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美英
摘 要: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教育的實際要求也隨之發生著改變,探尋新的教學模式就顯得極其關鍵,游戲化教學的產生剛好滿足了這一新訴求。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小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獲取知識的同時,思考能力和維度得到提升和開拓,綜合能力得以培養,所以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引入這一模式,所帶來的應用意義是非常重要且深遠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模式
引言
游戲化教學是現代教學思維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小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發展階段能力相對較低,再加之數學極強邏輯性的特性,運用游戲化理念勢在必行,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有效的激發,而且,對全面綜合素質教育的開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影響和作用。
一、關于游戲化教學
游戲化教學是教師將游戲活動靈活引入課堂中并加以運用的一種教學形式,學生通過此方式可以掌握和鞏固相應的知識點。在寓教于樂教育思路和理念的指導下,極大的調動了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游戲化教學模式與實際相結合獨特的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可以滿足小學生好奇和活潑的天性,使其在邊學邊玩中掌握知識點。另外,小學數學游戲中還隱含著大量的數學思想,在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思想來完成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數學思維,同時,學生既可以動手又能動腦,全面發展綜合能力。
二、游戲化教學原則
首先,目標性原則。游戲教學的過程不僅十分嚴格,而且需要做到有序,和小學生日常的其他游戲相比較而言,具有非常強的目標性,任何數學游戲在設計時都有一定的教學思路和目的,將游戲融合于數學教學之中,不僅使小學生真正體會到“什么是在玩中學”,更重要的是能夠學會用有邏輯的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其次,層次性原則。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及興趣喜好都存在著不一致性,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從各個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綜合考慮不同水平的學生需求,合理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的數學游戲教學方案,從而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路,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小學數學中游戲化教學應用的意義
1、利用游戲化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初始環節,由于學生課間活躍具有持續性,即使回到課堂,心和腦仍舊處在興奮中。此時,如果對學生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的單純知識灌輸,非常難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然而,特別設計的游戲進入課堂則能有效的將學生的快樂和興奮情緒轉移,注意力也會集中到學習上來。如進行“平均數”這一章節講解時,教師可將“拍球”游戲穿插進來。首先,將學生分為紅隊和藍隊兩個隊伍,其中,紅隊4人,藍隊5人,將每隊在5分鐘內拍球的數量進行統計。當然,結果是藍隊的總數比紅隊的多。此時,引導學生思考因為什么樣的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以及該如何解決,學生通過實際問題,對“求平均數”有了期待,在這種情景下教師引出“平均數”的概念,就會產生更加不一樣的令人驚喜的教學效果。這種通過游戲進而引出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數學是充滿樂趣的,同時還能有效地體會實際生活與數學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2、利用游戲化教學,學生思維可以進一步開闊
學習過程中進行游戲,學生的頭腦可以獲得啟發,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獲得相應的提升,從而學會深入分析問題,學生的頭腦也變得越來越靈活。學生利用活躍的數學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更加有助于訓練和提升其解決問題的各方面綜合能力。因此,通過游戲來開闊學生的思維是小學數學教師應重點關注的任務和方向。比如,教師在講授“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模塊相關學習內容時,可以分組進行游戲,將分解平行四邊形后拼接的等腰梯形數量進行比較作為一項游戲任務,對拼接多的給予獎勵。通過類似的游戲,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鞏固相應知識點,同時,學生的思考方向和維度都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開闊。
3、利用游戲化教學,學生解題速度可以得到提升
在數學教與學過程中小學生解題速度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題,許多學生寫數學作業需要耗用幾個小時才能完成,還有學生在數學考試時存在試題做不完的問題,原因并不在于數學作業多,也不是考試題量大,這主要是由于學生解題慢導致的,通過游戲化教學,這些全部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教師可以將“四個橙子與八個橘子需要平均分給四個學生,問每個小朋友有幾個橙子幾個橘子?”這樣一道題設計成游戲,利用此方式來協助學生厘清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先請四名學生站成一排,再請四位女同學代表橙子,八位男同學代表橘子,讓班上的其他同學先將“橙子”平均分給四個同學,再將“橘子”平均分給四個同學,最后數一數每位同學分別獲得幾個“橙子”、幾個“橘子”。通過這樣的一種游戲方式,不僅調動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小學生解決實際學習問題,提升學習的速度和效率。
4、利用游戲化教學,學生的合作意識得以培養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各樣難以解決的問題,此時,可以幾個人共同探討解決方法,合作能力會在討論碰撞中得到提升。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有技巧的去設計游戲,為學生創造需要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場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如教師在講解“認識幾何圖形”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可以先將相關的幾何圖形進行展示,并對學生進行分組,設定任務時間,集合小組力量共同拼出相應圖形,培養并加強了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
四、結語
總之,將游戲融合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能行之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并能激發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愉悅的接受和鞏固知識,教師也能夠相對輕松地完成教學目標并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教師務必要把握好游戲與教學之間的度,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使學生過度沉迷于游戲而影響了學習,在適度合理范圍內,將游戲化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徐冬靜.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讀與寫,2017(4):210.
[2]趙曉燕.王海龍.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5(3):77.
[3]任望菊.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數學游戲教學[J].學周刊,2014(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