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萬春
摘要:融合傳播環境下,新聞空間中的聲源數量驟增,信息空間呈現萬物聯網的“泛媒介”狀態。新媒體產業模式的創新,極大程度地變革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之路,加速了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升級轉型。隨著媒體融合的廣度提高對廣播電視新聞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創新
新媒體環境為新聞采編工作提供了更多技術支撐的同時,也為新聞采編工作增加了難度,例如新媒體環境下多元、復雜、泥沙俱下的網絡信息增加了新聞采編獲取有價值新聞素材的難度。
一、提高采編人員專業素質
融合傳播的大環境下,讓生活中的每一位都能夠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專業采編人員的信息傳播特權早已經不復存在。而且,很多時候一些重大突發的事件信息都是通過普通人進行第一時間的發布傳播。因此,面對人人都能成為信息發布者的情況,專業的采編人員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夠讓自己在新聞領域站穩腳跟,擁有自己獨特的專業優勢。首先,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新聞采訪人員不僅僅要在某些領域成為“專家”,還要成為“雜家”。新聞工作者每天面對的信息都是各行各業的,如果對一個行業一竅不通便很難完成新聞的采編工作。其次,綜合傳播能力要強。采編人員要不斷的進行新技術的學習,比如圖片以及視頻處理,能夠很好的做到應對各式各樣的新聞采編工作,而且還要做到第一時間進行信息發布。最后,電視臺要定期舉辦相關培訓。電視臺可以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最新技術以及理論的學習,讓新聞采編人員可以與時俱進,擁有最新的新聞采編技術。
二、貼近群眾生活,創新豐富電視新聞采編途徑
新時期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增強和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作為服務社會的重要載體,無論形式、內容、載體如何變化,貼近群眾生活的根本不能變。因此,電視新聞采編要圍繞群眾生活來挖掘新聞、創新新聞。一方面,要圍繞人民群眾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進行新聞創新,積極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當前人民群眾在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熱點問題,通過反映問題、監督問題、解決問題等形式,創新新聞傳播方式,發揮電視新聞的權威評價與引領功能,使人民群眾的訴求能夠通過新聞的創新形式得到有效傳遞,為解決民生問題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要圍繞“五位一體”社會發展需求創新新聞采編。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期,社會各個方面都面臨一些轉型問題,也有一些好的經驗做法,這些都是新時期新聞采編工作者創新新聞的重要來源,通過新聞反映問題、總結經驗,有利于人民群眾更深入地了解造成當前問題的原因,有利于引導有關部門重視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當前國家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政策,通過社會實際發展案例對其進行講解、剖析,更有利于政策的落實。
三、順應融媒體趨勢創新采編元素
新媒體是新時期的發展趨勢。伴隨著這一趨勢日益加劇,各種新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在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內,并大大提高了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效率。例如,新聞采編人員直接引入大數據技術采集深得受眾青睞的實時新聞、媒體產品等,并針對性進行創新和深化,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新聞內容的趣味性和受眾需求貼近性等。因此,在新媒體趨勢下,建議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緊密跟蹤新傳播格局,在能寫會編基礎上熟練應用各種新媒介的獨特功能,不斷促進新聞內容生態化、新聞數據智能化;同時,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注重合理保有傳統媒體要素,再進一步加入新媒體要求以持續創新新聞內容、新聞表現形式,切實提高新聞質量。這也是說,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順應新媒體趨勢,有機結合新老采編元素,創新契合時代需求的采編元素,以間接促進廣播電視新聞內容、形式等創新,推動新聞采編質量提升。
四、對表達方式進行創新
新聞的傳播過程實際上就是對于內容的傳播,內容的創新能夠對于其整體形成重要影響。例如同一個主題或者事件,如果從不同的視角或者分多個層次來進行處理,抑或是使用組合式的播報方法,都能夠有效提升受眾們的關注程度。采編工作者通過對表達方式進行創新,能夠讓受眾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因果和過程。應對新興媒體的傳播競爭,傳統電視新聞生產在表達方式的創新上,要著力推進“四個轉變”,即由傳統的總結提煉概括為主,向超前策劃、突出主題、邏輯鏈接、亮點聚合并重轉變;由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為主,向滲透式、感召式與菜單式轉變;由傳統的以播發為主的單向過程,向多媒體、多元素、新手段、新技術綜合運用和全過程展現轉變;由傳統的單向管理、事后處置為主,向雙向互動、超前引導、過程控制轉變,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多平臺、多終端、多樣化的新聞信息和文化需求。通過資源整合,實現新聞類節目“多媒體采集、共平臺生產、多渠道分發”的流程再造。
五、樹立互聯網意識,培養互聯網思維
在“互聯網+”大環境下,相關的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要不斷增強自己的互聯網意識,讓自己能夠很好的具備互聯網思維。如果,電視臺新聞采編的相關人員還是按照以前傳統的方式進行新聞的采編,沒有建立起全媒體發展觀,這樣電視臺的收視率便會令人堪憂。因此,要想在新的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能夠長久發展下去,新聞采編人員就要跟上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不斷的建立起互聯網思維,從受眾出發,不斷提高新聞質量。采編人員要合理的利用起互聯網思維。一旦采編人員能夠很好的利用好互聯網思維,便可以做到從媒體融合角度考慮新聞采編工作,從而讓電視新聞的收視率更高。
六、結論
從媒體特性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新興的,需要不同類型媒體之間相互的幫扶才能夠共同獲得順利的發展。媒介融合環境下需要的新聞傳播人才是既能通曉傳統媒體,又對各種新媒體的使用了然于心的專業人才。因此,構建適應媒介融合環境下的新聞傳播的創新。只有做到合理性的創新,才能夠確保該行業獲得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