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慧婷 (湖南師范大學)
音樂教師教育是培養音樂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徑。2017年11月,以教育部頒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為標志,高校開啟了全國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高校的音樂教師教育專業正式步入從自發的專業建設到標準化專業建設的新時期。但從當前的研究現狀來看,我國音樂教師教育理論研究并未跟上改革與實踐的步伐。香港因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受西方影響頗深,擁有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視野。對香港的音樂教師教育專業進行研究,能為內地的音樂教師教育模式提供一定參考。同時,課程設置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一環,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對內地和香港的課程設置進行比較研究,能從根本上把握其音樂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的異同。
香港教育大學是香港八所高等院校中唯一一所師范大學,致力于培育敏銳思考、關懷社會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會領袖,使之能夠服務社區,推動變革。[1]湖南師范大學創建于1938年,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為湖南本省,中南地區,華南地區輸送了大量優質音樂人才,通過教育育人,文化軟實力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和文化藝術發展。[2]香港教育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作為香港與內地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師范院校,均開設了音樂教師教育專業。本文將以香港教育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為例,從課程定位、課程內容、課程安排三個課程設置要素進行比較分析,以期探尋香港與內地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異同,為我國內地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提供參考。
香港教育大學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目標明確,旨在培養既能擔任學校音樂教師又能勝任社區藝術等工作的卓越音樂人才:1.展現音樂知識與技能堅實的基礎,相關的學術能力和音樂教學實踐來滿足他們將來相關藝術與文化的職業需求;2.能夠合作地、有道德地和學生、家長、同事、學校管理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士交往,以此提升在小學、中學和社區的音樂和相關藝術教育;3.跨越一系列既定的藝術形式,致力于提升和發展在當地的、地區的、國際的文化和創意產業的藝術和藝術教育;4.熱情追求專業卓越并致力于終身學習。
從培養卓越音樂教師和社區藝術家這一總的人才培養定位出發,其四點課程目標由淺入深、富有邏輯地對專業知識技能、職業能力、跨學科綜合能力等學生應具備的能力進行了具體闡述。
如表1所示,教大音樂教師教育課程包含了主修專業課程、教育研究課程、教育實習等六類課程:

表1:香港教育大學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主修專業課程類似于內地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學科核心課程。它包含了5類課程,其中,教育專業課程涵蓋四個領域:音樂史、理論與創作、表演、音樂教育。[3]旨在發展專業知識和能力,為學生未來在學校中能有效、專業地進行教學奠定基礎。學科專業課程則幫助學生對文化與創意產業的藝術多樣性有開闊的理解力。
教育研究課程旨在讓學生從跨學科的角度研究教學。學生將從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理論中學習學校教育,發展一系列職業所需的必要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國際視野等。
教育實習課程是貫穿于本科教學的系列教育實踐課程。它是指學生被安排在中小學校實習。以分組練習(Block Practice)的形式在當地學校開展。分組練習即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學校進行教學實踐,每個小組分配一位指導教師在實習期間,對實習學生進行輔導。教育實習分為三個階段,如表2所示:

表2:香港教育大學音樂教師教育專業教育實習計劃
其音樂教師教育專業下設在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課程的學制為五年,學生需在五年內修完所有課程學分。值得注意的是,教大的音樂教師教育專業明確認識到了本專業的師范性和實踐性,在重視理論基礎的同時,巧妙地將實踐課程貫穿于整個本科教學過程中。如教育實習課程在第二學年就已開設,讓學生從教師角色的建立到教學體驗,循序漸進接觸教育教學,在五年的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中不斷反思、成長。
湖南師大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為:適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國,培養理想信念堅定、政治覺悟高、品德優良、熱愛音樂教學,具備扎實的音樂學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較高的美育素養、創新潛質,身心健康,能夠在中學、教育機構、社會文教事業單位等領域從事音樂教學、研究及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優秀專門人才。
湖南師大音樂教師教育專業完成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后的新版培養目標較為明確具體,旨在培養品德優良、專業扎實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確定了立足湖南、面向全國的專業領域,可從事音樂教學、研究、管理等工作的職業特征,以及品德優良,具備扎實音樂學知識等人才定位。
湖南師大音樂教師教育專業有三類課程,即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見表3)
學科專業課程是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包含樂理、和聲、曲式等學科基礎課程;聲樂、鋼琴、中外樂器演奏與教學等專業核心課程;音樂課件制作等專業實踐課程,這些課程旨在培養學生音樂學基礎知識和技能。

