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鄭毅
摘要:提升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創新能力對于推動我國媒體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來講至關重要。本篇文章主要從阻礙性因素以及可以采取的具體舉措兩個方面對文本課題展開了分析,又于結語當中對我國廣播電視臺發展未來展開了美好的憧憬。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創新能力:體制機制:思維方式:職業道德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多,需求水平也越來越高。同時,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互聯網信息技術逐漸滲透入人們日常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廣播電視臺發展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以及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為廣播電視臺節目融入更多的創新性因素。
一、提升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阻礙性因素
1.廣播電視臺管理體制僵化
受長期以來傳統的廣播電視臺管理體制機制的影響,其在自身運行以及員工管理等各方面都比較落后,未能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及需求來進行適當調整。這就使得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的工作環境缺乏一定的活力,這對其創新能力的提高會產生一定的阻礙性影響。尤其在選拔以及獎懲制度方面過于注重原則性,難以激發編輯記者工作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2.編輯記者自身思維方式的落后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類媒體技術日新月異,媒體產品日趨多樣化。人民群眾對于新聞的感知也更加趨向于時效性,對廣播節目等的新鮮度更加看重。但是,由于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受專業化的教育體制的影響以及其對新聞發展趨勢感知的敏感度不高。使得大部分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未能適應媒體發展趨勢及時革新自身的思維方式,并在此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創新性能力,投身于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與發展當中。這不僅阻礙了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自身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也阻礙了廣播電視行業的持續性發展。
二、有效提升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具體舉措
1.革新思維,把握前景
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充分意識到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節目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革新思維,形成創新性思維方式是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的基本前提。編輯記者應當在不斷完善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和編輯能力的基礎之上,深入了解和把握新時代廣播電視發展前景,了解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此為前提開展自身編輯工作。編輯記者不應當滿足于已有的媒體方式,而應當將目光放在長遠的角度,不斷為自身實際工作的開展以及節目的創造融入創新性因素。
2.交流學習,實踐創新
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應當不斷認識到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之處,積極主動地開展交流學習活動,并且將學到的新的知識和編輯方式付諸實踐。具體來講,從廣播電視臺管理層面就應當采取相關措施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充分發揮其對編輯記者員工群體的帶動效用。同時,要積極學習其他傳媒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發展模式,不斷為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和創新注入鮮活的生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開展相關的交流活動,互相交流學習編輯節目等的媒體發展經驗。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立足于我國國情和發展需求,立足于我國人民群眾的實際精神文化需要來對國外優秀媒體發展經驗加以利用。
3.明確觀念,堅定立場
新媒體時代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革新不僅為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同時編輯記者等工作人員也面臨著更多的誘惑和挑戰。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編輯記者在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職業觀念的明確以及道德立場的堅定。有些編輯記者難以抵住金錢及名利的誘惑,不顧職業道德甚至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撰寫、報道不符合事實的新聞來博取眼球,謀取利益。這種行為是不符合媒體持續性發展需求的,同時也是違背新聞工作者工作初心的。因此,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在著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應當守住內心的道德底線。為人民群眾提供新鮮度更高的新聞及廣播電視節目的同時,注重內容的科學性及公平公正性。
三、結論
就目前我國廣播電視臺運營和發展現狀來看,有關部門及人員已經對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提升這一課題給予了相當的重視,并且采取了具體措施加以切實實行。但是,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和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然而,這更加說明我國廣播電視臺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加美好的發展未來,當然,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希望以編輯記者為主的廣大人民群眾能夠自覺主動地為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國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的創新能力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從而為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和發展不斷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促進我國廣播電視臺的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滿足我國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們的生活幸福度。進而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使我國更好地融入國際媒體發展潮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