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慧
(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廣西南寧,530005)
[關鍵字]微課;項目教學;電梯維修與保養
微課是近幾年我國教育界的研究熱點,應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可以對教育教學起到的積極作用,這一點已被證明。張一春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的特點是“短”“少”“精”“小”。“短”是時間短,5—10分鐘,甚至更短,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少”是教學內容較少,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技能點,利于學生掌握;“精”是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讓知識點精簡化,有助于突出重難點;“小”是占用資源容量小,可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播放,易于分享至網絡空間平臺,方便學生隨時學習。
項目教學是指結合實際的工作過程將教學內容設計開發為一個個具體的項目或任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按照任務書,通過查閱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小組討論制定方案,互相協作實施方案,最終完成任務和總結評價。學生在實施任務和完成項目的過程,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做中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中做有助于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和提升。但由于學生的人數、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課程的特點等因素,項目教學在實施過程當中也有一些困難和問題。而微課與項目教學主體均為學生,二者在某種層面上具有互補性,將二者融合并應用在教學中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項目化教學過程是以小組為單位的,一般每組4—5人。由于小組人數及組別較多,在實施任務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同時對學生進行監督和指導,有些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問題比較多,或者存在操作不規范的現象,若得不到教師的及時指導和糾正,他們就會出現不耐煩的情緒,極大地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能夠結合直觀有效的學習資料自己解決,是項目教學亟待改進的問題。
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素質和學習理解能力參差不齊,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有一部分的學生已經理解和掌握,然后很快完成任務和操作,而另一部分學生卻還一知半解,不得要領。對于學習進度快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引導他們拓展學習新的內容,而對于學習進度慢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對他們進行重復指導。此時,如果教師拓展新的學習內容,還沒完成基礎任務的學生是無法繼續跟進的,也聽不下去。反之,如果教師只是重復講解示范,已經掌握的學生也不愿聽,心不在焉。這兩種做法都會嚴重影響課堂的教學秩序。如何解決這一矛盾,也是項目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項目教學中包含的知識點較多,比如本課程的“電梯受困乘客救援”這一教學項目包括六個知識點:1.與轎廂內被困人員通話的內容和技巧;2.確認轎廂的具體位置及商議解困方案;3.盤車救援前的準備工作;4.盤車救援的安全操作技能;5.電梯平層后解救乘客的方法;6.電梯的狀況檢查及重啟。[1]
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相關資料總結出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步驟,但是要真正獨立操作、達到工作崗位的要求,仍需教師進行示范和講解,且由于知識點多,學生聽完以后也很難記牢,進行實際操作時也無法真正做到正確、規范操作。有些學生即使能夠按照任務書上總結的步驟完成項目任務,也還是屬于按部就班的學習,沒有能夠真正掌握和消化相關知識。如何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理解好知識點,掌握好專業技能,也是項目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由于微課具有“短”“少”“精”“小”的特點,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前面所述項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本研究嘗試在電梯維修與保養課程項目教學過程中輔以微課促進教學。
教師要將教學項目中的任務進行合理細化,結合工作過程提煉出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務,盡量做到一個知識點或技能點就是一個小任務。這些小任務是有工作相關性的,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工作項目,每一個小任務就是工作項目中的一環,如將門系統的保養與檢修項目分解為九個小任務,具體包括進出轎頂的規范操作,轎頂檢修裝置的作用及操作,門系統的結構及技術要求,開關門機構的檢查與維護,門導向機構、地坎的清潔與潤滑,門鎖裝置的檢查與維護,門安全觸板、光幕的檢查與維護,廳門自閉裝置的檢查與維護和門板、門套的檢查與維護。
這些任務的細化設計,讓學生實施項目時有序可循,同時,每一個工作任務針對一個知識點,契合微課的特點,便于通過微課加以呈現。
針對這些任務的特點,微課可以設計任務的知識點介紹或者操作演示。如對于進出轎頂的規范操作這一任務,教師可將微課設計為呈現真實的工作過程的操作視頻,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進出轎頂的規范操作”微課設計
每個步驟以簡潔精煉的語言介紹,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操作步驟與操作要領。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如遇問題或者出現動作不規范的現象,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參照微課進行解決和糾正,不需要重復示范,這樣就解決了教師分身乏術的問題,讓教師可以從重復的個別輔導中脫離出來,有更多的時間觀察課堂。又如在實施開關門機構的動作檢查與維護任務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邀請企業師傅結合實際工作過程講解和示范該任務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要點等,并提出開關門系統常見問題,如開關門時有抖動,開門時有碰撞聲、門隙過大等。對于學習進度慢的學生,通過微課可以結合企業師傅的講解和示范繼續進行學習和操作,而學習進度快的學生可以結合企業師傅提出的引導性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學習,從而解決了無法兼顧不同進度學生的學習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效仿掌握標準化的技能,更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觸類旁通。因此,在有些任務的微課設計上,尤其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相關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分析和創新能力的情況下,一些示范性的操作步驟教師可以不直接提供給學生,而是提供相關或者類似的操作視頻,設計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經過自己思考歸納出來。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從進入樓層離開轎頂的操作方法,讓學生思考如何從其他樓層離開轎頂、與前者步驟是否一樣。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已經知道,每個層門在操作前都要驗證門鎖開關的有效性,因此,學生不難得出從其他樓層離開轎頂的操作方法。再如對于安全進出底坑這一任務的實施,教師可以將微課設計為與安全進出轎頂做比較,引導學生根據安全進出轎頂的操作步驟,結合相關學習資料,總結歸納出安全進出底坑的操作步驟。讓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和歸納得出這些操作步驟,不僅有助于他們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與掌握,還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師要發揮微課在課前和課后的助學作用,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和鞏固課堂學習的成果。為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依據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可以課前通過QQ群等網絡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單及相關微課視頻,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習任務,初步了解任務的主要內容及重難點,為課堂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課前將“進出轎頂的規范操作”這一學習任務的微課視頻發布給學生,學生在閑暇之余花費幾分鐘的時間觀看,對如何規范進出轎頂有初步認識和了解,并記下問題。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就說明學生有了思考,進而形成求知欲,產生學習的興趣,主動參與學習。由于理解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每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習任務的掌握程度都不一樣,教師課后可將每個任務的微課視頻發布在網絡平臺上,供學生下載,學生可以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利用微課有針對性地進行回顧學習,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2]
微課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在項目教學中合理利用的話,可以很好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如何將微課更有效地應用于今后的教學當中也是職業教育不斷努力探索的方向。但是,并不是最新、最熱門的教育教學手段就一定是最有效和最好的,也不能一味地在教學過程中強加一些新的技術和手段。因此,微課固然好,但不是解決所有教學問題的靈丹妙藥。教師只有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恰如其分地將其融入教學之中,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