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佳玉 張東海 孫屹立 陳倫 馬志云 河北科技大學體育部
后備人才的培養是確保國家經濟體育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保證,近年來,隨著體育的發展,其對于長期競爭越發激烈,培養后備選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培養后備人才從一定程度上與經濟體育的發展具有緊密聯系,我國乒乓球運動事業長盛不衰,在該項運動中運動員能夠保持全球領先水平,并獲得多項優異成績,是與人才后備力量具有緊密聯系的,河北省是國內乒乓球的強省,培養了大批世界冠軍,包括李錦光,王浩,高軍,齊寶香等人,為國內乒乓球運動事業發展作出了大貢獻。對于馬來西亞來說,乒乓球運動也是人們喜愛的運動之一,在馬來西亞中森美蘭州作為其中一個州位于西馬來西亞,當前馬來西亞人,印度人等紛紛參與乒乓球運動。近年來,我國乒乓球協會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等多種方式推動全球乒乓球運動發展,也促進了全球乒乓球運動事業的交流,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與河北省乒乓球的交流是基于該背景下逐漸開展的本研究,通過對兩個地方乒乓球人才培養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10-13歲青少年訓練項目進行調研,能夠比較兩地后備選手的培養新政,其對于促進地方乒乓球體育事業發展以及維持國內乒乓球事業運動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在本研究中以馬來西亞森美蘭州以及河北省各乒乓球隊后備人才培養機制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具體涉及研究人員為乒乓球隊員、教練和管理人員,分析后備人才的培養機制。
第一,文獻資料法。在本研究中通過閱讀和搜集有關文獻,能夠為論文論點提出提供重要參考,研究學者可通過所搜集的中外文獻,書籍,網站進行整理熟悉并獲得相關結論,把握發展現狀。第二,問卷調查法,通過論文研究,在訪問和征詢國內多個乒乓球專家和教練的基礎上設計問卷調查兩份,包括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問卷。其中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試卷可信度分別為0.93和0.96,針對部分馬來西亞華人以及河北省相關運動員和教練員進行問卷發放統計所反饋的結果。問卷的發放:運動員問卷發放220份,回收203份,有效問卷199份,有效率90.45%,教練員問卷發放37份回收37份,有效問卷34份,有效率92.50%。第三,田野調查法。針對兩國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機制進行深入探究,能夠獲得第一手資料,得出可信結論。第四,比較分析法。通過本研究收集我省乒乓球人才培養機構,以及馬來西亞森美蘭州乒乓球人才培養機構的教練員以及運動員,通過數據比較分析找到相應的優劣勢,共同進步。第五,特爾菲法,也被稱為是專家調查法,通過調查各方的多種方式對兩國乒乓球相關專家教練進行政策和預期發展的分析。
1.河北省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通過比較河北省和馬來西亞森美蘭州乒乓球人才培養現狀可以發現,河北省是我國乒乓球的強省之一,然而在乒乓球事業發展中也面臨很多問題。整體來看,乒乓球歷史底蘊和背景相對深遠,具有豐富的乒乓球運動隊組成類型,整體乒乓球教練員的綜合素質較高,培養了大量的優秀運動員,然后對兩國乒乓球人才培養問題進行剖析可以發現,目前河北省乒乓球人才培養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面臨很多問題,在調查中通過與馬來西亞乒乓球人才培養機制進行比較,可以發現:第一,在后備人才選拔過程中體系有待完善,具體體現于選拔運動員的渠道較為單一,未與現實匹配,選拔方法相對落后,需進一步創新。第二,運動員整體文化程度較低,具體體現于缺乏足夠的文化課程學習時間,對于運動員本身的文化素質要求較低。第三,針對乒乓球后備運動員缺乏合理的培養規劃,具體體現于在運動員退役之后未建立健全保障機制,沒有針對乒乓球運動員給予有完善的獎勵機制,缺乏統一的薪資體系。
如表1-6所示。

表1 運動員訓練動機調查情況表(n=121)
對于乒乓球教練員中75%的人員為本科學歷,研究生學歷僅占12.5%,其余12.5%的人員不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根據該數據可以發現,河北省具備高學歷的乒乓球教練員人數較少,普遍學歷為中等水平,參與與崗位培訓的人員占62.5%,從未參與崗位培訓的人員占8.3%,整體來看乒乓球崗位培訓未獲得顯著效果。

