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摘? ? 要:美術創作作為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群眾的美術素養,審美能力以及藝術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黨和國家對群眾文化的建設越來越重視,群眾文化工作需要不斷的結合實際情況,借助多元化的手段和類型,提升群眾文化工作的效率。本文分析了群眾美術工作的基本特點,并提出了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相關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群眾文化;輔導;美術創作;措施
所謂的群眾美術輔導,主要是借助專業的美術機構或者專業人員,為群眾的美術創作進行指導和培訓的工作,但是目前群眾美術創作的輔導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美術創作的資源比較匱乏,創作的積極性也有待提升,專業人員也比較缺少,這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群眾美術創作輔導的效率。
一、群眾美術工作的基本特點
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中明確指出,要建設文化強國,群眾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群眾的情操,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發揮了重大的意義。群眾美術創作輔導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具有一定的群眾性,綜合性,多樣性以及公益性。其中公益性主要是指,美術輔導不需要群眾承擔相應的費用,只要求大眾參與到美術創作中,感受美術創作的樂趣,提升藝術價值;而多樣性主要指的是針對不同的群體會開展多樣化的輔導工作,也可根據群眾的愛好進行輔導,如:青少年會組織素描、寫生輔導,而部分愛好者會開展油畫或者國畫輔導。
二、相關措施
首先,美術館應該發揮組織與協調的功能,群眾美術創作輔導需要有資金,設備以及人員方面的支持,美術館作為美術創作的重要組織機構,擁有專業的設施設備以及組織人員,因此,能夠滿足群眾創作的需求。應該結合本地的群眾愛好,宏觀上進行全面的規劃與設計,深入挖掘地區的美術創作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比如:可以引進與美術創作相關的企業,機構或者個人參與其中,延伸美術創作輔導的范圍,同時還應該邀請專業的藝術家,深入到基層進行美術輔導工作,對群眾的美術創作作品,還應該通過展覽的形式,實現相互之間的交流,調動群眾對美術創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其次,群眾美術創作輔導不僅要扎實群眾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對輔導的理念以及輔導的模式加以創新,從基層群眾的實際生活出發,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美術作品,為群眾創作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和機會,還要加強輔導的功能性,比如:群眾對美術作品的愛好不同,就會呈現出多元化的輔導需求,如:民間剪紙、版畫、國畫、書法等,有些帶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因此在輔導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的美術創作類型,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培訓班級,讓群眾可以自己選擇需要學習的培訓班或者輔導班,為群眾提供更多的選擇性。在輔導的過程中,還要積極地加強和群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幫助群眾獲取正確的美術創作技能,解決在創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讓輔導工作的效率最大化。
此外,輔導的方式應該多元化,充分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使用多媒體或者微課的形式,將輔導內容制作稱為圖片或者視頻,這樣群眾就能夠借助手機或者電腦隨時隨地的觀看,同時也要組織到外地進行觀摩、學習、寫生或者筆會等,進一步拓展群眾的美術創作視野,獲取更多的創造信息。另外,群眾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對輔導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職業素養進行提升,輔導人員應該對自身的職責有清晰的定位,切實結合群眾對美術創作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等,制定事宜的輔導計劃和內容,避免美術創作輔導工作形式化或者隨意化。
三、思考與建議
在新時期下,群眾文化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其中美術創作的輔導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輔導理念,以及輔導的模式,為群眾提供多元化以及豐富化的輔導內容。首先,美術創作需要充分的發揮文化館的組織功能,要對其職責以及任務有清晰的認識,同時還要端正輔導工作的態度,協調各部門的力量,共同參與到群眾美術創作輔導的工作中,讓輔導工作能夠常態化和持續化。美術創作需要凝聚群眾的力量,調動群眾的參與積極性,這樣才能夠讓群眾美術得以推廣和發揚,應該秉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維,為群眾提供更大的選擇性和自主性,設置群眾喜聞樂見的美術創作輔導類型。群眾美術輔導工作離不開制度、資金、設備、技術以及人才的支持,因此在開展輔導工作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并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整合美術創作的各項資源,美術輔導不僅僅是對美術的傳承,更需要發揮群眾的智慧創作出更多優質的美術作品,讓我國的群眾文化能夠得以豐富和繁榮,為構建文化強國,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積聚更大的力量。
四、結論
美術創作的輔導工作對提升群眾審美能力以及藝術性等方面十分重要,在輔導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群眾的興趣愛好以及特征,通過組織多元化的輔導內容和形式,激發群眾對美術創作的興趣和熱情。同時美術輔導工作還需要整合社會各界的美術創作資源,確保群眾美術創作能夠高效推廣,滿足群眾對美術創作的需求,文化館可以發揮其組織以及引導功能,通過開展培訓活動、交流會議、戶外采風、作品展覽等全面的提升輔導效率。美術創作的輔導人員也要積極學習,借助新理念以及新方法,進一步優化輔導方案,豐富群眾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志強.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J].美與時代(中),2019(08):115-116.
[2]滕昭慧.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J].中國民族博覽,2018(08):60-61.
[3]姚改朝.群眾文化基礎下的美術創作與輔導策略分析[J].大眾文藝,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