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峰

好的班級管理,應該讓班級里每個學生都能憑借自己的專長,成為全班最出色的“專家”,每個學生都有各顯其能的機會,每個人在他人眼里都了不起。這樣的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會因為某項出類拔萃的本領受到群體的重視,倍感自信,整個班級自然充滿活力。
為學生特長建檔立卡
班主任在接手一個班后,可以讓學生填寫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再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逐個核驗學生所填信息的真實性。有的學生可能填的并非自己擅長的,班主任要甄別;有的學生可能覺得沒有什么特長就不填寫了,班主任要幫助其尋找。班主任核實信息后,為每個學生建立興趣與特長檔案,這些興趣、特長,無論是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還是在勞動技能課、課外活動、節假日的實踐中,都有很大價值。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如果請有特長的同學準備相關的教學素材,那么,這個同學會非常有成就感。在勞動技能課上,有特長的同學可以成為小老師,手把手地教同學。在課外、節假日的實踐活動中,有特長的同學可以很快證明自己的才干。班主任可以將這些信息及時與科任教師分享,讓科任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做更深層次的知識學習和實踐探索。
為學生發展留出時間
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學生總是從早到晚忙著寫作業,做試卷,在這樣的學習節奏下,學生怎么會有富余的時間來做學習之外的事情呢?甚至,科任教師也不太支持學生有什么業余愛好,不太愿意給學生留出時間。實際上,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并不適合一直做同樣的事情,否則就是低效的,容易出錯。因此,一旦學生在課堂上(基本上是白天)完成了學習任務,那么,班主任應將剩下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發展興趣特長。這個時間段,如同學生心靈的自留地一樣,深受歡迎,因為這是他們休息的時候,是他們補充能量的時候,更是他們進行學習拓展的時候,也是他們謀劃未來職業生涯的時候。
為學生提供活動場地
教室是學習知識的最佳場所,但是才藝展現所需要的設備、工具和環境,教室就無法滿足了。班主任需充分利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工作室(坊)、少年宮、鄉村文化禮堂、職業學校等場所,帶領學生開展各種才藝展示和訓練。如果這些場所是學生家長的工作地點,或者說是學生個人的學藝地點,那就更好。班主任根據全班學生的興趣、特長進行分類,將有某項特長的學生任命為該項才藝領域的小組長,排好日期。比如,今天帶著學生去田間地頭,由小組長演示怎樣除草、施肥、澆水、治理病蟲害等,同時請當地的老農給予具體的指導;明天帶著學生去木匠鋪,由小組長給大家講解各類木器的制作流程,并請木匠師傅給予具體的操作指導;后天,帶領學生去裁縫店參觀,由小組長當“導游”,給大家講解布料的種類、色彩,服裝的類型,并請裁縫師傅補充和糾正,等等。根據才藝展示時間表,小組長需要提前一周準備。他們結合自己的特長,提前整合資料重溫操作,這對于他們拓寬視野,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關鍵。
總之,班主任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在班級里各顯其能,讓班級里的每個學生都看到希望,他們會從這樣的班級中,看到未來成功的自己。
(作者單位: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