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江玲

本文將圍繞信息技術在中職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通過分析中職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信息技術特點,探究其在中職政治中的具體應用方式,逐漸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繼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其在中職課堂中的應用形式也更加多樣化。通過在中職政治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規避傳統政治教學誤區,引導學生用更全面的方式思考問題,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中職政治教師必須加強重視,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
第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中職政治教學過程中,由于所講知識較難,因此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可能還會產生厭倦感,導致在聽課的過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影響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政治學習成績。而通過在中職政治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以往相對復雜的原理用更為簡潔直觀的方式表達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對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豐富課堂教學方法。中職政治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主要是通過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但是該類方法相對比較傳統,同時,由于其涉及的文字和信息較多,可能會引起學生的排斥心理,使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沒有被調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質量,其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受到影響。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將學生理解上存在問題的地方用多樣化的方式,如動畫、圖片和人物場景等展示出來,提高學生的代入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對教師所講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主動參與到后續學習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第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中職政治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如在引導學生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展示圖片。圖片里有一幢著火的房子,可以看到房子的角落里有沒拔掉的插座和散落的玩具等。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目前房子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學生通過觀察,自然可以發現著火是當前最突出的問題,而玩具散落、插座未拔等只能算作次要矛盾,教師在此基礎上向學生講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定義及判斷方法等,能明顯改善教學質量。
第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發散思維在答題過程中,很容易打不開答題思路,導致不能熟練應用學習的知識,影響其最終成績。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視,結合教學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有計劃地開展課外拓展活動,在拓展過程中分析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在此基礎上回答問題以及學習新知識,可以明顯減少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提高其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網絡的幫助下,結合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就所學知識對相關時政熱點和生活行為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安排任務,引導學生自行選擇生活中常見現象和時政熱點等。學生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知識串聯能力和發散思維,繼而將其應用到學習實踐中,提高自身綜合實力。
第五,降低教學難度。中職政治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章節知識點篇幅較長,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教師如果單純圍繞課本對學生講解,并不能收到預期效果,此時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向學生講解,降低教學難度。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通過PPT 向學生演示市場中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各自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并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常見職業等展開分析,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訪問調查等形式,了解其他形式的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并分析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損害勞動者利益的行為,在該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高,教學難度明顯降低。
第一,改變教師教學方式。有的教師中職政治教學模式變化相對較小,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厭煩等情緒,影響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可以提高PPT 等信息化授課方式使用頻率,在向學生講述課程主體框架的基礎上,將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通過動畫等方式展示出來。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學習政治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將所講內容與當前的時政熱點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聞事件背后的含義和蘊含的道理。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被調動起來,參與積極性明顯提高,整體課堂氛圍也得到改善,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串講等,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
第二,構建專業化的政治教育平臺。在中職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開辟政治教育新陣地,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構建政治教育平臺,并向中職學生推送政治教育內容。同時,中職學校還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內政治網站建設之中,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又可以豐富學生的政治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中職學校還可以將一些擁有較高政治素養的學生納入政治教育平臺建設,以確保他們能在網絡上獨立思考、堅定立場、明辨是非,進而實現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效果。
第三,轉變抽象知識為生動直觀的知識。對于中職階段的學生而言,相比普通高中學生,其理解能力相對較差,部分學生在學習政治課程過程中,會認為政治有較強的理論性,理解起來存在困難。對于該問題,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不同功能,借助動畫、圖標、音頻、視頻等方式,轉變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為生動、直觀、便于理解的知識。借助該種方式,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并對教師教學效率、質量有效提升。比如,在對經濟學理論相關內容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動畫,引導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相關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不理解的內容,重復播放,也可以調整播放速度,引導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中職政治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提升。
第四,有效拓展教學資源。對于經驗豐富的教師而言,同樣需要結合時代趨勢,對新的業務進行再學習,提升教學的質量。為了提升中職政治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海量資源,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教育經驗,并進行模仿,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不同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應用。同時,借助網絡,中職教師也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
第五,課外延伸教學。在開展中職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講授政治原理、方法,還要加強德育。但不能僅僅借助授課完成德育,還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延伸教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以多樣的范式,對相關知識進行全方位的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實時關注國家新聞大事,并借助不同平臺發布相關新聞,引導學生點擊查閱。借助該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學習政治的趣味性,促進學生以更大的興趣投入具體的教學過程之中,以更高的熱情投入知識學習之中。
中職政治教學相對比較復雜,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綜合信息技術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學生學習關注點和學習特色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推動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