表2 出路與流向調查情況表(n=121)

表3 每周訓練次數表(n=121)

表4 運動員參加比賽的情況調查表 (n=121)

表5 運動員對待文化知識學習與訓練的態度(n=121)

表6 運動員文化知識的學習情況(n=121)
如表7所示。

表7 教練員學歷調查情況表(n=24)
結合調查研究,當前國內乒乓球俱樂部的人員逐漸增加,然而體校訓練人數數量逐年降低,運動員進行頻繁的訓練是為了增進健康。家長意愿,通過乒乓球上大學作為目的所占比例較高,導致在進行乒乓球訓練時缺乏運動積極性,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乒乓球訓練成效。大多數選手針對未來長期規劃沒有明確去向,從一定程度上表明在選手前途發展保障方面,河北地區采取措施相對匱乏。乒乓球選手所提出自身能夠依托的不是有關部門的政策,而是家長。由于這種發展前途未獲得保障,導致乒乓球選手在訓練時缺乏一定的興趣,其對于長期訓練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2.馬來西亞森美蘭州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通過比較河北省與馬來西亞森美蘭州兩國在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后者在運動員健身理念,文化素質以及經濟意識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然而在乒乓球歷史發展教練員運動員綜合程度以及制度保障方面,后者還處于一定的劣勢。雖然目前馬來西亞等多國政府對乒乓球運動項目提高重視,為獲得一流設施業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然而與河北省這一乒乓球隊存在差距。通過分析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可以發現,在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中,馬來西亞森美蘭州存在的問題主要為:第一,未科學合理的進行運動員訓練,具體體現于沒有建立健全訓練配套設施,缺乏高素質高技能水平的教練員。第二,針對運動員沒有給予考學優惠等相關政策,通過比較相對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乒乓球后備人才來說,河北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給予了大量政策支持,包括乒乓球考學等,而馬來西亞隊運動員考學優惠政策方面沒有給予傾斜。在乒乓球場館器械教練員配備上也優于森美蘭州。由于森美蘭州未設置相關的考學優惠,使得相對河北省乒乓球運動員來說,該地區乒乓球后備人才整體文化水平較高,這也是后續河北省在乒乓球人才培養中急需面臨的主要問題。
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運動員在學習態度上具備一定的認知,根據數據研究發現其將學習作為重點,并且將乒乓球運動項目作為學習的一部分,但未能夠投入長時間訓練,相對河北省來說,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教練學歷較高,但參與培訓次數較少,通過數據比較,國內乒乓球的訓練體系相對單一,為獲得優秀成績往往會使運動員放棄文化課程的學習,如果沒有獲取優異成績則會被賽事淘汰。基于當前知識經濟背景下導致其無法獲取良好的社會需求,適應未找到理想歸宿,在競爭激烈的基礎上,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冒險,大多是通過增進個人健康,通過乒乓球上大學的方式開展訓練,這樣會縮小優秀后備人才選拔空間。
通過這兩個國家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在乒乓球運動發展過程中均能夠獲得一定成績,然而在后備人才培養中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區別,其中共性表現為:兩個國家在乒乓球后備人才選拔過程中,渠道相對單一,需要進一步提高選拔方法以及科學性,雖然從事乒乓球運動的學員較多,但整體來看,專業經紀人才較少,俱樂部以及運動員培養機制需進一步改善。基于這些問題均對兩國乒乓球后備人才培養以及乒乓球運動事業的發展不利。通過比較兩個國家后備人才的培養現狀,可以發現,在硬件和軟件上相對河北省來說,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乒乓球運動需進一步提升,具體體現于運動設施不完善,教練整體素質水平較低,訓練不夠系統化,科學化。缺乏良好的競賽環境氛圍,導致該國家乒乓球經濟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相比我國來說,河北省在運動員科訓練的科學性和技術水平方面占據明顯優勢,然而在文化程度和職業運動員的保障出路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馬來西亞將健康第一作為運動員訓練的首位,在文化水平和經濟體育方面緊密度高,并且在經濟體育和體育精神方面保持先進理念,這也是我國在體育強國建設中需要借鑒的地方。
如表8-13所示。