表3:湖南師范大學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通識教育課程包括馬哲、大學英語等課程,這一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和認識觀以及獨立思考,將知識融會貫通等能力。
教師教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教育學知識和技能以及音樂學科教學知識和教學技能,包括心理學等基礎課程;音樂學科教學論等學科與教學論課程;教育技術等師范技能課程以及教育實習等教育實踐課程。
湖南師大音樂教師教育專業學制為四年,學生需在四年內修滿160個學分。通識教育課程和學科專業課程基本集中在第一、第二學年開設,而教師教育課程則大多在第二、第三學年開設。基本上所有課程都將在第四學年前結束,第四學年則集中安排學生的教育實習與畢業論文。
1、貫徹OBE教育理念
OBE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指教學設計與實施直接指向學生最后取得的學習成果。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質量持續改進。香港教大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科學合理制定培養目標,依據學生畢業所獲得的能力反向設計教學;與中小學校長密切對接,定期調整課程的內容。湖南師大在開展師范專業二級認證過程中,努力貫徹OBE理念,通過一系列問卷、訪談等方式了解社會需求;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合理性,使其持續改進教學質量。
2、課程設置的分類原則相同
兩校的課程設置都遵循以學科專業課程、教師教育課程、通識教育課程三類課程為主干課程的分類原則。從表三中可知湖南師大則是依據上述三類課程分類,而香港教大的主修專業課程、教育研究課程、通識教育課程三類主要課程也對應了上述三類課程,其他三類則是將教師教育課程范疇的教育實習單獨劃為一類,另外加入了語言培養和畢業項目兩類課程作為補充。
1、課程定位的差異
其一,學制不同。香港教大音樂教師教育專業學制為五年,學生需在五年內修完所需的156個學分。而湖南師大音樂教師教育專業學制為四年,學生需在四年內修完160個學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學制雖然不同,但課程學分要求卻相似,這說明湖南師大的課程安排相對來說更為緊湊。
其二,培養目標不同。香港教大音樂教師教育課程取得的是藝術和音樂教育雙學士學位,旨在培養卓越音樂教師與相關創意藝術人才;湖南師大音樂教師教育課程取得的是藝術學學士,主要培養具有優良品德,全面發展的音樂教師等音樂專門人才。
2、課程內容綜合性的差異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課程內容割裂,分科性明顯,如樂理、聲樂演唱等學科專業課程針對學生特定的一種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心理學、學校教育學等系列教師教育課程授課內容相似卻分開開設,授課內容易重復,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相反,教大的課程內容則相對綜合。如學科專業課程采用綜合、跨學科的方法,強調藝術和創造力、文化素養、藝術管理和除藝術之外的相關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專門開設跨學科課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跨學科綜合能力。
3、對教育實習重視程度的差異
湖南師大的教育實習集中安排在大四的上半學期,為期兩個多月,約20名學生一組,每組安排一名指導教師。由于時間短,學生真正在中小學校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以及得到單獨指導的機會少之甚少,因此,教育實習效果欠佳。而香港教大非常重視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教育實習課程為抓手,將教育實習單獨劃為一類課程,制定具體合理的實習計劃;教育實習學分占比較大,貫穿在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在漸進的實踐過程中確立教師身份認同、反思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能力。
綜上,香港教大與湖南師大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相同點在于其培養模式均貫徹OBE教育理念、課程設置的分類原則相同。差異之處在于學制、培養目標等課程定位不同、課程內容的綜合性以及對教育實習重視程度不同。兩校在課程設置上的差異其實是我國香港與內地不同歷史背景,不同文化傳統下開展音樂教師教育的不同探索。香港的教育因歷史原因和地域優勢與國際接軌。所以,內地音樂教師教育應在充分比較的基礎上有鑒別的學習,積極借鑒香港音樂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的先進做法,以期促進以師范專業認證為背景的內地音樂教師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