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業
摘要:政務新媒體的出現,是伴隨著網絡社會的高度發展應運而生的,對提高網絡社會管理水平,增強政府部門融入網絡、貼近民生、拉近與公眾距離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服務型政府的形成,也有利于網絡環境的激濁揚清,避免網絡信息傳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本文從政務新媒體的管理策略開展分析,研究這一特殊新媒體形式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政務新媒體:自媒體:轉型升級
我國的官方信息發布和網絡信息管理,已經邁入了“互聯網+”的時代。在互聯網發展早期,政府部門并未介入到網絡生活中。新浪微博崛起后,用戶數量攀升,讓“刷微博”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這為政府走入新媒體創造了群眾基礎。
一、政務新媒體的發展現狀
1.政務新媒體的概念
政務新媒體是指政府機構及下屬單位、公共團體及公開認證了個人信息身份的政府工作人員,以發布政府工作信息、提供公共服務或開展信息交流的新媒體平臺。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新興的技術手段逐漸應用于政務新媒體,也在不斷豐富其內涵,比如備受關注的短視頻,越來越多的政務新媒體熱衷于在平臺上發布短視頻,這也是政務新媒體的新興形式。本質上來說,“政務新媒體”是一種新興的自媒體,因為它的屬性主要是“自媒體”。
2.青島的政務新媒體發展
新浪微博開通“認證”功能后,大量官方部門開始注冊新浪微博,正式走上了新媒體平臺,新浪微博也成為政務新媒體的領軍者。
青島市網絡文化管理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青島市各級主流政務新媒體賬號共計1200余個,按活躍度劃分,有600余個較為活躍;按區域劃分,有300余個市級政務新媒體帳號,900余個市級以下政務新媒體帳號。從統計數據看,青島市政務新媒體賬號中,微信、微博平臺帳號占95%以上,頭條號、百家號等占5%以下。在政務新媒體矩陣的影響下,青島市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方面,得以變“獨唱”為“合唱”,化“單招”為“組合拳”,實現了正能量在指尖及時傳遞、好聲音在掌中同頻共振,促進了政務服務提檔升級,在構建“在線政府”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政務新媒體管理水平升級的策略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建議由青島市委宣傳部統一籌劃,青島市網絡辦具體實施,加快推進各級各部門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督促各級各部門把新媒體發展和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確保政務新媒體建設和發展與各級各部門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確保主要領導關注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制定本單位本區域政務新媒體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不同時段的主要工作任務,抓好督促落實,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政務新媒體建設。實現市直單位政務新媒體全覆蓋、運營發布高標準、考核獎懲嚴要求,建成溝通順暢、密切協作、步調一致、涵蓋所有重要單位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進一步提高運用政務新媒體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推進制度建設,建立規范標準。研究、制定、出臺關于政務新媒體建設、運行的規范性制度,保證政務新媒體在規范、有序的環境下有效運行。強化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切實加強各級各類政務新媒體之間的協調配合,集中力量發出最響亮的政務聲音。建立健全考核評估和督查機制,根據稿件的數量、質量以及閱讀數據進行考核,并結合政務新媒體的特征進行分層次評估,開展季度、年度常態化督查考核并定期通報。對運行良好、成效突出的政務新媒體,給予通報表彰,對工作不力或失誤,引發重大輿情、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和人員,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及時總結運行過程中發現的情況和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進一步改進工作。
加大投入力量,提供充分保障。各級宣傳部門同本級黨委、政府做好政務新媒體建設經費保障溝通協調工作,爭取更優惠的政策扶持,完善購買社會服務體系,為政務新媒體建設設立專項工作經費,爭取更多建設資金、設備設施支持。各部門應將政務新媒體建設發展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合理側重政務新媒體建設,加大財力投入,加強精細管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完善資金績效評價制度,保障新媒體發展和管理工作全面開展。
三、政務新媒體傳播水平的提升探索
提升內容質量,創新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政務服務這一主線,守住內容質量關,打造精品項目和產品,圍繞公眾關心的社會熱點和民生需求,主動設置議題、挖掘宣傳亮點,不斷探索政務媒體新思路、新渠道、新舉措,繼續抓好內容、體裁、形式、手段創新,密切關注國內外最新傳播業態,跟蹤VR、AR等技術前沿,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通過定期新媒體產品評選活動,引導政務新媒體多出精品力作。
加強隊伍建設,注重人才培養。加快組建專兼職人員結合的隊伍,選擇專業水平高、責任心強的人員到政務新媒體工作崗位上來。由網絡文化管理部門牽頭,建立科學的培訓機制,從新聞寫作、新媒體管理、輿情研究、應急反應等角度開展綜合性培訓,提升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水平和運行維護技巧,努力增強新媒體隊伍的經驗和本領。
多舉并措提升政務新媒體的黏性。在確定了政務新媒體的核心平臺后,運營方要利用大數據分析,對受眾群體的心理、需求、閱讀習慣、等開展分析,以便于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獲得受眾的認同,實現更深層次的傳播,不斷提升政務新媒體的品牌影響力。在新媒體運營過程中,由于網絡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日常的工作模式無法滿足新媒體傳播的管理,因此在運作機制上,需打破8小時工作制和法定休息日的限制,采用靈活多變的工作方式。尤其在發生重大輿情或重要正面宣傳任務時,要及時監測網絡信息、發布事件處理進展、反饋公眾的疑慮、傳達政府有關部門的態度。這樣及時準確的傳遞各方態度,引導輿情發展,發布正面信息,才能獲得網民的認同,實現政務新媒體的黏性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