表8 運動員訓練動機調查情況表(n=78)
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把健康放到了第一位,對于拿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基于此,充分表現出很多運動員針對獲得較好的運動名次、提高運動技能缺乏明顯意圖。馬來西亞森美蘭州運動員對此后的走向具備明顯的意向,這為此后的學習、訓練的針對性,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馬來西亞森美蘭州每年所舉辦的賽事和中國相對比減少了一半,倘若運動員無法參與到比賽之中,則缺乏了展示技術的平臺,難以發現自身不足,不能積累大量的比賽經驗,對此后的發展形成制約。馬來西亞森美蘭州運動員學習態度方面普遍具備明確的認知,但數據表示普遍將學習當作重點,將乒乓球當作學習的一方面,并不會長時間的投入訓練。教練學歷和我省相比的情況下較高,但是參加培訓少于我省。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我省乒乓球訓練體系單一,為了拿成績放棄文化課的學習,如果出不了成績自然就會被淘汰,但是在現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無法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找不到理想的歸宿。然而在當前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家長不愿意讓孩子鋌而走險,大多數是以“增進健康”,“通過乒乓球上大學”為目的的進行訓練。這樣會使我們的選拔優秀的后備人才的空間大大減小。

表9 每周平均訓練次數表(n=78)

表10 運動員參加比賽的情況調查表 ( n=78)

表11 運動員對待文化知識學習與訓練的態度(n=78)

表12 運動員文化知識的學習情況(n=78)

表13 教練員學歷調查情況表(n=13)
1.河北省乒乓球俱樂部參與人數逐年遞增,而業余體校乒乓球訓練人數逐年遞減,我國構建的多個業余體校為提升運動員經濟水平減少和縮短了文化課教授時間,導致退役運動員無法適應目前的經濟發展,無法獲得良好個人歸宿,對于個人前程來說無法獲得保障,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體育訓練的積極性,甚至影響企業成才概率。
2.河北省在乒乓球后備運動員訓練時缺乏科學性,多數教練員依靠個人經驗直覺開展指導訓練,從教練員的學歷上來看處于中等水平,缺乏高學歷,一些具有創新能力的教練員參與崗位訓練的教練員人數較少,因此未能夠實現知識更新以及與時俱進。
3.由于受到社會體制因素的影響,多數運動員訓練是為了獲得成績拿取冠軍,而馬來西亞森美蘭州將運動員的身體健康,訓練個人身體和強化特長拿取名次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獲得高名次的過程中運動員缺乏提升運動技能的意圖。
4.國內乒乓球比賽較多,也給運動員營造良好的比賽環境和氛圍,通過比賽能夠了解自身技術水平缺陷,對于馬來西亞來說,相對我國所舉辦的賽事較少且達50%,如果運動員沒能夠積極參與比賽,則缺乏個人技術展示平臺也無法及時了解個人在運動中存在的劣勢,無法積累經驗,對于后續運動技能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除此之外,對于馬來西亞森美蘭州來說,在開展乒乓球運動時缺乏乒乓球體育文化,也是導致其運動項目受限的重要因素,需要有關部門提供大量支持。
1.多渠道培養乒乓球運動人員,拓寬人才培養空間,各級訓練部門需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重要性從當前國內。人才培養弊端來看,需進一步強化運動員的培養體系,能夠加大培養力度,避免出現文化教育低水平。高淘汰訓練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避免運動員的窄出路給乒乓球的發展帶來的制約,在更高層次上發展競技運動,真正走上科學發展道路。
2.我省需要進一步提升乒乓球教練員的綜合技能水平,強化教練員崗位培養,能夠提升教練員的整體素質,使其業務和職教能力獲得顯著提升,高度重視職業與業余教練之間的相關動態,以調動其積極性,同時強化各培訓機構交流合作,能夠使教練員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論,掌握先進技術,通過方法方式運用,緊跟時代潮流。
3.我省需要發揮乒乓球運動員的技術等級認定政策,能夠結合技術等級認定標準與總局密切協調,進一步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調動杠桿作用,調動各方面、各地方的積極性。繼續整合以培養競技運動后繼人才為目標的競賽工作,通過不同年齡段層層分級選拔,形成人才的生產線鏈。
4.注重“體教結合”,實現運動員的綜合全面發展。針對乒乓球后備人才的文化課培養需要高度重視,能夠顯著提高其文化水平,拓展視野,健全知識體系結構,能夠培養綜合素質,進而使乒乓球運動具有較高的層次,能夠吸引更多后備人才參與該項運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