞體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總體含量和代謝利用情況,降低肉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有助于人們減少因食用肉雞導致高血脂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現有研究表明一些多糖類活性物質可以改善畜禽生化指標,蒲公英多糖能夠降低肉雞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王坤等,2015),殼聚糖能夠降低肉仔鵝血清膽固醇水平(盛東峰等,2018),大蒜多糖能夠降低肉雞血清總膽固醇含量(趙香菊和劉秀玲,2019),本試驗中,添加玉米須多糖能夠改善21 d肉雞血清生化指標,顯著降低42 d肉雞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有利于提高肉雞產品質量,這與現有報道相類似。
3.2 玉米須多糖對肉雞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響體內自由基是一種氧化因子,會攻擊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產生過氧化物,對機體造成損傷,脂質過氧化的最終產物是丙二醛,體內丙二醛含量越高表明機體受自由基攻擊的傷害越大,丙二醛降低表明機體抗氧化能力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機體免受過度氧化損傷,穩定細胞結構等重要功能,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具有間接阻斷過氧化反應的作用,它能夠使已經產生的過氧化物還原成無毒的氧化物,從而阻斷過氧化物對細胞膜的損傷,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是抗氧化酶,其含量越高表明抗氧化能力越強(劉梅等,2018)。體外抗氧化試驗表明玉米須多糖對超氧陰離子和羥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郭曉強等,2013),田龍(2011)使用玉米須多糖飼喂老年大鼠,結果表明,玉米須多糖能夠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含量,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提高了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本試驗中400、800、1600 mg/kg組肉雞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含量較對照組顯著提高,肉雞血清丙二醛含量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表明玉米須多糖能夠提高肉雞血清抗氧化能力,這與田龍(2011)報道玉米須多糖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結果類似。
添加玉米須多糖可以降低肉雞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標,能夠提高肉雞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本試驗條件下,以添加800 mg/kg玉米須多糖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