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俐玲
(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廣西柳州,545616)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各部門相繼印發了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若干文件,從制度上和政策上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充分表明黨中央對思想政治課的高度重視。中職學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推動新思想融入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對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國家培養有信念有夢想的時代新人都有著深遠的價值和重要的意義。
思政課唯有改革創新,才能深入人心。思政課改革離不開科學思想的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引領中職思政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行動指南,為思政課發展指明了方向。中職學校的課程是由專業課和公共基礎課兩個部分組成,凸顯知識傳播和價值塑造的兩大功能:如果說專業課側重知識傳播,那么思想政治理論課則側重價值塑造,主要表現在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的培養,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等。把握好“立什么德”“鑄什么魂”的核心,因時而進,因勢而行,順勢而為,將新技術、新方法、新媒體等深度融入思政課,促進教師、教材、教法的創新,是推動思政課改革落地、推進新思想貫徹落實的基本遵循。
思政課教材是闡述育人理論的重要載體[1],承載著傳播思想、塑造靈魂的重要功能,具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屬性,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然而,中職學校的思政課教材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陸續使用,教學大綱則是2008年制定實施的。以教材《職業道德與法律》為例,自2009年啟用至今已11年,其間,我國的民族面貌、人民面貌、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和深刻變革,但中職思政課教材并沒有及時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最新發展展現出來,盡管《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年版)》已經發布,但編寫教材需要一定周期。因此,思政課教師需主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日常教學,更新教學素材,補充教學內容,彌補現有教材的缺憾,努力實現新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
首先,灌輸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2]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到,要加強工人階級的思想灌輸。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要做到“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灌輸不是照本宣科,是解決社會對人們思想道德“應然”標準和個人思想道德“實然”現狀矛盾的重要依據,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任務。因此,職業院校教師要理解灌輸論的深刻內涵和意義,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灌輸和啟發的方式,將新思想傳授給學生,使之內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
其次,中職思政課要適當改變話語體系。新思想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理論性,要將新思想,融入中職思政課,做到學生愿聽、想聽、愛聽,就需要實現話語轉換,將理論話語轉換成學術話語、學生話語,做到“聽得懂、講得清、道得明”。但思政課又有其政治性,讓學生適應并習慣政治話語是必要的。思政課要解決的是“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變化,關心國家發展是思政課的重要任務。中職生的理性思維正逐步建立和形成,但是理論思維還需要教師通過教學來引導,因此,中職學校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靠近和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新思想往深走、往里走、往心走,在思政課中增加理論話語十分必要。[3]
最后,中職學校要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針對性。中職思政課是公共基礎課,授課對象是不同專業的學生,新時代的思政課要求思政課教師既要懂思政又要懂專業。因此,思政課教師走出學科、走向專業、走近學生是講好思政課的重要方法。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我校”)汽車專業有三個專門化方向,分別是汽車維修檢修、汽車裝配、汽車維修。根據經驗,汽修專業的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在對汽修專業開展思政課教學時經常遇到學生聽課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的情形。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綜合來說是從學生出發,從專業出發,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思政小課堂聯系到社會大課堂,引導學生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既體現理論高度又展現思想深度。同時,教學要做到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結合:雖然同年級開設的思政課統一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但教師要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授課方法,把可感可知可觸的實習實訓場景帶入教學,因材施教,既增強形式廣度,又提升情感溫度,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把思想政治課變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有理有情,讓學生認同思政課,認同思政課背后的價值引領。
“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背景下,新思想要高度融入中職思政課,也要融入其他專業課程。以我校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為例,筆者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標準、專業建設規劃設計專題式內容,為體現中職學校的專業性和職業性,采用“集體備課+獨立備課”的形式,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內容整合起來,嘗試探索中職思政課的新路徑。
教研室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活動,研讀黨中央及各部委印發的最新文件,領會最新精神,確保教學內容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向同行。在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研究和分析教材的基礎上設計教學專題,確定教學目標,形成“三個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不做統一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等實際情況選用。教研室采用“集體備課+獨立備課”的形式,遵循一般到特殊的原則,尊重教學規律,和而不同,殊途同歸。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優秀的理論思想體系,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思政教師要想將新思想融入中職課堂,就要用學生聽得懂的話語體系講好思政課,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這就要求教師把握新思想的精髓要義,深挖吃透,以此展開教案設計、撰寫。經過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檢驗,反思利弊得失,在二次集體備課中分享研究心得、設計過程、設計思路,批判性地吸收集體生成智慧,修整教學思路,豐富完善教學方法,形成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設計。
中職思政課要緊跟時代步伐,著眼大思政格局,落實改革創新要求,改變思政課呆板單一的教學模式,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我校教研室針對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所做的教學設計,每個單元都以中職學生熟悉或者可能遇到的問題為專題,內容既包含學科課程具體內容,又展示新思想的基本理論要點,專題的形式具有開放性和引領性,體現了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對專題多途徑探究,在比較鑒別、思考探究中加深對思想政治學科的理解,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內容固化、形式僵化、路徑單一的問題。以下是專題式教學內容展示。

表1 感受道德之美

表2 恪守職業道德

表3 提升道理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中職思政課堂,為中職思政課注入了新內涵,增添了新活力,使之煥發出新光彩,為中職生的思想麥田提供了充足養分,也為教師講好思政課提供了科學指導。守正是根基,創新是動力。中職學校思政教師要時刻圍繞習總書記最新精神開展教學,并以此為精神引領,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做學生精神品質的鍛造者,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