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乾波
摘 要:隨著科技的創新,社會的進步和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結合,改善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也帶來了積極作用,喚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生動具體的展現教學內容。本文站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新型教學方式的角度,分析闡述了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優勢和具體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應用;新型教學方式
引言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課堂的教學觀念,使課堂中教師由知識教授轉變為能力誘導,這也進而提高了對學校、老師、學生的要求。計算機多媒體等新技術在教學中的積極應用,為學生搭建了更好的學習平臺,而教師需要在新型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最終實現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的雙提高。
一、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勢
1.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將多媒體和語文教學相結合,更有助于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方式的工具比較簡陋,主要依靠黑板和粉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課堂變得枯燥死板,而且浪費了有限珍貴的上課時間,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不能得到保證;而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新型教學方式的特點就是生動、直觀,對學生有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激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最終完成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2.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方式中,由于學生活動區域的限制以及教師板書占據的課堂時間,很難讓學生憑借其想象力對所教授知識透徹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與學完全不平衡,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視聽結合這一巨大優勢,不僅節約了老師課堂板書的時間,而且直觀的向學生傳達了教學內容,其次,多媒體教學不局限于黑板與課本,在互聯網上共享知識,有利于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脈絡以及構建知識體系。
3.有助于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語文的內容覆蓋面廣,不僅是學習上的,還包括了生活中的很多知識,而對于學習生活經驗不足的小學生來說,面對陌生的物,理解起來會很困難,而多媒體將圖像,文字,音樂,視頻相結合,就可以將陌生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直觀,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輸出與老師的誘導,學生不僅易于掌握新的知識,而且還加深了理解與記憶。
4.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
通過多媒體教學的積極引導,讓學生能夠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最終實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其次,隨著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后期的系統化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具備了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技能。
二、多媒體技術的具體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將抽象變得具體
語文本來就是偏向于感性與抽象的,僅憑語言,老師很難將教學內容講透徹,多媒體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利用多媒體,結合傳統課堂模式,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彌補語言文字的不足,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進行理解。
《蝙蝠與雷達》作為一篇常識科普類文章,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明白飛機是如何分辨方向和識別障礙物的是其難點。用語言很難讓學生直接的理解其原理來自于蝙蝠。因此,可以利用動畫,生動直觀的將“蝙蝠”在飛行的具體過程中,不斷發出超聲波,利用超聲波碰到障礙物的反饋辨別方位這種抽象的原理生動的再現出來,通俗易懂,多媒體不但使抽象單調的文字原理轉換成了形象豐富的動態畫面,還讓學生對各種自然科學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化靜為動,表達生動形象
課本中的圖片都是靜止的,無法充分展示過程,如果學生缺乏經驗產生理解偏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表達,利用多媒體,動靜結合,使學生與作者處在相似的環境條件,引導學生內心的情感的表達并與作者達到共鳴,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比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一文的教學中,將傳統國畫與PPT結合,畫中動態呈現綿綿細雨下隨風搖曳的柳枝,烘托出離別的氣氛,具有很強的帶入感。搭配老師的朗讀,學生也可以依據此情此景,表達出各自的傷懷之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情形下,教學目標的完成也變得輕松便捷。
3.身臨其境,創建完整場景
多媒體課件的最大優勢是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生動真實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多種感覺器官進行刺激,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多維立體,在課堂中鍛煉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素質。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領略到一些自己未曾見到的東西,從而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領悟能力。
課文《一夜的工作》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偏差較大,為了幫助學生切實的感受課文背景,體會到周總理勤勞堅毅的工作精神,對周總理的愛戴與敬仰之心,利用多媒體將周總理的工作照片制作定格動畫,搭配老師的解說,重現了周總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更有利于學生周總理的敬愛,培養勤勞踏實的品德。為教學創造良好的氛圍與情境,不但可以提升教學質量,而且能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進步。
4.多媒體式交互,加強訓練,展示成果
字詞句是語文最基本的學習單位。我們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交互性,通過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多次反復的練習,提高學生對于字詞句的敏感度。對于語句練習先利用比較舉例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句子如何變得具體,多次反復比較分析,讓學生找尋到規律。再利用增刪修改,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具體。用多媒體列出要寫的句子,再出列舉一些可供選擇的修飾詞,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補全語句,這樣激發學生的參與感,也不覺得句子訓練乏味了。學生在多媒體上用選擇、填空、增加、刪除的改寫形式,進行語句訓練,手腦并用,不僅能提升教學效果,還能讓展示學習成果,提高自身的語文素質。
三、結語
將多媒體應用到實際的語文教學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狀態,通過搭建良好的平臺有效的促進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而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避免了學習的枯燥乏味,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就應該充分的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教學完成自身教學手段和理念的創新,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牛友莉.談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考試周刊,2014,10.
[2]孟祥成.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探究[J].科技視界,2013,35(08).
[3]陶云霞.淺析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實驗教學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8(4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