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佳
摘 要:每年都會有許多新入職的幼兒教師進入到工作崗位當中,這些新教師對幼兒有著極高的教學熱情,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師受經驗的固化影響小,善于也愿意接受新的知識和理論,在幼兒教育中有著無限的潛能。但是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許多新手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吃沒經驗的虧,在教育中碰壁。尤其是在和幼兒家長的溝通過程當中,常常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本文通過對新手幼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原因探究,為的是能在實際中把這些問題和隱患清除,使新入職的幼兒教師教學之路更加順暢。
關鍵詞:幼兒園新教師;家園溝通;問題及對策
前言
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最缺不了的就是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溝通。只有通過家園之間的互相聯系,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解決問題。因此,作為家園之間交流重要關節點的幼兒教師,一定要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好自己的作用。但是,這對于剛剛入職加入幼兒教學工作行列中的新手幼兒教師來說就不那么容易了。一方面,他們所受到的來自經驗的刻板固化影響小,對學習不同教學模式和方法能很快的接受。但另一方面,同樣是由于經驗這個原因,新入職的幼兒教師在面對溝通中遇到的許多難題的時候,沒辦法一下子解決,給家長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對此,我們在幼兒教學中除了要注重教師教學方面的問題,還要注重教師的溝通能力。
1.新手幼兒教師在家園溝通中遇到的麻煩
1.1只向家長反饋孩子的負面情況
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很多都只能通過幼兒教師才能有所了解。而新入職的幼兒教師在教學之初,更注重對兒童行為習慣的培養。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注意到的是孩子身上的問題。這樣,在跟家長反饋的時候,大多也只提孩子身上的問題,而對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提到的次數就很少了。這就會讓家長產生誤會,誤以為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調皮搗蛋。但其實教師指出的也只是孩子身上的小問題,大部分情況下孩子還是很好的,只是缺乏老師向家長表揚而已。
1.2交流過程過于簡潔和程式化
很多新手教師在和幼兒家長的聯系過程中,對于孩子情況的反映只局限于孩子在園時的紀律情況,有的時候可能也會反映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但對于孩子的其他表現,比如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時的表現卻很少提,這樣一來,家長對孩子在思想道德和社會交往能力方面教育的重視就會減少。而且在和家長的對話中,使用的方式和語氣更像是匯報工作而不是交流。這就使得家長和幼兒教師即便有一定的交流,時間也不會太長,內容也不會太具體,使家園溝通的任務完成只流于表面,也達不到家園溝通的效果和意義。
1.3教師的交流能力欠缺火候
在新入職的幼兒教師上崗之前,由于沒有經過與家長交流有關的培訓,導致在交流過程中,常常不能向家長完整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識,既耽誤了時間,還達不到向家長傳達消息的效果。除了在向家長匯報中教師可能會出現問題,在交流過程中,很多教師不善于聽家長的反饋,這樣不利于教師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從而也就不利于教師在園教學中更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難以幫助家長通過在園教育更好地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2.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2.1幼兒園要針對新手教師進行家園溝通的指導
針對新手幼兒教師在家園交流中遇到的困難,幼兒園要對這些新入職的幼兒教師進行崗后培訓工作。對此,幼兒園可以專門安排溝通培訓課程,在幼兒園教學的課余時間,讓新老師去培訓。課程內容要盡量多的模擬教師和家長交流時的突發情況,讓新手教師在交流中不至于緊張出錯,增強他們的隨機應變能力。除了可以安排相應的培訓課程,也可以采取“老帶新”的方法,讓有教學經驗和交流經驗的老教師在實踐中對新入職的老師進行幫扶。這樣,新老師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也有了指導,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也會更加順利。
2.2教師自身要主動多與家長聯系
不止是幼兒園的培訓工作要做到位,教師本人也要對和家長的溝通工作上心。在平時工作上,新手教師除了關心兒童在紀律遵守方面的情況,還要關心孩子的交流能力和品德教育。在交流中,教師要主動和家長聯絡,全面反映孩子在園的情況,同時還要認真傾聽家長的意見和對孩子的情況反映。爭取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增強自身的交流能力,減少和家長的距離感,使家園合作工作能更順利的進行。
結語:
綜上所述,在許多新手幼兒教師進行家園聯系的時候,對于交流中存在的自身的問題,我們從幼兒園方面來看,要時不時對新手教師進行溝通方面的培訓工作,在培訓中要充分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教師在真實情景中即使遇到了也不會產生畏懼心。同時,教師本人在每次與幼兒家長進行交流后,要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思,看看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爭取做到盡善盡美。只有這兩方面內外兼顧,家園溝通才能更好的助力新教師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偉.新入職幼兒園教師上崗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教育,2020(04):67-69.
[2]曹春云.家園溝通中的常見問題及路徑分析——基于幼兒園新教師視角[J].教育觀察,2020,9(04):75-76.
[3]魯紅芳.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J].教育革新,2019(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