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思橦
摘要:新形勢下,推進航空公司工會工作的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中筆者將從四個角度對這一話題展開論述,以期能夠為廣大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航空公司;工會工作;工作要求
新形勢下,航空公司要將創新工會工作當作重中之重,不斷深化現有的管理體系、提高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價值、提高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和團隊意識。
一、建立健全航空公司工會組織管理體系
航空公司要不斷明確工會的職責和作用,健全工作內容,積極傳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相關內容,及時打造適于航空公司真實所需的組織管理體系,不斷深入基層、了解群眾、了解群眾的訴求。
首先,充分發揮工會管理組織的便利性及傳播職能。工會在開展和指導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善于創造有利的條件,積極向廣大基層員工傳遞公司的各項政策,對于關乎員工切身利益的部分,尤其要進行詳細的說明和論述,將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和切實提高其生活水平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
其次,充分發揮工會管理組織的系統性及實踐職能。工會要積極調查和研究廣大員工的思想狀態,并將這種調查任務分散給工會的不同層級,由工會負責人直接負責安排。要在這種布局嚴格且密集的體系之下,慢慢生成涵蓋檢查、監督于一體的,能夠有條不紊、按部就班、更具實踐性的調查措施,讓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能夠在航空公司內部得到順利落實;讓公司內部的方針和政策能夠在工會中不斷推進。
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移動設備,加強員工思想政治學習
積極推進廣大員工的思想政治學習,是工會的重要職能之一,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大多依賴既定的會議文件、政策解讀,內容乏味且缺乏新意,而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學習和教育方式必須予以調整和改進,才能真正意義上助推員工的思想政治學習過程。
首先,工會可以借助最新的互聯網技術,挖掘和捕捉與思想政治工作相關的各類網站、教材資料,并將其制作成符合航空公司定位的各種學習資源共享到網絡存儲系統當中,讓員工在線觀摩、線下學習;
其次,利用網絡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宣傳途徑,強化公司員工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關鍵性的認知。比如可以通過工會的社群、微信公眾號、信息發布平臺及企業線上辦公渠道等,借助互聯網時代員工對信息科技所持有的熱情和關注度,促使其不斷聚焦新媒體、新載體,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學習活動,促使自身不斷進步。
三、積極配合黨委,做好思政宣傳工作
航空公司的工會宣傳工作,除卻要引導廣大員工學習先進、學習典型外,還要積極配合黨委、不斷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效果,在員工內部生成以先進帶動整體、以模范感染群體的發展觀,將榜樣的力量和影響帶到實處。
首先,工會組織要充分借助網絡資源,克服公司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偏差,要將工會工作視作能夠積極開展基層文化,推進航空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的重要渠道和不竭動力;
其次,深入貫徹公司的文化理念、發展觀,并讓其成為在任何環境、任何階段的重要思想引航;
再次,積極配合黨委,選擇和打造航空公司的優秀代表、典型人物,并發揮其在公司內部的影響力,構建公司內部積極發展、不斷進步的良性氛圍;
最后,與公司黨委展開合作,不斷調查和理清公司員工的思想狀態,充分掌握其承受能力,針對其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的迷茫和擴或,要及時疏導,以免個人情緒和思想的不穩定,擴散到群體當中。
四、創新機制,推進工會發展
工會要不斷強調通過創新機制的方式,打造更好的工人隊伍,為航空公司的員工建立更為幸福的“員工之家”。
首先,積極保障員工權益,不斷提高其政治地位,充分建立以服務員工為導向的工會運行機制;
其次,創新航空公司工會工作方式,與時俱進、增加其對公司員工隊伍的影響和帶動力;
再次,加強品牌建設,打造“航空品牌”、塑造“航空匠人”,充分發揮其影響力和帶動力;
第五,加強資源整合,打造出政府統籌、公司內部協同、由航空公司、院校以及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綜合性的教育培訓體系,不斷加大對公司員工的培訓力度及后續人才的補給;
最后,不斷改善工作人員的交通、住宿等生活品質,掌握公司所有員工的生活境況,對于確實有困難的家庭,要予以扶持和關注,促使其在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積極投身工作、發揮自身的價值,為航空公司帶來更多的效益。
加強對航空公司工會工作的創新,對于推進航空公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為航空公司內部提供穩定且和諧的環境,同時其作為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操作、落地執行機構,相關工作人員更需要保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團結和教育廣大員工,讓工會凝聚人心、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民航事業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所扮演的角色、地位和影響,工會的作用需要得到更多的認可、重視和承認,浙江構建起航空公司內部最為重要的一道橋梁。
參考文獻:
[1]馮玲.淺談如何做好企業工會權益保障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9 (06):17-18.
[2]馬卓.企業工會創新工作模式的探討[J].現代企業文化,2019 (07):21-22.