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炎 浙江省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
新教育理念下,教育部加大了課程改革力度,并且對體育這門學科提起重視,不僅如此,還對高中體育考試改革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體育考試過程中,既需要考核高中生的體育技能知識以及體育運動水平,同時還需要考核學生的體能素質,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因此,高中體育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詳細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開展具有創新特色的并且具有針對性的體育課程,構建高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體系,然后以該體系為指導開展后續的體育教學以及體能訓練活動,實現預期的體育教學目標。
當前,體育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受到國家以及學校的重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為學生提供體育理論知識教育,而且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體能測試,這樣才能助力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獲得全面提升。不僅如此,如果學生可以處在良好的體能訓練環境中,這有利于強化學生的體能素質。對于個人來說,如果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這對學生開展各項學習活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學校需要高度重視體育活動的開設,為增強學生體質提供助力和支持。
眾所周知,擁有良好的體能和體格是參與體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學生自身存在缺陷或者是其他原因的存在,這可能會導致學生不能正常的參與體育課堂與活動,由此可見,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十分重要。高中體育教師通過加強對學生的體能訓練,能夠詳細了解到每個學生的體能素質,這樣也能有針對性的設置高中生體育教學培養方案。同時,通過體能訓練,還能最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
在高中體育課堂中,學生是開展體育鍛煉的主體,但是由于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這嚴重影響到學生體能素質的有效提升。
首先,部分學生忽視體能訓練活動。由于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許多學生對體育并沒有提起重視,認為當務之急是學習文化課知識,學習體育知識、參與體育活動只會浪費自己學習文化課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有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
其次,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體能訓練,像是教師沒有帶領學生做熱身活動、開展有氧訓練等,這樣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容易產生體力不支的現象,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制約影響;
最后,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意識,不能正確認識到參與體育活動有利于強身健體,這種情況下,學生并沒有積極的融入體育課堂中,這也很難增強青少年的個人體質和體能。
首先,由于部分體育教師固守傳統的體育教學思維,并沒有根據新課改、新情況更新體育教學理念,這樣很難為學生提供現代體育教育和體能訓練,很難助力學生個人體能素質的提升。同時,教師也并沒有設置合理、完善的體育考評機制,這種情況下,無法合理的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制約著青少年體能的增強;第三,部分高中專業的體育教師缺乏,即使學校有幾位專業的體育教師,但是由于他們沒有進行體育教學的創新,并且缺少系統化的體育理論知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當前,許多學校存在著這樣的教學問題:體育課堂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按時開展體育課。再者,即使開展體育課,在課堂中,教師也只是讓學生跑步,并沒有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這就造成了體育活動的單一,也不利于學生的體能訓練。此外,部分學生沒有將體育納入考試測評機制中,沒有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育考評方式,這樣學生和教師很難對體育這門科目提起重視,直接制約著高中生自身體能訓練的增強。
1.遵循力量基礎的原則
當前,應國家教育目標要求,高中體育教學活動在高中學校中火熱開展,同時,將體育教學和專項體能訓練結合在一起,能夠起到良好的體育教學以及體能訓練效果。但是在將二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教師首先需要遵循力量基礎原則。眾所周知,體育中包含著許多活動,這些活動都有其自身的技巧性,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體育理論知識,作為參與體育活動時的輔助,還要注重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例如,以體育運動籃球教學為例,在開展體育籃球教學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做足熱身活動,舒展筋骨。在籃球教學課程開始時,教師也不要著急給學生講解籃球的打法,而是先鍛煉學生的田徑快跑以及跳躍能力,鍛煉學生的耐力。所以,在體育教學課程中,教師需要以提升學生的力量為出發點,加強對學生身體靈活性、身體協調性以及彈跳力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教育和指導。比如,以高中體育籃球教學為例,一般來說,男生學習籃球比女生學習的效果要更好,并且大部分女生對籃球并不感興趣,也從來沒有了解過有關籃球的知識和內容,但是男生就不同,有很多男生已經掌握了許多的籃球技巧,那么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同時,學生的個體特征是先天因素,教師無法改變,但是教師可以改善學生的籃球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每個學生安排不同的運動量,這樣可以實現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
3.耐力訓練法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耐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內容,如果教師可以開展合理地耐力訓練,這對提高學生的耐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還能幫助學生訓練身體整體素質。比如,教師可以采取50米折返跑的方法,通過這種跑步訓練,能夠在短時期內提高學生的耐力。再者,在具體的耐力訓練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可以實現分層教學,既可以滿足體能素質較強學生的耐力訓練需求,還能幫助體能素質較差的學生提升自身的耐力,進而增強自身的體能素質。
4.力量訓練法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力量訓練。那么,為了可以增強學生的力量,教師可以采用蛙跳、長短距離單雙足跳等方式來進行訓練,使學生的肌肉能夠進行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訓練,從而使其力量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增強,學生的個人素質也能獲得較大提升。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多樣化的力量訓練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吸引學生的體能訓練熱情,還能全面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和水平,學生也會在訓練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對學生日后體育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5.速度訓練法
