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譽博 成都體育學院
伴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國民對生活質量和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健康的意識也越來越強。中國人對健身需求的側重點也在改變。20世紀80年代是以健美為主的形體俱樂部;90年代是以有氧運動為主的健身中心;21世紀以來大型商業健身俱樂部成為社會的發展焦點。但近年來,我國商業健身俱樂部盲目擴張使俱樂部數量激增,由于市場容量有限,許多健身俱樂部都面臨生存危機。此外,健身俱樂部在商業化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是致命的,加速了自身的破產,因而提出俱樂部未來發展的對策迫在眉睫。
總經理負責制:(1)運營部——負責俱樂部管理監督和各項工作的協調安排(前臺、收銀、保潔、維修、便利中心)。(2)會籍部——制定俱樂部月銷售業計劃并確保實現(會籍銷售、會籍顧問團隊管理、會員信息收集)。(3)教練部——體現俱樂部專業健身水平,提高會員健身質量(會員健身服務工作、組織健身課程的開發、制定會員專業的、人性化的健身計劃)。(4)財務部——保證營利性健身俱樂部正常運行。(5)人力資源部——能夠推動健身俱樂部運營和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能力人口的總和.
真正意義的商業健身俱樂部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將近 30 年,這其中的主要經歷我們可以大致分為 3個發展階段:
第 1 階段(1980-1990 年):發展的萌芽階段。
其表現為:商業化健身俱樂部多分布于東部沿海的各發達城市,其主要特點是投資量較少、場地規模小,門店數量多,而客戶人群大多為18至20歲的年輕人,服務主要為男性群眾提供,主旨是強調體型塑造,雕刻肌肉線條,這也是我國商業健身俱樂部在發展前期的最明顯特征,也正是健身產業在我國扎根萌芽階段。
第 2 階段(1990-2000 年):初步發展階段。
其表現為:俱樂部的商業運作范圍從東部沿海的各發達城市逐漸擴大至全國各地,小型健身俱樂部興起,門店連鎖模式誕生,開始打造健身品牌,健身項目從單樣擼鐵逐漸多樣化,商業市場化進程也不斷加快。其標志性事件為1995 年國務院為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所頒布《全民計劃綱要》。
第 3 階段(2000 年至今):極高速發展階段。
其表現為:市場體制不斷的改進,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國外的健身俱樂部品牌開始進駐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斷引進和開發多種新型健身項目及健身設備,從業人員素質提高,并且專業化的培訓系統程序和認證系統程序趨向完善,同時健身俱樂部的管理經營的問題以及各類糾紛涌現,機遇與挑戰共存。
我國健身業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展緩慢,健身俱樂部整體規模較小,設施較落后,參與人群少且多為年輕人。在興起的全民健身浪潮推動下,人們的各類生活觀念發生巨大變化,健身逐漸稱為一種時尚。由于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我國商業健身俱樂部地區分布不均,水平也不一。
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大型商業健身俱樂部較多,配備有先進的健身器材和完善的配套服務。而西部地區則以中小型商業健身俱樂部為主,健身場地較小設施較落后,專業水平低。
(1)健身服務同質化極其嚴重,市場競爭激烈。(服務內容過于常規化,訓練模式單一,對會員消費者沒有吸引力,產品核心競爭力低,缺乏獨特性。)
(2)教練員門檻較低,專業服務質量不高。(教練員專業能力水平較低,不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進而直接導致消費者對健身俱樂部的低信任態度。)
(3)實行會員制度中,急于追求短期利益。(會員保有率的短期性和用戶的低黏性會影響發展的趨勢。)
1.我國健身俱樂部存在的問題
(1)部分項目盲目復制,投入密集,屬于低水平重復。
(2)市場定位不合理,不準確,項目結構失衡。
(3) 企業規模小,人員素質低。
(4)經營內容單一,手段落后,缺少營銷和品牌意識。
(5)居民消費習慣也制約行業的發展。
2.新冠疫情后各健身俱樂部所即將面臨的問題
(1)防控風險大。(室內場館中人員的密集程度較高,運動中面臨的是較為封閉、空氣流動性相對較差的環境,從而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上風險較大。)
(2)資金壓力大。(疫情期間,商業化程度高的健身俱樂部因長時間停業將會使門店承受租金支出和人力成本的雙重資金壓力放大,現金流壓力面臨斷裂的風險。)
(3)會員黏性不夠,專業性人才流失大。(由于疫情影響,健身俱樂部門店長時間關停,造成老會員的活躍度和黏性不斷減弱,不利于會員客戶在后期的續費,從而極大增加了實體門店的經營壓力。以及教練銷售等崗位收入將斷層式大幅減少,工作人員的去留也就成了首要問題,沒有穩定、專業的陪練人員,客戶對在俱樂部消費的體驗感下降或成惡性循環。)
1.明確市場定位,確定目標群體。
當前施工過程當中存在的風險是與施工人員安全管理意識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很多建筑施工當中因為相關人員安全意識的缺乏使得對現場的消防區域劃分不準,相應的消防器材等無法安置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使安全施工管理失衡。還有很多作業人員無法準確操作機電設備以及設備斷電,提升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影響到整體的工程施工質量。
2.提高教練員專業性,提高服務水平。
3.實現會員精細化管理,引入管理系統。
4.指定品牌發展戰略,強化品牌建設。
1.投資將呈現多元化。
2.經營模式呈現連鎖化。
3.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突顯。
4.中高檔健身俱樂部增多。
1.我國的健身行業的市場環境正在加速變化。
2.高質量的技術服務需求將被提升到新高度。
3.健康功能可能成為未來健身俱樂部的競爭方式。
1.區分外部客戶和內部客戶。
2.會員是員工服務的對象,是俱樂部真正的“老板”。
3.會員有權選擇認為滿意的俱樂部,所以滿足會員的合理愿望就是員工必須努力的方向。
4.會員即是“上帝”。
5.會員總是對的。
1.員工是俱樂部的核心。
2.培養員工對俱樂部的認可度避免人才流失。
3.感情都是相互的,只有讓員工擁有幸福感,才能更好的服務顧客,給顧客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4.良好的工作氛圍更有利于工作的高效進行,樹立品牌文化,提高自身競爭力。
1.打造健身俱樂部的品牌。(提高產業的質量、企業的服務、企業的文化;需要專業的設備和優質的課程內容、健身場所環境整潔、保障的設備安全以及高效的服務意識等。)
2.由于疫情影響過后,身體健康將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門焦點。(保證環境舒適度、要增加對顧客的關注。)
3.需要做好公共衛生,增加健康服務。(給顧客營造一個安心的訓練環境。)
4.提升俱樂部的服務質量。(樹立起為消費者服務的理念、建立一個系統完善的健身服務體系、技術與服務質量標準。
包括:整潔的服務環境、內容充實的服務項目、專業化程度高的服務設備、服務人員的高素養、充分的時間保障、安全保障、服務補救等。)
5.可以進行線上線下運營方式的融合。(盡可能的為會員提供不受時空等條件限制的便利服務,充分實現商業健身俱樂部服務與會員消費者需求的無縫對接。)
商業健身俱樂部經營者須正視俱樂部經營管理中的問題,不可只追求短期利益至俱樂部長期發展于不顧,著眼于長遠利益才是最明智的。此外,需明確目標定位,提高教練員的專業性、對會員進行精細化管理以及對服務質量進行保障等手段提高俱樂部盈利能力。相信未來我國健身俱樂部市場將出現越來越多具有品牌效應且能夠長期發展的商業健身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