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芬
摘 要:不同的教學方法,將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用快樂的教學方式教學生,一定可以提高小學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生;快樂教學;課堂效率
小學英語學習階段,屬于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為了讓孩子愛上英語,快樂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用快樂教學的方法來提高課堂質(zhì)量和效率呢?
一、快樂教學的特點
小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而快樂的教學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精神學習,真正做到在學中用,用中學。快樂教學有五個特點:
1、趣味性:在現(xiàn)實的教學當中,學生人數(shù)多,老師能掌控的范圍也不廣。于是總會出現(xiàn)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坐了十幾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心不在焉,雖然人在課室,但心完全不在課室的現(xiàn)象。所以,孩子們的注意力分散,不集中甚至課堂紀律有點亂的時候。如果教師可以運用生動活潑有趣的歌曲或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就能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回到課堂,并且做到高高興興地接受語言訓練,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
2、直觀性:小學階段的孩子,抽象理解力比較差。如果老師只是抽象地講解語法知識點,知識一味的把理論知識滿堂灌的傳授給學生而沒有直觀的課堂展示和示意,教學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學生不僅不能理解教師的講解,而且可能還會因為枯燥無聊而造成注意力,嚴重的甚至會因為課堂聽不懂而厭學。所以,在英語教學當中,只有通過使用直觀形象的手段,讓學生在具體的形象、圖畫、色彩和情境中,才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
3、競爭性:孩子們天生對事物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好勝心。課堂上通過兒歌、游戲、童謠、對抗比賽等,勝者加分,敗者扣分,能激發(fā)孩子們在學習上的好勝心,在比賽中自信自奮,大顯身手,獲得榮譽,從而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提高了課堂的效率。適當?shù)母偁帲瑢τ趯W生的學習有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通過競爭,讓學生可以保持持久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競爭的學習氛圍當中,能夠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比如多媒體課件有趣的畫面、豐富的內(nèi)容能大大增加課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從而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
4、參與性:老師在講,學生在聽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長久如此。一節(jié)課下來,基本上是老師激情澎湃,講得咽干舌燥,學生平平無奇,聽得昏昏欲睡。這種只有老師講,沒有學生說的課堂,只是“填鴨式”的學習,而這種學習方式早已經(jīng)不適應當今課堂教學的標準了。孩子們?nèi)绻谶@樣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接受的只是單方面地聽老師講授。即使有練習機會,也常常是被動地回答問題,特別是在人數(shù)比較多的班級中,這種練可習的機會也不很多。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在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多讓學生參與。特別是可以通過各種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動者,而不是被動者。在參與教學活動當中,他們既是觀眾又是演員,積極主動的參與,對于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保證他們對英語的實際運用,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二、快樂教學的方法
要想在課堂上做到快樂教學,它有很多方法。下面是我想與大家分享的幾種在日常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1、激情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做到精神煥發(fā),情緒飽滿,面帶微笑。三尺講臺就是舞臺,教師應該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上好每一節(jié)課。有時候,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很大時候是受老師的影響,也是大多數(shù)時候需要老師來調(diào)控的。如果教師本身都沒用一點激情,面無表情,哪能調(diào)動課堂的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呢?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充滿激情、情緒高昂來投入教學,使學生頭腦中的興奮中心向著要進行的教學活動轉移和接近,引起學生對即將進行的教學活動的興趣和求知欲,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習處于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聽課情緒就會為之一振,并會以高度的注意力熱烈而緊張的聽課。
2、情景教學法。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內(nèi)容活潑、形式多樣,有彩圖畫面、有歌曲、童謠、有磁帶、VCD、掛圖等,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但這種趣味性,如果沒有老師的專心巧妙的設計和合理的組織安排,是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也不能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或者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日常生活中的交際情景,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讓學生全部進入角色,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與學的效果。
3、興趣教學法。著名教育思想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金句:“興趣等于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教學,就是枯燥無奈的教學。也正如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的:“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就是來源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教育心理學中提到:興趣推動著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它聯(lián)系著一定的情感。結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現(xiàn)實英語學習中,如果學生能夠產(chǎn)生熱烈而濃厚的興趣,他就會敏捷感知,情感愉悅,努力學習,在學習中自覺充分的發(fā)揮興趣和情感帶來而獲得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英語甚至只要看到英語或者和英語有關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懷著愉悅的心態(tài)和強烈的愿望學習知識,而且一旦是對感興趣的任何東西,自然而然會很看重它,然后盡可能盡快地讓自己去了解和掌握,從而獲得認識和學習英語的需求和必要知識。“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自己愿意學,樂意學,才能真正學到好知識,好本領。才能學得開心,學得用心。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歌曲、游戲、繞口令、小詩、謎語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兒童愛新奇、好動的特點,以各種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課堂上老師要懂得使出渾身法寶,盡量做到教也快樂,學也輕松。要讓學生對每一天的英語學習感興趣、想學英語課文、愛學英語讀寫、勤學英語單詞,把英語學習當作自己的生活一部分,愿意主動學習英語和需要學習英語。唯有做到此,才能讓學生愛上英語,愛上學習,愛上課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沈習業(yè).芻議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科學大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