在進行速度訓練時,高中體育教師需要對速度訓練技巧進行有效的探索,超等長練習法在速度訓練方面的效果相對比較明顯,換言之,度超等長時間進行合理化的設置,并且對肌肉的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之間的節奏進行有效處理,從而使運動員的速度得到鍛煉和激發。再者,高中體育教師還需要根據體能素質訓練的實際要求開展速度訓練,以此增強學生的速度。
6.針對性訓練
為了實現良好的體能素質訓練效果,高中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開展針對性訓練。首先,高中體育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并且了解不同學生的體育學習特點,同時還需要根據不同的人制定訓練方案,這樣可以實現有針對性的體育教育和指導,進而可以使訓練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再者,高中體育教師還需要詳細了解學生的體能訓練情況,并且鼓勵學生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意見和看法調整體能訓練方案,這樣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進而為訓練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
7.體能訓練的全面性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還需要加強對高中生的體能全方面鍛煉的重視力度,并且還需要制定多樣化的體能訓練方式,這樣既可以調動高中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熱情,還能實現預期的體能訓練效果。再者,高中體育教師還需要加強自身的體育專業教學能力訓練,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科學化的體能訓練方法,進而為高中生提供優質的體能素質訓練。例如:中學需要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使其知識結構得到豐富,從而使其制定的訓練方案更加合理化。另外,對多媒體方式進行使用,利用視頻的方式來對技術動作進行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對其進行全面的掌握,進而使其全面性得到培養。
8.采取合理方法,加強學生的彈跳訓練
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高中生的彈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不僅可以為學生更好的訓練體育運動提供保障,還能增強學生的體能。比如,在開展籃球體育運動中,不管是傳球、投球還是防守等活動,都會涉及彈跳動作,彈跳動作十分普遍。因此,在設計相關的籃球教學和專項體能訓練結合的教學檔案時,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在訓練過程中,首先要進行單腿彈跳,鍛煉學生的腿部和腰部力量,為籃球學習提供前提,增強個人體能。
9.開展有氧訓練,增強學生體能
有氧訓練不僅是體能訓練中的一項重要訓練活動,也貫穿于整個體育教學中。如果學生可以長期進行有氧訓練,那么學生在開展體育運動時不會感覺太累,也有更多的體力參與體育活動。那么,在進行有氧訓練時,剛開始練習的時候,要將訓練強度放在一個較低的范圍內,然后隨著活動量的增加,加大有氧訓練強度。通過這種訓練方法,能夠減輕學生在體能訓練中的疲勞感,讓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豐富的體育知識,參與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進而可以全面增強學生的體能和素質。
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它體現在教學策略、管理方法以及活動開展等方面。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首先需要確立先進的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并且以此為指導,開展后續的體育教學。比如,高中體育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既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教育和指導,還要鼓勵學生參與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高中體育課堂中,主要包括體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那么,教師需要綜合相應的體育內容,并且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優質的體育教育資源,確保將每一堂體育課都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比如,教師可以引進多樣化并且新穎的體育健身器材,鼓勵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開展一些健身活動,以此鍛煉自己的身體。不僅如此,高中體育教師也要更新理念,學習一些新式的體育教學方法,或者是指導學生參與一些全新的體育活動,以此來充實體育課的具體內容,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加強學生的體能素質培養,實現強身健體的體育教學目標。
新教育理念影響下,高中體育教師需要優化體育教學模式,創新體能訓練方法,這樣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于以往的體育課堂體驗效果。例如,中學可以加強與其他學校的聯系,開展大型的體育聯誼活動或者體育比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能夠彰顯學校的特色,還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知識教育以及體能素質訓練,也可以讓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體能素質。同時,學校也要積極開展校本研修,當前,新課程體系中包括學校課程的開發實施,這就為創辦特色的體育課程提供了更多的實施渠道。學校體育課程的開發過程也是形成學校特色的過程。因此,體育教師需要關注課程改革的內容,挖掘并且利用校內外優質的體育教學資源,努力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體育課程。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教學指導,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增強個人的體質,提升體育學習效果。
新時代下,為了可以讓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學校需要將體育納入考試體系中,并且還要采取一系列方式,完善體育考試制度,創建科學合理的體育考試評價體系。比如,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特色,將體育考試劃分為幾個不同的模塊,包括體育理論知識、體育技能、體能測試等,體育理論知識主要是課堂中教師所講的一些重要體育知識,體育技能和體能測試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戶外活動能力,可以包括田徑跑步、俯臥撐、仰臥起坐、肺活量等,通過將這些內容納入體育考試體系中,學生可以全方面的鍛煉這些考試項目,有利于全面增強學生體能。因此,高中學校需要改革體育考試方式,構建完善的體育考試制度,以此來強化體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和作用。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需要創新體育教育理念,采取新式的體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學校也要不斷優化體育教師隊伍,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加強高中生的體能訓練,并且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個人體質和體能,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培養方案和評價體系,全面增強高中生的身心素質,進而實現預期的高中體育教學目標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