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玉,茍曉霞,楊麗蓉,王 璇,李鵬鴿
(太原師范學院化學系,山西晉中,030619)
教育實習是師范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教育教學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其專業素養、培養和鍛煉其教學工作能力的綜合性教育實踐活動。[1]教育實習評價是教育實習的重中之重,具有檢查甄別功能、激勵導向功能和診斷改進功能,對促進師范生專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及在教育領域中的不斷應用,尋找基于信息技術的師范生教育實習能力的提升對策,并建立教育實習評價指標體系,對師范生的專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3]
當前,師范院校在進行化學專業教育實習評價時,評價內容過分強調量化通用教育教學技能的習得,忽視了化學學科中實驗和化學思維等內容,也忽視了對職業修養、個性品質、創新能力等的鍛煉和評價,部分內容在落實中被邊緣化。[4]量化評價只能評估實習生的可見行為,其頭腦中的觀念和態度以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困惑和反思不能通過量化等級體現出來。過分關注量化評價的結果往往難以真實體現實習生的專業發展情況。[5]
評價標準如果不全面、科學,不僅無法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還缺乏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的一些重要因素。[6]教育實習評價的主觀性強,形式化、隨意化現象日趨嚴重,實習生并不能通過等級和分數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說明不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難以全方位地評價實習生。
評價主體比較單一,大多局限于指導教師,實習生本人、同小組實習生、中學生及其家長等都沒有成為評價主體。這樣的評價主體會使評價具有主觀性和片面性。例如,由于指導教師的性格和態度等存在差異,部分評價結果與實習生的真正專業能力并不相符,又由于指導教師需要時間和精力進行課程教授和課題研究,不能對實習生所處情況和表現進行詳細了解,也不能時刻進行全面全程的指導。[7]可見,只有指導教師的評價主體無法全面地評估實習生的優勢和不足。
1.完善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體系要包括基本教學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職業修養和信念、創新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內容,并根據評價過程中的實施方法,形成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其中,過程性評價既有實習過程中不同方面和角度的評價內容的收集,又有對收集資料的總結和評價;終結性評價將定量、定性評價結合起來,在量化成績的基礎上定性分析實習生的專業發展,提出建議。
2.開發評價方式和手段
當前,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人際和資源方面迅速發展。[8]基于信息技術的教育實習評價可以使評價體系更加科學、規范,操作上更加便利。例如,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實習簽到可以評估實習生的考勤情況和實習態度。同時,利用互聯網可以加強實習生之間、實習生和中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實現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遠程評價,將過程性資料保存至實習綜合平臺。
1.網絡檔案袋
學校可以為每位實習生建立專屬實習網絡檔案袋,收集和保存實習材料,以此方便有序且科學地進行過程記錄。檔案袋通常包括講授課題的確定、試講的點評和改進、教學設計、教案和教學過程視頻,參與批改作業、聽中學教師講授課題、參與教研活動、開展班會和組織學生活動的照片和各種過程性資料,對優秀化學教師進行采訪獲得的感悟和成長、教育教學調查和撰寫報告等。
2.信息平臺支持下的評價
實習信息平臺是通過微博、QQ和微信等信息技術形成的,它們各有特點、相輔相成。微博支持下的評價可分為個人微博展示和實習小組微博展示。前者通過個人實習檔案袋的展示,引發自我評價和其他評價主體評價;后者以小組為單位發布實習資料,實現小組內和組間的互動交流。QQ支持下的評價通過建立工作群,指導教師可以便捷地發布任務信息和要求,同時記錄實習生的實習情況以供評價參考。微信支持下的評價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群組發布實習指南及實習生的各階段實習資料,進行宏觀方向的實習任務和評價的傳達。
1.教育實習總結
實習生要以實習小組和全體實習生為單位進行總結和評價,并通過總結評價進行自我反思,知道自己不僅僅是要勝任教師職業,更要成為教育教學研究者。
2.教育實習成果展示
學校可以實習成果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每個實習小組要推薦優秀實習生候選人,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展示素材,并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投票,投票評選出的優秀實習生在線下進行實習總結匯報。這樣不僅可以公開公正地選出優秀實習生,還可以強化低年級師范生的師范意識,讓他們提前樹立對教育實習的正確認知。
3.教學技能比賽
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教學技能比賽對實習生進行評價。每個實習小組展開各有特色的教學技能比賽,展示和發揚在實習過程中所學習和領悟到的教學技能和工作經驗,讓學生通過比賽再一次成長,并獲得技能和經驗上的升華。
表1為定量、定性相結合的化學師范生教育實習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內容如下。第一,該體系將教育教學能力、班主任工作等常規評價指標和反思能力、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指標篩選整合,形成六個一級評價指標和內容、主體、依據、方式四個二級評價指標。第二,教育教學基本技能、職業傾向和反思能力相對重要且可外顯,故權重為20%;班主任工作的完成難度對每位實習生基本相同,研究能力在當前階段的重要程度相對一般,故權重為15%;合作精神較難監測且重要程度相對較低,故權重為10%。第三,在評價主體中,院校和中學指導教師各占35%,同組實習生和實習生本人各占15%。第四,在定量評價分數等級的基礎上,通過定性分析給每個實習生提供一份建設性的評價報告,[9]幫助實習生為未來成為一名專業化教師做準備。

表1 化學師范生教育實習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首先對教育實習及其評價作出界定,然后分析整合了化學師范生教育實習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接著從教育實習的準備、進行和總結三個階段出發,利用信息技術對教育實習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如在準備階段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和開發評價方式手段,在進行階段利用網絡檔案袋和實習信息平臺收集過程性資料,在總結階段進行總結、成果展示和技能比賽等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據此,文章初步構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化學師范生教育實習評價指標體系,以體系中的評價指標、具體內容及權重為依據,給出評價等級和建設性的評價報告,從而達到實習生全面反思教育實習過程,提高實習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